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聚焦安史之亂

字數:4127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突然發起進攻,高慎微靠著靈活走位,不斷閃避,時不時借力打力,化去李世民的攻勢。
    絕對的力氣麵前,硬碰硬絕對討不到好。
    李世民屬於天賦型選手,天生神力,這一點,高柏不行,借屍還魂的高慎微也不行。
    幾次攻擊都被“推”掉,李世民極其不爽,指著高慎微罵道:“姓高的,是個男人你接招,這麽躲像什麽樣子?”
    高慎微撫著袖子,神色淡淡,“這副身體有一把子力氣,卻沒有陛下的神力。陛下一身硬功夫,我硬碰硬跟拿頭去碰石頭有什麽區別?”
    李世民收了攻勢,回到剛才的地方落座,高慎微默默收拾被掀翻的桌案,將摔碎的瓷片一片片撿起來。
    “偌大的府邸,沒有伺候的仆婢嗎?要你親自做這些事情?朕幾次過來,你府上都是人影稀疏。”
    高慎微道:“原身是個遊俠,府中隻幾個看家的老仆。況且,我來的那個時代,大多數家庭,也沒有請傭人的習慣。”
    “朕在夢中見過先生,隻是先生不知。”
    高慎微點點頭,這話他信,鬼神之說,諱莫如深,大多數人嘴上不信,更多時候是怕信了引來髒東西,並非是真的不信。
    “朕若沒有這一身天生的力氣,絕不是先生的對手,或可說與先生力氣相當的人,沒幾個能與先生一戰。”
    高慎微笑著道:“當兵的,都是粗人,讓陛下見笑了。”
    “大學研究生畢業,當了個兵就成粗人了。朕算是明白了,承乾那令旁人自慚形穢的謙虛是跟誰學來的了。”
    高慎微笑道:“研究生有什麽用?上頭還有博士,博士後……這麽一算,我可不就是個粗人。”
    “好茶,放在哪裏都是合時宜的。”
    要他留下的潛台詞,高慎微聽懂了,他想到一句話,請客斬首,收下當狗
    斬首對他無用,他最多回到未來,渤海高氏有些家世,沒有正當理由,也不能隨便斬首。
    他在東宮掛虛名,皇帝多次“禮賢下士”,客是請到位了,現在差最後一步,收下當狗。
    高慎微道:“我一個人吃不完那麽多茶,那些茶葉,哪裏來的終究還是要回哪裏去。”
    說得是茶,品的是人,李世民心口仿佛被什麽牽動,抽痛不已,竟有一股讖語的味道。
    哪裏來的,終究要回哪裏去。
    承乾回了後世,換回原來的承乾,這都還好,承乾壽數止步在貞觀十七年才是最糟的。
    托付稚子,隻怕權臣坐大,除非他能活到皇孫獨當一麵的時候。
    “前日與高明商討治理,高明說一個朝廷失去了利益再分配的能力,就會被百姓丟棄。
    王朝的強盛是可用於再分配的利益不斷增加,王朝的衰落,實則是是利益再分配的能力不斷減弱。”
    高慎微點了點頭,“沒毛病,曆史書上一堆的原因,外因內因,主副原因,都是虛晃一槍。
    古往今來,王朝興衰存亡,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吃不飽飯了。
    老百姓一開始就不是吃肉的,極少數老百姓可以喝點兒肉湯,大多數老百姓吃的是飯。
    王朝發展的最後,沒有吃過肉喝過湯的老百姓,給人砸了飯碗。
    絕大多數情況,造反,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生存問題,造反的最終目的隻有一個,活!”
    “大唐,有一場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叛亂,今日朕想與先生聊一聊這個問題。先生以後世的眼光,替朕分析一下這一場戰爭。”
    高慎微思索片刻,“陛下說的那一場叛亂,對後世的確影響深遠。
    後世王朝,對武將嚴防死守,重文輕武,唐之後,華夏武德不興,多有那一場叛亂帶來的陰影。”
    李世民道:“邊地不可能不駐兵,不能因為發生了叛亂,就放棄對邊地的戍衛和治理。”
    高慎微道:“動亂即是分歧,分歧的核心就是利益。
    關隴世族吃肉,山東世族喝湯,長久以來這樣的局麵,引起了山東世族的不滿。
    叛亂過後,管控地區許多勳貴大族被殺了個幹淨,山東世族在大唐朝廷話語權大大增強。
    這一場叛亂的第一個原因,就是關隴和山東兩大世族,在利益上分配不均。
    有人總說,隨著長孫無忌之死,關隴世族被打垮了,認為這是高宗皇帝和武周女皇的勝利,我認為這個結論是錯誤的。
    李唐皇帝出身關隴,李唐皇族才是關隴最大的世族,隻要大唐王朝還在,李唐皇族的統治還在,關隴就不能說被打垮。
    長孫無忌之死,恰恰是唐初的一場利益再分配,是關隴李姓皇族向山東世族退讓的表現,是平衡關隴和山東兩大世族的一場政治操盤。
    把已經退出朝局四年,在家裏編書的長孫無忌拎出來做馬前卒,國舅的份量足夠,也可見關隴李姓皇族的誠意。殺一個閑人,也將退讓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胡鬧!”李世民拍案怒斥,並不覺得這一步棋走的多好,“承乾就是你教壞的,思考問題始終從臣的角度出發,不去忖度君的得失。
    外戚也是皇帝的顏麵,輔機若是太國舅,拎出來做馬前卒也就罷了。
    皇帝正經的舅父,拿自己舅父做馬前卒示好,損的是皇帝的威嚴。
    退一萬步講,就算拿輔機做了馬前卒,那就得拍死這個罪名,皇帝還能落一個大公無私的好名聲。
    即便要平反,那得長孫家後繼有人,能拉出來和山東世族打擂台,咬下山東世族一口肉來。
    如此,平反還有點意義,關鍵是長孫家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人。
    這樣的前提之下,為長孫家平反,就是一步蠢棋。
    它意味著,李唐皇族當初對長孫家的處置,就是一場妥協和示弱,皇族的威嚴將會受到更大的衝擊。
    皇族可以妥協,可以讓步,但不能擺到明麵上來。”
    高慎微十分平淡的聽著,問道:“長孫無忌謀反這些事情,不會是高明說得吧?”
    如果是,這孩子也太沒城府了!
    李世民道:“這些是另一個承乾刺激朕得時候說的。”
    高慎微繼續道:“軍事層麵上,府兵對土地依賴性太高,那一場叛亂爆發之後,邊軍勢如破竹,到中原腹地長驅直入。
    歸根到底,就是中原腹地的土地兼並,已經沒有太多土地用於養兵,中原腹地兵力空虛,導致了軍事部署上外重內輕。所以,叛亂發生之後,中原無力反製。
    再有,就是租庸調的賦稅製度,難以為繼,老百姓負擔加重,老百姓和朝廷的矛盾與日俱增,為叛亂提供社會基礎。”
    李世民道:“朕是聽明白了,說來說去,就是以土地為基礎,以經濟為表象,以利益為核心,作用於政治層麵上,利益的再分配問題。”
    高慎微點點頭,“任何一個時代,土地都是王朝賴以生存的基礎,包括未來的新時代。”
    新時代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重要原因,土地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