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高明和李高明

字數:4240   加入書籤

A+A-


    命運捏在誰的手裏,就會對誰畏懼。
    新時代牛馬李承乾在麵對李世民時,都很難視作無物,何況是自來不怎麽受重視的李象。
    皇祖威脅要打的話讓小孩兒心煩意亂,坐在父親身邊,平日裏他功課都做的又快又好,可今日卻是數次出錯,很快一張宣紙滿是墨點子,功課卻沒寫多少。
    李承乾放下筆,往李象身邊挪了挪,重新抽出一張宣紙來,鋪開用鎮尺壓平,小聲對李象道:“有阿耶在,天塌下來阿耶頂著,不怕。”
    李象胳膊有些抖,李承乾心有不忍,上一次打的太狠,這一次哪怕隻是口頭威脅,也足以讓李象成驚弓之鳥。
    李承乾挪到李象身後,握住李象的手,一筆一劃教李象抄錄今日的功課。
    有了父親安撫,李象心緒逐漸平和,寫出來的字慢慢有了之前的水平。
    李承乾鬆開兒子的手,坐回去繼續寫自己的策論,時不時注意李象的情況。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和李象父子,這對父子的相處,讓他覺得有些怪異,老實說不太像父子。
    父親有父親不可侵犯的威嚴,慈母多敗兒,觀音婢疼愛李承乾,他對李承乾自來嚴厲。
    李承乾對李象,慈愛過了頭,孩子小倒罷了,長大一些,父不父,子不子,有李承乾哭的時候。
    李象寫完又仔細檢查了一遍,看父親仍在奮筆疾書,他乖巧的候在一旁,默誦今日學的文章。
    一段論述分析寫完,李承乾停筆去看查李象的功課,整體情況不錯,就是個別幾個字不太好,
    李承乾抽出一張新的宣紙來,將他圈劃出來的字,一筆一劃拆出來,挨個在宣紙上做了分析。
    李象聽得認真,待父親講完,他又逐個改正,改完繼續等著父親的查閱批複。
    李承乾不願李象在這劍拔弩張的氣氛中待久了,影響孩子身心健康,見李象改完,立刻停筆去查。
    “陛下,象兒的功課臣查完了,時候不早了,讓他先回東宮歇息吧!”
    李世民起身走過來,拿起李象的功課,仔細看著李承乾的批注,以及為李象做的拆字分析。
    李象這個天分,中人之姿,算不上高。
    世家貴族重嫡子更甚長子,李世民不太理解,李承乾對一個宮婢所出的庶子,傾盡如此大的心血是為什麽。
    “阿難,送皇長孫回東宮。”
    李象戀戀不舍的看著父親,在收到父親肯定的目光過後,這才抱著功課一步三回頭的離開甘露殿。
    “高明對李象的安排是去嶺南做個富貴閑人,遠離皇家紛爭。既如此,為何對他傾盡心血的教導。”
    李承乾道:“不念書,如何知道好壞?臣傾盡心血教導,無非是讓他將來能夠清醒克製,隨遇而安,有一份淡泊寧靜心境,寵辱不驚。”
    李世民道:“高明將來還會有孩子,你和太子妃的孩子,那才是你的塚嫡,是你還傾盡心血培養的孩子。”
    李承乾歎了口氣,貞觀十七年,或許是李泰驕奢淫逸,奪嫡手段陰狠讓父親心寒,父親暫時打消了廢黜他的念頭,也或許隻是父親袒護李泰,安撫大臣的手段。
    父親曾下詔:太子雖病足,不廢步履。且《禮》,嫡子死,立嫡孫。太子男已五歲,朕終不以孽代宗,啟窺窬之源也!
    這份詔書裏的太子男是他和蘇氏之子李厥,儒家禮教之中,嫡庶尊卑分明,庶子甚至都不算是兒子,可庶子又有什麽錯?
    他們的母親是貴族消遣的玩意兒,他們明明無過,卻要背負卑微出身的原罪,在家族的汙泥你陰暗爬行,備受冷眼,艱難成長,受過現代教育,李承乾對這種不將人當人的製度厭惡至極。
    個人的力量有限,他就是登基做了皇帝,也無法與封建社會的內核,根深蒂固的封建禮教做鬥爭。可他是父親,做父親他可以改變兒子的命運。
