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李象早熟
字數:3650 加入書籤
“阿耶為何會這麽想?”
李象不懂,他隻是為父親和祖父當下這種別扭關係感到不安,父親為何覺得他受了誰的委屈?
“象兒,你知道嗎?很多父母向別人炫耀孩子的時候,聽話和懂事往往排在第一位。可是,聽話和懂事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很苦的。
聽話,很多時候都是尊者的一言堂,看似給了無數選擇,真到你選擇的時候,又會被一一否決。按照他們的心思作出選擇。
但凡有半句不滿,他們就會說:當初是你選的,現在又不喜歡了,就你事兒多。時間長了,孩子麻木了,不想惹那麽多的麻煩,對父母就是無條件的服從,最後得來一句聽話。”
這種懂事,不是人性自我認知的升華,是人性被壓迫下的妥協,不能被當做教育的成果。
“至於懂事,多指察言觀色,圓滑世故的本事。我的過往告訴我,若父母做的足夠好,孩子不用吃生活的苦,就不用去思慮那麽多,自可以瀟灑恣意。那樣的孩子往往缺心眼,不會懂事。
象兒,我說這些,不是說你不好,隻是覺得你在這個年齡,有了遠超這個年齡的成熟,說明你承擔了不該在這個年齡承擔的痛苦。”
李象心下歎氣,父親始終沒有完全融入這個時代,不對,父親一開始就不是這裏的人。
父親啊父親,你是太子,多少雙眼睛盯著你,象兒不思忖的多一些,你又要有多少的麻煩?
“阿耶,這裏是皇宮,是這天底下最險惡得是非之地,兒在這裏生活了十年。四歲開蒙,漸知人事,這宮中的人情冷暖,六年來孩兒見的太多了。
阿耶,你對孩兒很好,你的想法很美好,可你隻是一個人。一個人的力量太微弱了,哪怕你是太子,麵對這世道,你也隻能扼腕歎息。”
李承乾怔在原地,現在的舒適區待了幾十年,他已經逐漸忘卻古人的要求。黛玉進賈府,不過五六歲就知道察言觀色,在與賈母和王夫人的言語交鋒之中,不落下風。
“你覺得阿耶應該去討好阿翁嗎?”
李象道:“阿耶不必主動往前湊,可阿翁主動靠攏阿耶,您最好不要拒他於千裏之外。
宗室之中,阿翁膝下的皇子,四叔廢了,九叔病體孱弱。外朝的舅公位高權重,短時間內,父親的確是祖父唯一的選擇。
但是,凡事皆有例外。
阿耶,讀史明智,當年的巫蠱之禍,武帝諸子之中,那衛太子劉據難道不是武帝唯一的選擇?”
李承乾聞言,沉默良久,不禁在心下歎氣:皇帝說他安排李象學算術,埋汰了李象,還是皇帝看人眼光毒辣。
“阿耶,阿翁正直壯年,隻要他願意,他隨時可以扶起一位皇叔為難您。隻要阿翁願意,就沒有人可以阻止他。
不管哪一位皇叔,大位之爭,隻要出手就是你死我活。舅公固然可以護著陛下的走到最後,可這一路艱難險阻,阿耶的身邊人難免要受到波及。
敲山之舉,意圖不在山林,而在山君。阿耶,您能否保證,到了哪一日,您能鬥的過老山君,護得住身邊人?”
李象看著父親,他不怕死,可父親重情義,他怕真到了那一天,父親會痛苦不堪。
李承乾輕拍李象後腦勺,輕聲道:“你說的這些,阿耶心裏有數,你現在隻需要快快樂樂的長大,年歲滿了,娶妻生子,開開心心過完一輩子。”
李象仍是不放心,又提醒了一句:“若阿翁真要抬一位叔父磋磨阿耶,舅公他們看破阿翁隻是玩兒,不會動搖您太子之位。
阿耶,您信不信,隻要能夠確定最後登基為大唐皇帝的是長孫家的外甥,舅公他們會隔岸觀火,冷眼看著您被阿翁磋磨?”
李承乾點頭,長孫無忌的為人,他絕對信。
突然被抱的很緊,李象有些喘不過氣來,但他沒有拒絕,他已經十歲了。再有五年,封王娶妻,他就要離開父親去就藩了。
哄著李象睡下,李承乾再次回到顯德殿,時間已經不早了,看了一眼刻漏,他該去甘露殿給皇帝請安了。
李承乾最終放棄了為李象和李覺請封郡王,有了身份地位,落在李象和李覺身上的目光隻會更多。
他的內院裏,房側妃有了身孕不聲張,明顯是怕被人算計,估計要等到胎兒滿三個月,胎像穩固才會報出來。
杜側妃到現在都沒有放棄攻略李象,企圖利用杜氏的家勢以及他對李象的寵愛,在東宮站穩腳跟,同蘇氏打擂台,進一步奪取太子正妃的位置。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紛爭,就有是非。而他李承乾作為太子,他的後院注定不會是死水。李象成年之前,要在東宮後院討生活,還是不要禍害自己孩子了。
翌日,杜荷進宮,再次同李承乾說到了用油問題,京兆杜氏做為長安首屈一指的大族,手中的田畝不可小覷。
素來大族講究遍地生花,關中是許多大族的基本盤,卻非絕對產業所在,杜氏在南方也有不少田畝。
油菜,這個時代稱芸薹,明年可以在杜氏未及耕種的土地上種植油菜。菜籽油要等到明年,不過芝麻油自漢代就有記載,李承乾又教了杜荷涼菜。
這個時代,辣椒還在美洲大陸,到地處亞洲東岸的古中國,蔥薑蒜和花椒已經被廣泛種植。
不出意外,酒樓生意更上一層樓,長孫無忌猜到酒樓真正的東家是誰,京兆杜氏名下的產業,得來的錢多半進了東宮。
李承乾在詹士府處理政務,受到旁敲側擊,大概意思,商賈之道不該是儲君染指的。
杜荷的酒樓,無論菜式還是甜點,在同時代都具有碾壓性的,這是影響到了長孫無忌的產業。
李承乾一個勁兒的裝糊塗,他一分錢沒拿,且產業掛在杜氏名下,就算長孫無忌掀翻天都查不到他的頭上。
何況,他已經答應皇帝,截止明年三月份前,酒樓收益都充做軍餉,短時間內,他和皇帝利益一致。
做事留一線,李承乾還是含沙射影,暗語告訴長孫無忌,自己會提醒杜荷收斂一些。順便提了一嘴,酒樓收益最後的去向,長孫無忌這才作罷。
臨近年關,李淳風上疏,請求朝廷同意他去錢塘為期一年的考察,探索月亮和潮汐之間的關係。
李淳風去錢塘,作為徒弟的李象要不要跟著一起去,李象不願意放過這一次機會。
遞交到甘露殿的奏疏之上,李象也補了一句話,表示要追隨師傅腳步。
涉及到李象,李世民接到奏疏,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批準還是該駁斥,直接將奏疏送到了李承乾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