第26章 計劃生變

字數:3872   加入書籤

A+A-


    殿內燭火搖曳,李承乾緩緩睜開眼睛,掃視四周,有些模糊,他揉了揉眼睛,就聽頭頂傳下來一道聲音。
    “醒了?”
    李承乾偏過腦袋,掙紮著爬起來,對著父親拜下:“臣失儀,請陛下恕罪。”
    “躺好,別亂動。”
    李承乾重新趴回去,嘴巴裏幹得冒煙,正開口要水喝,就聽父親道:“你睡得不安,淚水連連,可是夢到你母親了?”
    聞言,李承乾脊背發涼,他夢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爸媽,古今天壤之別的稱呼,若是說了夢話,隻怕後患無窮。
    “夢到了。”
    李世民道:“怪不得哭成那樣。”
    聽父親這麽一說,李承乾才驚覺自己麵上淚痕未幹,嗓子因高燒嘶啞,發出的聲音細若蚊蠅。
    “向你母親告朕黑狀了?”
    李承乾搖搖頭,道:“沒有,那是最疼愛臣的人,臣對他/她的原則,報喜不報憂。”
    “你暈倒前,一直求朕,求什麽呢?”
    李承乾道:“臣聽人說過,很多人高燒殞命,臣怕自己熬不過去。想求陛下在臣身後,許太子妃更名換姓,假死脫身,重新覓得良人,再將象兒送去嶺南。”
    “送去哪裏?”
    嶺南?
    李世民覺得自己肯定聽錯了,嶺南荒蠻之地,自來都是流放犯人的所在,李承乾要把李象送過去。
    “嶺南!”
    李世民探了探自己額頭,又伸手去探李承乾額頭,退燒了還說胡話,腦袋燒壞了?
    “你知道嶺南什麽地方嗎?”
    李承乾點頭,道:“尚未開化的蠻荒之地。”
    “那你還把象兒送過去?”
    李承乾道:“臣這一生卷入是非之中身不由己,去了也是解脫。可象兒,他才七歲,臣不願他卷入是非,他出身卑微,本就不怎麽惹眼,送去嶺南那蠻荒之地,就更沒人惦記了。臣對他,隻有一個期望,康健順遂,平安喜樂一生。”
    李世民冷笑道:“朕立爾為太子,承繼宗廟社稷,在你看來就是把你拉入是非?”
    李承乾被磋磨了數日,又想清楚了從前沒想明白的一些問題。
    “高祖皇帝要陛下為他平定天下,許陛下太子之位,為臣取名承乾,意為:承繼皇極,總領乾坤。最後,因陛下嫡次子的身份,哪怕功勳卓著,也受限於名分被息隱王壓了一頭,錯失先機。
    玄武門驚天一變,朝廷原有的秩序被打破,陛下需要一個嫡長子出身的太子,重建被打破的秩序,所以臣成了太子。陛下登基數年,地位穩固,散亂的秩序逐漸被修複。臣這個太子,也就成了不合時宜了。
    陛下以嫡次子的身份成就千古功業,天可汗威名震懾寰宇,證明了嫡次子的優秀不輸嫡長,皇位本是能者居之。
    陛下每每看到臣,是否會想到昔年被高祖愚弄?陛下帝位穩固,武德老臣全數退場,不需要一個嫡長子太子維持秩序。魏王泰才華橫溢,陛下愛之,覺得他像昔日的陛下,合該有更大的作為,不該困於名分隻做一個藩王。”
    說完,李承乾苦澀一笑,看著父親已經鐵青的臉色:“一顆棋子,完成了它的使命,將要淪為一顆棄子。陛下,您是日月之驕,臣螢燭之光,不敢與您爭輝,苟安一時,待時機請辭儲位,屆時,陛下可名正言順迎魏王入東宮。”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目光晦暗不明,看不出喜怒,良久,突然笑了一聲:“李承乾,你好大的膽子。”
    李承乾抿唇不語,雙眸因高燒有些發紅,卻極為平靜,淡漠至極。
    “來人!”張阿難從殿外進來,李世民看了一眼榻上的李承乾。“傳步輦過來,送太子回東宮養病,好生照看。”
    預料的暴怒沒有落下,父親的臉色平和的讓李承乾感覺到有些不真實。
    兩個內侍上前,攙扶李承乾出了內殿,李世民眸中帶笑,目送李承乾出了殿門。
    父親的愚弄,名分之爭輸給李建成也有不甘,立儲李承乾的時局所迫。
    李承乾說得沒有錯,他的確有廢立之心,他不討厭這個長子,可他覺得李承乾不像他,他覺得李泰更像他,所以一步步扶持李泰。
    人生苦短,能遇到一個讓自己眼前一亮的人不容易,從前覺得李承乾雖有些能耐卻不及李泰,如今當真應了那句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阿難,去傳三省長官來兩儀殿議事。”
    養病數日,李承乾身體大安。
    張阿難過來傳口諭,令其上朝。
    那日兩儀殿的談話,說一句“放肆”半點不過分。他已經做好迎接父親雷霆之怒,以及新一輪雪藏的準備。
    按照他的預料,父親繼續為李泰造勢,他被困東宮,遠離權力中心,徹底成為朝臣眼裏的透明太子,無用太子。
    最後效仿李成器,上疏請辭太子,父親順理成章立了李泰,他求一個去嶺南的恩典不難。
    到了嶺南以後,天高皇帝遠,造個假的身份文牒,帶著蘇氏和李象隨便找個山坳坳鑽進去,來一個下落不明,徹底從李唐皇室出局。
    計劃有變,他還是不夠了解領導的腦回路,父親的想法,同他之前伺候過得領導終究是不一樣。
    承天門前,大臣三五成群,看到太子過來,都不約而同迎上去行禮。
    李承乾微微頷首回禮,旋即做起了透明人。
    早朝李世民時不時發問,李承乾對答如流,李世民頗為滿意李承乾的表現。
    朝會結束,李承乾被扣在兩儀殿用早膳,或許是之前兩儀殿半攤牌,倒是沒有了此前的戰戰兢兢,心緒格外的穩定。
    用膳嚴格遵守食不言的規矩,早膳結束,李承乾跟隨父親去兩儀殿,途中沒有一句言語交流。
    “今日的功課,不是魏征給你,是朕給你的。”
    李世民目光示意李承乾落座,道:“高明寫策論的本事,朕見識到了,就不叫你寫策論了。《孟子·梁惠王上》: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高明以此為題,寫一篇關於地方治理的條陳出來,不許空談,所述條陳必須闡述其可行。”
    李承乾明白了,這是要他結合當前社會經濟現狀,分析利弊,寫一篇企劃報告啊!
    “陛下,那日兩儀殿中臣說過的話……”
    李世民抬手打斷李承乾說話,道:“有時間在這裏說廢話,倒不如好好想想怎麽完成你今日的功課。朕醜話說在前頭,交不上功課或者寫的不好,朕打你。高明若是想挨打,就在這裏說,說上一天都沒問題。”
    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