    “嫡子也好,庶子也罷,都是臣的兒子,臣生下他們,就要好好教導,引導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生而不養,養而不教,那不是父親,是牲口。”
    李世民:……
    “你們這些小輩的心思,朕是越來越看不透了,不過朕提醒你一句,慈父多敗兒。你對象兒,慈愛太過了。”
    李承乾低頭繼續疾書,十分敷衍的來了一句:“多謝陛下教誨,臣知道了。”
    封建製度倫理體係之下的父母子女關係,自始至終都帶著病態與扭曲,將家長的威嚴放在一個淩然不可侵犯的高度,強調兒女的孝與順,卻忽略了兒女作為人,該有的人格和尊嚴。
    二十一世紀穿回來的人,他的思想注定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他沒有不切實際想要改變一個時代的幻想。在這個時代,他甚至不能保證自己是否會被同化。能在自己還清醒的時候,好生相待真心對他的人,已經是他最大的努力了。
    李世民看了眼李承乾,他知道李承乾根本沒把他的話聽進去。瞥了一眼李承乾的進度,目測這兔崽子就是熬夜,早朝之前也隻能勉強寫完,想要重新抄錄一份整潔的交上來,絕不可能!
    李承乾沒犯什麽錯,他隻是惱火李承乾的疏離,想把人扣在甘露殿,這才威脅李承乾說要打板子。隻要李承乾服個軟,撒個嬌,乖乖叫一聲“阿耶”,此事也就揭過去了。
    二十一世紀,南方某縣城!
    李承乾躺在床上,享受著他從來不曾有過的歲月靜好。他是大唐太子,謀反失敗被流放黔州,外頭是漫天的飛雪,兩眼一黑,醒來就在這裏了。這家人姓高,他現在叫高明,正好是他第一世的字。
    高明的父母好疼愛他,李承乾很羨慕,母親也疼他,但他和母親之間隔著君臣,哪怕他是母親最疼愛的兒子,也始終不能做到和高明母親那樣相處。
    這個時代沒有皇帝,沒有太子,沒有人給他下跪,他也不需要擔驚受怕跪在父親麵前。他帶著過往的不甘與怨憤而來,更讓他心煩的是,這個高明腿受傷了,瘸腿,是他心裏永遠的痛,他的脾氣十分暴躁。
    看到什麽東西砸什麽東西,反正他不是人家的兒子,這也不是他爹娘,趕緊把他這個“逆子”丟出去,自生自滅。
    高明的父親似乎從來不會生氣,默默的收拾被他砸壞的東西,等他脾氣不那麽暴躁了,高明的父親會十分溫和的跟他說話。
    沒有父皇的高高在上,疾言厲色,冷言冷語。高明的父親永遠都那麽的平靜,柔和,包容他所有的壞脾氣。
    大半年左右,他終於學會了這裏的人說話,他的腿也能下地行走了,高明的父親和母親一左一右攙扶著他行走,他們管這叫康複訓練。
    幾乎每一個夜晚,他都是哭著醒來,他是來自於別處的孤魂,說不定哪天就會被勾走,原來高明回來,無論是被流放的黔州,還是東宮華麗的宮殿,他都不想回去。
    他的腿腳不方便,高明的父母打地鋪守著他,他每次哭醒,高明的父母都會第一時間來安撫他,這讓他更加貪戀現在的一切。
    康複訓練做了兩個多月,他可以下地行走,父親請不到假了,已經退休的母親帶著他出去玩兒,他不知原身的記憶,所以高明的父母以為兒子失憶了。
    遊樂園、動物園、博物館……
    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兒,聽高明的母親講述高明的過往,他真的好羨慕高明,羨慕到嫉妒。可他很快又釋懷,他從高明父母那裏了解這個世界,又從高明堂妹那裏了解到原身。
    高明和李高明不一樣,李高明在得不到父親認可,在東宮屬臣的抨擊和謾罵之中,沉溺玩樂,酗酒,甚至找人去打同他有師生名分的東宮屬臣。
    高明從小學到大學本碩,順利考公上岸,高明優秀到值得被愛,優秀到值得擁有這樣的父母,可他李高明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