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劉洎

字數:3431   加入書籤

A+A-


    年關下,馬周病了,李世民遣了侍醫去馬周府上,又命中使住在馬家,每日向宮中上報馬周病情,又詔馬周病重所需,皆有官中報銷。
    兩儀殿屬於內朝,隻有皇帝的心腹股肱,才有資格進入兩儀殿議政,第一次在兩儀殿看到劉洎,還是頗為意外的。
    馬周養病,民部日常事務需要有人主持,劉洎暫代民部尚書一職,劉洎此前在吏部當值,品階是從四品下。
    劉洎是魏王黨,李泰被貶斥之後,劉洎也沒能在長孫無忌黨同伐異之中退場。
    貞觀十九年,皇帝征討遼東,房玄齡留守長安,處理朝廷大小事務,李治在定州監國。
    劉洎被任命為檢校民部尚書,兼任太子左庶子,與高士廉、馬周一同輔佐李治。
    同年十二月,皇帝班師回朝,途中患病,劉洎同褚遂良和馬周說:聖體患有癰疽,令人憂懼。
    褚遂良向皇帝說的是,劉洎說了:朝廷大事不足憂慮,隻要依循伊尹、霍光的故事,輔佐年幼的太子,誅殺有二心的大臣,便可以了。
    皇帝病愈之後,就此事向劉洎詢問,劉洎據實說了,馬周也給劉洎作證,證明劉洎沒有自比伊尹、霍光,不過皇帝為了保證李治繼位的穩定,還是賜死了劉洎。
    高宗一朝,長孫無忌失勢,褚遂良被貶,劉洎之子劉弘業上疏為父鳴冤,不過李治為了自己的孝子人設,並沒有給劉洎平反冤案。
    唐睿宗時期,武則天執政,劉洎的冤案再次被翻出來,正好是武則天奪位前夕,出於政治上壓製李唐的需要,下詔為劉洎平反。
    李承乾暗暗歎氣:都是直言上疏,劉洎同魏征、馬周的不同在於,經常發表一些極端言論,譬如:“大臣有異誌者誅之”,大臣的生死榮辱,隻有君上能夠決斷。
    更何況,此前玄武門設宴,皇帝寫飛白書,大臣們爭相哄搶,劉洎還上了皇帝禦座。
    彼時,皇帝正值壯年,且當時劉洎還有用處,自然不會多加追究。可很多事情,一時之間不會發作,不是一輩子安然無憂。
    興許是貞觀十七年之後,愛子李泰被貶,愛女麗質、晉陽、豫章一個個離世,皇帝受了不小的打擊,遼東一番折騰,皇帝身體更是急轉直下。
    一個妄言“大臣有異誌者誅之”的重臣,皇帝如何能容得下劉洎?
    李承乾又想到了馬周,褚遂良汙劉洎,多半受長孫無忌指使,馬周要不是死在貞觀二十二年,等到皇帝駕崩,這個曾經給魏王黨作證,與長孫無忌唱反調的貞觀重臣,又能否逃過李治和長孫無忌的清算?
    逃過了李治和長孫無忌,逃得過武則天嗎?高宗一朝,李義府和許敬宗當道,政治環境十分高壓,於貞觀舊臣而言,很多時候早死也是一種幸運。
    “太子,你在想什麽?這麽入神?”
    開小差突然被打斷了,李承乾回神過來,想什麽?想劉洎那個冤大頭,可這話是能說的嗎?他要是說了,問話的老登立刻紅溫。
    長孫無忌笑嗬嗬解圍:“是在想太子妃吧?太子妃有妊,殿下已經有了嫡長子,再有個女兒,可就是兒女雙全了。殿下,你可是把衝兒害慘了。”
    “我嗎?”
    李承乾不可置信的指了指自己,他有那麽大的本事,能害的到貞觀第一權臣長孫無忌的嫡長子?
    “長樂公主進宮同太子妃玩樂,回去就說都是為人夫,怎麽駙馬差了自家阿兄那麽多。殿下,您說,您是不是害慘了衝兒?”
    李承乾尷尬一笑,這個真不能怪他。
    “不是想太子妃,就是在想皇長孫了。太史局的李淳風不久前上疏,年節一過要去錢塘,觀察月亮與潮汐的變化之間的關係,皇長孫要跟著一起去。”
    提到李象,李承乾暗暗歎氣,李象遠行,的確是一個令人傷心的話題。兒行千裏,父母擔憂。
    “象兒總要長大,跟著他師傅出去見見世麵,對他沒壞處。”
    “好了,繼續說明年二月春耕之後,出征薛延陀部的事情。”
    魏征不讚成打仗,在他看來,戰爭可以讓將領建功立業,可以成就帝王的武功。可戰爭所虛耗的財力,自以及它帶來的巨大破壞是百姓在承擔。
    不過,皇帝的態度堅決,不是他反對就可以製止的,且從長遠看,讓薛延陀滅國,的確能長時間保證北方邊境的安定。
    想到這裏,魏征微不可察一歎,他出身巨鹿魏氏,不過到他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從前隋到貞觀,他是親眼見過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的。
    所以,他從心底不願意發生戰爭,可事情具有兩麵性,也隻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魏征發出心底的另一個擔憂:“陛下,帶太子出征,是不是太過冒險?”
    這也是眾大臣的疑惑,在他們看來,太子那小胳膊小腿,可沒有皇帝勇冠三軍的本事。
    麵對滿朝文武質疑的目光,李世民也後悔之前總說李承乾小胳膊小腿,搞得現在跟李承乾有關的一切,大臣們都是一種太子一碰就碎,經得起摔打嗎?
    “朕不動手,太子安然,諸卿可安心了。”
    好家夥,大瓜,李承乾眼睛一亮,皇帝為了出征,也是拚了,主動承認自己毆打太子。
    李世民投了個威脅之意滿滿的目光,李承乾大喊冤枉,他體弱多病的謠言是皇帝傳出去的,現在反噬到皇帝身上,瞪他做什麽?
    “太子,抵禦外辱是國家的大事,你就不願意為國家出份力?”
    要錢來了!
    “這麽多年,陛下與皇後多有賞賜,臣願意將所得資幣全部捐出,充作軍餉。”
    李世民嗬嗬一笑,這是之前商議好的,李承乾願不願意都要捐出來。
    皇帝這個目光,實在談不上善良,李承乾歎氣:這老登心裏頭又不痛快了,他是聽李象的哄一哄皇帝,還是聽夢裏另一個自己的,懟一懟皇帝呢?
    糾結,太難選擇了!
    李世民看向跑神的繼承人,冷哼一聲,今日他認了毆打太子的罵名,李承乾總要出點血,不然的話他也太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