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朝廷在城中設立了……,叫什麽大明銀行。
字數:4616 加入書籤
“諸位別管這消息我從何得知。”
那周老板淡淡的說了一句,又問道“如果這消息是假,咱們不必理會;若這消息是真,咱們又該怎麽辦?”
幾人聞言,一陣沉默。
不說他們四人,應天府八成的商賈,都是從其他地方匯聚過來的。
人多,什麽都貴!
像修作坊建廠的地皮,在其他州府,可能十兩二十兩銀子一畝地,而在應天府一畝地,價值幾百兩甚至上千兩銀子。
別的州府,一斤糧食也就四文錢,應天府的糧食差一點的八文錢,好一點的直接十文錢一斤!
足足翻了一倍多!
更別說什麽城裏的房子了。
像他們四人的府邸,就比王府低了一級,占地麵積、裝修、仆人等等,絲毫不比王府差。
而這一切,都是花了重金才換回來的奢華體驗。
並且,他們的作坊、房子都還在不斷升值,哪怕是現在出手,都能賺上一筆錢。
當然,去年的應天府,可不像現在這樣,什麽都貴,什麽都值錢。
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陛下把應天府弄成了經濟特區——大明無二的經濟特區。
這裏不僅是經商最好的地方,也是投資最好的地方。
即便這裏的房價跟去年相比,翻了十倍,大家還是願意花錢在京城購買房產。
尤其是,城外不停的在修整規劃,給人一種京城要擴建的感覺。
現在,你跟我說,京城不再是大明唯一的經濟特區,陛下要馬上設立第二個經濟特區了?
幾人相信,隻要這消息傳出去,很多人都會損失大量的錢財,恐怕還有人為此而破產!
在場的四人,也會損失很多錢財。
不過……
倘若這消息為真,那他們就可以搶占許多商機。
應天府剛成為經濟特區的時候,不僅有許多優惠政策跟補貼,殿下還拿出許多賺錢的項目,免費給商賈,官府還幫忙找原料找銷路。
而且,現在外麵都在傳,朝廷要組織海貿一事。
那羅姓老板看了三人一眼,忽然問道“你們說,這第二個經濟特區,跟海貿有關係?”
三人搖頭,表示不清楚。
不過,幾人把這些信息串聯在一起,感覺海貿跟什麽第二經濟特區脫不了關係。
周老板意有所指道“幾位,最近一段時間,讓人查查,沿海地方,那些城鎮有什麽大的變動吧。”
……
“走,走,快跟我走!”
吳剛剛打開屋門,伸了個懶腰,隔壁的錢二便招呼著他跟上。
“二哥,你這般忙忙慌慌,是作甚?”
那錢二揚了揚手中的木盒子,道“你不知道?朝廷在城中設立了寶鈔兌換點,叫什麽大明銀行。”
“可以用舊鈔兌換新鈔!”
吳剛一聽,急促道“二哥,你沒騙我?”
錢二白了吳剛一眼“我騙你作甚?消息我告訴你了,去不去換,隨你!”
說完錢二提著小箱子,就往前趕去。
吳剛見狀,發現錢二並不像開玩笑,於是大喊了一聲“二哥,你等等我。”
“淑芬,快,把家裏存放著的哪些不能用的寶鈔給我!”
兩人緊趕慢趕,來到早已圍滿人的一個三層樓的大店鋪前。
隻見鋪子上掛著一個嶄新的匾額,上麵寫著什麽字,吳剛不認識。
不過前麵站在高台上那個老爺的喊話,他倒是聽明白了。
“想要兌換寶鈔的,排好隊!不許喧嘩、不許擁擠,不準插隊!”
“誰要是在門前因搶位置鬧事,就取消誰兌換寶鈔的資格!”
旁邊有官差盯著,在場的根本就不敢有什麽多餘的心思,按照老爺剛才喊的,老老實實的排成五列長龍。
洪武八年,陛下發行寶鈔,讓所有人都用寶鈔。
起初,大家覺得這寶鈔比銅錢銀子便利。
不僅攜帶方便,而且沒什麽重量,放在貼身衣物裏麵,絲毫看不出異樣。
像銀子銅錢,帶多了,身上的衣衫完全就掩蓋不住。
不過,寶鈔還沒用上半年,大家就開始抵觸了。
到後麵,商鋪老板根本就不願意收寶鈔。
要不是有律法管著,恐怕寶鈔早就不能作為“錢”來使用了。
即便商賈老板不敢違抗律法,買賣東西時,也隻收成色好的,沒有破損的寶鈔。
而寶鈔是紙做的,用不了多久就會變舊,稍不注意就會缺角爛了。
大家辛辛苦苦做工一個月,拿到工錢,這錢卻用不出去。
不管換做是誰,都不想要寶鈔。
那些花不出去的寶鈔,大家又舍不得扔掉。
隻得放在家中存起來。
要不是今年開年,官府下了死命令,應天府不管做什麽買賣,隻得用寶鈔進行交易,敢用銅錢銀子買賣東西的,舉報一個抓一個!
城裏保證沒人用寶鈔,都用銅錢跟銀子。
現在忽然可以用破鈔換新鈔,最過高興的,就是他們這些百姓。
吳剛排了兩個多時辰,就連中午店鋪關門休息,他都沒有回去,自然也沒吃飯。
上午排了一個多時辰,要是走了,不就是白排了嗎?
好在,申時四刻左右,終於輪到他了。
根據工作人員的指引,吳剛坐在一個長長的櫃台前。
他在外,兌換寶鈔的工作人員在裏麵。
吳剛用眼光掃了掃,裏麵坐著不下十個工作人員。
“麻煩把要兌換的寶鈔,放在這個托盤上!”
吳剛聞言,立馬打開懷中的包裹,一股腦的把舊寶鈔放進麵前的托盤。
櫃台裏戴著圓框眼鏡的老吏拿回托盤,細細的看了起來。
那些泛黃的紙鈔散發著黴味,絕大多數都是帶有缺口的,甚至還有幾張隻剩半張的寶鈔。
“這張沾過水,墨都暈開了。”
老吏拈起一張洪武八年的百文鈔,對著琉璃窗透進來的光眯起眼“這張還好,中間撕開過拿米糊粘過,還算完整。”
老吏每挑出一張,就用朱砂筆在邊角畫個紅圈。
此時吳剛緊張得不得了。
他帶來的寶鈔價值三貫左右,基本都是“值十文”的寶鈔,不知這些錢,能換回多少新鈔!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