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雨
字數:3442 加入書籤
得知李承乾改良鐵器熔煉,李世民結束早朝,就迫不及待去少府監查看成果。
李世民對改良過冶煉比例的鐵器還是很滿意的,但聽說李承乾不不是很滿意。能理解,畢竟見過了更好的,換做他,他也不會很滿意。
“吐蕃使團來長安,具體時間在四月份。”
皇帝的突襲,李承乾已經習慣,他的低配版《民兵手冊》已經畫的差不多了。
李世民徑直在主位落座,低頭看李承乾作畫的稿紙,他是練武的行家,一眼就看出了手稿滿滿的幹貨。
“後生可敬,後生可畏啊!”感歎完,李世民看向李承乾,“你的記性不錯,這些圖畫都能給默下來。”
他的記憶很好,李承乾也發現了,他學的不一定是最快的那個,但他一但記下來,就一定不會忘記。
李世民點頭,目光依舊落在案上的畫稿上,“按照你此前說得那些,朕直接想撕毀和親,再把吐蕃人趕出去。可一想到眼下大唐沒有實力攻下吐蕃,也就隻能忍下這口惡氣。”
“父親特地過來一趟,總不會是專門通知臣的吧?”
李世民笑道:“聰明!”
李承乾笑而不語,不是他聰明,實在是他習慣了皇帝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模式。
“吐蕃說他們的讚普仰慕中原文化,希望能夠參觀少府監,帶回去些能工巧匠。”
“父親過來,是想問吐蕃後來的崛起,是否同大唐和親陪嫁過去的能工巧匠有關?”
李世民笑道:“這個不用問,朕猜出來了。兩邦和親事宜由你主持,過來就是通知你,工匠是給不了的,你自己見機行事。”
真是個不走心的理由,這種小事哪裏需要皇帝親自來通知,張阿難不可以嗎?東宮的太子詹事和三少哪個不能代為傳話?
李承乾輕笑,“那就多帶些佛經,詩書過去,至於能工巧匠,大唐之所以強大,在於得天下百姓之心,聖王不強人所難,若人家不願意跋山涉水,皇帝也不能逼著人家背井離鄉。臣想讓杜荷輔助鴻臚寺負責接待,以及應付吐蕃提出的要求,他那張能言善辯的嘴巴,太適合邦國之間的外交了。”
李世民點頭,於君王而言,謀逆之人不可留,可隻要杜荷不再鼓動李承乾謀逆,留下杜荷也沒什麽。
“能記下這麽多招式,你為什麽不練?”
李承乾陷入震耳欲聾的沉默,“臣練過,可臣在武事方麵,似乎沒有任何天分可言,一招一式都在心間,可臣做出來的動作,直接用不堪入目來形容。”
李世民:……
“看樣子,你上戰場那麽多次,每次都折在衝鋒之中,不是沒有原因的。”
談到這個話題,李承乾也很苦惱,“我爸喜歡這些東西,隔三差五打軍體拳,每天早上天不亮起床打太極拳,他的八極拳打的也不錯,還練過散打。論起單兵素質,他在一眾軍人裏頭,是數一數二的好手。”
“學識淵博,還有一身的好功夫,這樣的人才放在當下,朕能給他封侯拜相,放在後世竟然隻是一個小吏,你們後世對人才的要求是真高啊!”
李承乾垂眸輕笑,不參與這個話題討論。
“高先生這一身拳腳功夫,他要是能過來,朕真是想好好會一會他。”
皇帝說話的聲音很平和,但李承乾聽出了幾分咬牙切齒的味道,“臣的情況特殊,幼年很難與同齡人相處到一起,我爸擔心我是受了欺負,導致性格陰鬱。他總給臣說得一句話,受了欺負要說,陽光不能普照每一寸陰暗,非必要的時候,他那一身拳腳功夫會為臣和媽媽要一個公平。”
李世民輕笑,“是個頂天立地的真男人,不過你要覺得他可以同朕一較高下,那你真的要失望了,他來自未來又如何?他有一身超越這個時代的學識又如何?記住一句話,這是朕的時代,朕才是那個製定遊戲規則的人。
高先生要是真的來了,願意為朕效力不失封侯之賞,不願意為朕效力好好兒藏起來也沒什麽問題,但凡敢讓朕煩心,朕就可以讓他消失。他就是再強,也總有筋疲力盡的時候,殺一個人,於朕而言從來都是一句話的事情。”
“這就是臣為什麽日思夜想,盼著有朝一日可以回去。父親,您要臣的命也隻是一句話的事情,可臣來的那個時代,臣從來不用擔驚受怕,哪天在睡夢中被拎出去賜死。”
李世民啞然,正要開口解釋,就聽外頭一陣乒乓作響。
“不好!”
李承乾拔腿就跑,半點不顧他太子的體麵,等李世民反應過來,李承乾已經衝出去了。
李世民快速走出大殿,隨手拎了個宮人過來問:“太子跑去哪兒了?”
“回陛下,宜春苑和宜春殿的方向。”
李世民臉上頓生疑惑,“這麽大的雨,他往宜春苑跑做什麽?”
“吳總管拿傘去追了,陛下召見吳總管,或可知道一二。”
李世民臉色瞬間陰了下來,傘都不拿就這麽衝出去了,李承乾是真的一點都不在乎身體啊!
張阿難撐著傘,李世民一肚子火氣,疾步往宜春苑去。
宜春苑是東宮後花園,被李承乾圍出了三塊水田,稻種育苗需要溫度,秦淮地區溫度不夠,現代育種多用塑料薄膜悶住鎖溫。
唐代沒有塑料薄膜,李承乾用幾根樹枝橫七豎八蓋在水田上方,再用宮人的爛衣裳縫連成片,覆蓋在水田上,再撒上厚厚一層樹葉保溫。
秧苗長出兩三片葉子,可以見陽光,中午氣溫高,水田上方蓋著的那層保溫措施會被掀開,光合作用促進生長,太陽落山前溫度下降,繼續為水田蓋上“衣服”,保證晚上溫度不流失太多。
這麽大的雨打下去,李承乾又要重新下種子了,他一路狂奔至宜春苑,衣裳被大雨淋得濕透。
趕過來時,宮人們披著鬥笠蓑衣,李象撐著傘,熟稔的指揮宮人將水田蓋住,一切有驚無險,看到自家父親被淋成落湯雞,他趕忙上前。
“阿耶,這裏有兒就行了,您快回去換衣服。這兩天淋雨,極容易發熱。”
李承乾十分欣慰的看著兒子,想上前去抱,又怕自己一身水浸濕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