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李承乾的籌謀
字數:3751 加入書籤
這群二代裏麵,甚少有才華出眾之輩,但這群二代的姻親故舊,十有八九都是官場叱吒風雲的人物。
李世民同一眾老臣駕馬過來,眾人連忙上前見駕。
“你們在聊什麽?遠遠的就瞧見你們一個個愁眉苦臉,活像被人刨了祖墳。”
眾人駙馬思考,要不要和皇帝思考,都是男人,應該能理解下吧?
長孫衝被目光焦距,他明白這些人是要他開口,他的父親是長孫無忌,皇帝的發妻又是他嫡親的姑姑,他迎娶皇帝的嫡長女,他的確是最適合開口的那一個。
“公主常去東宮陪太子妃閑聊。”
這話說的含糊其辭,政治場上打滾的李世民自然想不到兒女情長上,以為是這群孩子是怕同東宮接觸太多,引來他的不滿,所以要避嫌。
“你們的父親都是我的肱股之臣,你們都是我的女婿,太子是你們妻兄,多加往來是好事,朕請你們出來同太子遊獵也是這個意思。”
看皇帝誤會了,長孫衝連忙解釋:“太子殿下丹青技藝卓絕,聽公主說,畫像上的太子妃惟妙惟肖,甚至比真人還要美上幾分。”
李世民聽懂了,攀比之心,人皆有之,他那群女兒看過太子妃畫像之後,回去給駙馬上難度了。
“一幅畫像而已,小事情,你們小夫妻之間的事情,還是你們自己處置。”
一眾駙馬,心下叫苦不迭,豈料皇帝又來了一句:“聽穆穆說,太子常與太子妃,互贈詩詞,穆穆做鴻雁為父母傳書。”
長孫衝等人齊刷刷看向李承乾,顯德殿距離麗政殿幾步的距離,至於嗎?
“你們放心,我已經約束了雍王,他不會在人前胡說的。”
李承乾滿心無語,約這些人出來是結緣,不是結怨啊!
“父親,您怎麽什麽話都往外說?”
李世民輕笑:“君子憐妻愛子,夫妻相處又不是什麽羞於啟齒的事情,齊眉舉案至今仍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相處之道。”
李承乾苦笑,皇帝對自家公主的剽悍程度,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父親,各家有各家的經要念,哪裏是可以照搬的?”
“秦皇統一六國之後,他留下的政治製度,曆朝曆代做出了調整,可整體也沒跳出他的框架。天下大事尚可搬來用,家事反倒是不行了?”
“秦皇暴虐,陛下豈能自比秦皇。”
蕭瑀說這句話,眾人都頗為讚成,李承乾不覺得奇怪,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裏,秦皇漢武一直都是被劃入暴君行列,一直到明代,中國新思想有了萌芽,李贄第一次在官方儒學承認秦皇的功績。千古一帝這個詞匯,最早也是李贄用來稱呼秦皇的。
進入近代之後,中國長時間大分裂,秦始皇這位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皇帝,構建大一統早期架構的皇帝的含金量,終於再一次擺到了大眾麵前。偉人一曲《沁園春》,帝王F4裏,秦皇獨占鼇頭,此後秦皇的地位正式確立。
進入新時代之後,灣灣始終還在外頭,以及那一堆被不平等條約割出去的土地,很多中國人心裏,華夏自始至終都沒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秦皇作為大一統的開創者,無論官媒還是小作坊,都十分推崇,以至於給很多人一種錯覺,覺得秦皇在古代的地位也很高。
“秦朝法令嚴苛,的確不適合治理,可秦皇統一六國,結束了自平王東遷之後的五百年亂世,建立了皇帝製度,此後天下一統成為人心所向。人無完人,若隻是用‘暴虐’二字去評價秦皇,特進有失偏頗了。”
蕭瑀不服,繼續同李承乾拉扯:“無德之人,不知教化,執敲樸以鞭笞天下,使百姓畏威而不畏德。”
“出來遊獵,怎麽爭得麵紅耳赤的?”李世民開口阻止,沒有讓李承乾繼續辯下去:“承乾,這麽多年,咱們父子甚少駕馬並肩而已。”
李承乾心道:皇帝說起瞎話來,真是有一套,昨天請安還單獨聊了小半個時辰。
“你似乎很崇拜秦皇?”
事業粉斷層第一的老祖宗,能不崇拜嗎?
“這倒不是,隻是覺得評價一個人,不能太過武斷。”
李世民道:“看你的反應,秦皇在未來,應該有很高的地位。承乾,這裏不是未來,你要適應這裏的人。百姓也好,官員也罷,他們需要一個治世仁君,秦皇縱有天大的功勞,他也不是這個時代的選擇。承乾,你要明白,什麽是謹言慎行。”
“說到謹言慎行,您剛才亂說什麽?咱們大唐的公主,那可是出了名的厲害。”
李世民抿嘴輕笑,回答李承乾:“這些駙馬的老子在朝中,可沒少給我氣受,父仇女報,父債子償,實在是太合理了。”
李承乾苦笑連連,不得不說,網友的精神狀態就是超前,救命之恩以身相許那叫恩將仇報,到了大唐,看誰不爽就讓他娶公主。
“我的老父親,您到底知不知道,您不僅兒子隻李治、李泰和李福善終,您的女兒活得太久的也沒啥善終,您還好意思攪和人家婚姻嗎?”
“什麽?”李世民十分不理解:“兒子有繼承權,清理了我能理解,女兒不能繼承皇位,公主都不能幸免?”
“麗質夫婿和兒子被流放嶺南,衝表哥不知所蹤,城陽搞巫蠱流放房州死在房州,她的孩子也多被武後清理屠殺,巴陵公主和高陽公主謀反被賜死,東陽公主嫁高家,因武後厭惡長孫氏母族,她晚年被奪封邑,流放巫州,衡山的經曆您都知道,臣就不多贅述了。
父親,若女主亂政是大唐的劫數,我多半還是會早早亡故,雉奴上位之後,他的身體連前世都不如了,武後殺得隻會更快,那些在高宗朝壽終正寢的公主,估計都得被牽連。李唐從建立到結束,宗室殘殺,自始至終都沒結束,跟秦二世傻兄弟姊妹一樣,無論男女,隻要能牽扯上,一律誅殺。”
沒辦法,隋唐政治的特點,門閥世家的政治博弈,公主打的夫家都是世家,公主是否與世無爭不要緊,清理他們背後的勢力很重要,這其中,跟皇帝關係親近一些公主,或許能逃過一劫,關係不親近的直接一杯毒酒。
“前隋皇帝做了一個夢,說是姓李的會取而代之,殺了那麽多姓李的都沒能阻止李唐的建立。留著她,敵暗我明,若是殺了,敵明我暗,局勢隻會更加惡劣。”
天命之說,玄之又玄,李承乾不能確定他會不會強行走劇情,他想過先弄死李治,可皇帝對晉王府的看管守備,他完全插不進去手,這也讓他明白,一旦他走了,皇帝隨時都可能扶持李治上位。
一個病弱的皇帝和李覺這個幼兒園皇帝比,前者還要勝一籌。不確定自己強行走劇情之前,他就是要盡最大可能,絕了李治上位的希望。武皇曾經是李治手上的刀,現在就是李治身邊的定時炸彈。
隻要武皇活著,就是皇帝心裏的刺,跟武皇直接掛鉤的李治就會讓皇帝如鯁在喉。作為男人,他最了解男人,男人可以吃同族的絕戶,可以吃妻子的絕戶,絕不會允許妻子謀奪家產,差點兒給了娘家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