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提高商人的地位?自古沒有先例啊!

字數:4522   加入書籤

A+A-


    奉天殿。
    朱元璋穩坐龍椅。
    下麵一幹大臣,人手拿著一張紙在仔細研讀。
    這些人望著紙上的文字,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恍然大悟。
    老朱也不催促,假寐似的坐在龍椅上閉目養神。
    待半炷香後,下方的朱標才開口道:“諸位大人,這些條例可看明白了?”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卻無一人應答。
    還是站在最前麵的胡惟庸站了出來,行禮道:“稟陛下、殿下,這《商業法》律法條例清晰明了,想來在場的大人,都能看明白。”
    “隻是……,若是想要把這商業法推廣到大明各個州府,恐怕不太容易。”
    胡惟庸又行了一禮,道:“從古至今,曆朝曆代都采用的是重農抑商的政策,咱大明也不例外。”
    “甚至,大明的商業……”
    胡惟庸偷偷的瞟了一眼朱元璋。
    見陛下好似睡著一般,隻得硬著頭皮的說道:“咱大明的商業,還不及前宋,百姓富足程度也不及前宋。”
    “商業這一塊,與之相比,如幼童跟壯漢相比較。”
    “這商業法,雖明確的商稅,為商人提供更多的便捷,能讓更多的人從事到經商中來。”
    “隻是……,忽然要提高商人的地位……”
    “臣怕,除京城以外的地方官員,不會把這條律法放在心頭。”
    洪武二年,陛下對商人有過明確規定。
    不準奢靡,不準住三進三出以上的院子,不準乘坐違規馬車,甚至連衣衫布料,也隻準穿絹、布兩種料子,而農人則可以穿綢、紗、絹、布四種衣料。
    最重要的是,現在有律法去保護商人。
    再抬高商人的社會地位。
    那麽……,這些商賈還會像以前那樣聽話嗎?
    要知道,商人在大家眼裏,隻是搖錢樹而已。
    搖錢樹,忽然變成了帶刺的蕁麻。
    這不是倒反天罡?
    朱標聞言點了點頭。
    胡惟庸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
    從古至今,商人的地位都是排在最末端。
    正是因為商人的地位低下,所以,隻要是有官職在身,不論大小,都可以對商人吆五喝六。
    更不用說什麽“保護費”、“納錢”了。
    現在朝廷忽然要提高商人的地位。
    那些平時拿慣了錢財的人,怎麽會眼睜睜看著這些肥羊脫離自己的掌控。
    肯定會極力阻撓,又或者陽奉陰違。
    不過,對於這一點,老朱跟朱標早就商量好了。
    “胡相的憂慮,陛下早已考慮到了。”
    朱標正襟危坐,緩緩開口道:“曆朝曆代,都沒有哪個皇帝如同陛下一樣,重農又重商,並且還出具律法來保證商人的權利。”
    “陛下之舉,乃是開創先河,也是商人之福,百姓之福,足以載入史冊!”
    朱標的兩句話,朱元璋聽在耳裏,覺得渾身都舒坦。
    還是標兒了解咱啊!
    咱這一番心血,沒算白費。
    大明交到他手裏,咱放心得很!
    “但……”朱標看了看朝臣,繼續道:“正因為沒有前車之鑒,這提高商人的地位會給大明帶來何種風氣,咱們都不知道。”
    “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壞!”
    “所以,孤跟陛下商議後,打算先成立一個經濟特區,作為商業法的試點基地。”
    “這經濟特區就選定應天府。”
    “畢竟皇城在這裏,孤在這裏,陛下也在這裏,如有什麽問題,可以第一時間進行調整,或者直接取消。”
    “哪怕有所損失,也隻是應天府一個地方有損失,並不會對大明其他州府有影響。”
    “若是成效顯著,的確能讓商業變得繁榮,百姓過得富足,到那時,在推廣到大明各處。”
    “眾位大人,意下如何?”
    經濟特區?
    試點基地?
    這兩個名詞,讓一眾人陷入沉思。
    也不知道這什麽商業法是好是壞,最主要的是對自己有沒有影響。
    先前陛下說要成立什麽商業部,眾人都覺得陛下可能要效仿前宋,對商賈采取較為寬鬆的政策,讓他們能自由貿易。
    結果,陛下給大家來了一份大的。
    不僅出台律法保護商賈,還要提高商賈的地位。
    而且把眾人反對的話語全部給堵住了。
    胡相隻是提出,提高商人地位有點欠妥。
    太子殿下就弄出什麽特區、基地。
    隻在應天府實行這政策,大明其他地方不變。
    眾人還能怎麽說?
    “怎麽,都啞巴了?還是你們認為太子說的不對?”
    見沒人回話,朱元璋睜開眼,掃了一眼眾人,淡淡道:“若是有人覺得太子說的不對,大可以站出來辯駁!”
    眾人聞言,心中一緊,連忙拱手回道:“臣等並無異議!”
    “很好,既然你們都沒異議……”
    “魏澤上前聽令!”
    刑部尚書魏澤連忙出列,道:“臣在!”
    朱元璋看著魏澤,一臉嚴肅:“三日之內,朕要這商業法貼滿應天府大街小巷;另記得派人與百姓跟商賈宣講,讓他們能了解商業法到底是做什麽的。”
    “具體的,你可以跟應天府府尹孟端商議。”
    “朕隻有一個要求,要在極短的時間裏,讓百姓商賈熟悉商業法。”
    魏澤跪拜,道:“臣領旨!”
    “好了,諸位愛卿如果沒有其他事情,今日朝會就到這吧!”
    老朱話剛說完,有人就站出列。
    朱元璋看去,是禮部尚書李允。
    “陛下,緬甸阿瓦王室派來朝貢的使臣已在會同館多日,正等候陛下的接見聖旨。”
    這些人抵達會同館已有十五日了,天天都派人來催,多久可以麵聖朝貢。
    由於陛下好多天都沒在朝會上露麵,自己給太子也提了幾次。
    每次太子都說,讓他們在等等。
    結果一等再等,等了有半月了!
    原本朱元璋還想隨口讓那些人等著,等自己有空的時候,在接見他們。
    不過想到這些人是來朝貢的,瞬間來了精神。
    後宮前幾日還在因為發不起宮分而頭痛。
    這些人進貢的東西,正好拿來充盈內帑!
    於是開口道:“李愛卿,你讓緬甸使者明日帶著貢品上朝,朕明日接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