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周見深升職記!
字數:4422 加入書籤
周見深對著銅鏡整理了下衣裝,這才拿起掛在衣杆上的一頂青色圓帽,出了門。
這帽子是城裏新推出的遮陽帽。
一百文文一頂,城裏好多有身份的人,有錢的老板都戴著它出門。
周見深咬牙也買了一頂。
別說,戴上它以後整個人都自信了不少。
下了樓,周見深站在大門口往街上望了望。
盡管天剛亮沒多久,街上來往的人可不少。
而路邊做早餐的攤位,生意異常火爆。
如今大家都有穩定的工作,每月都能拿到幾百文的月錢,偶爾花個幾文十文吃個早餐,不過分吧?
現在已經不是以前那種吃了上頓愁下頓的日子了。
早上不吃飽飯,上午哪有力氣幹活?
除了他們,還有上學的幼童。
今年說來也怪。
先是城中多了十多所學堂,不管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是窮人家的孩子,隻要通過入學考試,就能入學。
後麵不知朝廷抽什麽風。
隻要考中過舉人、秀才的人,都可以辦學堂當先生。
錢不夠,朝廷無息貸款給你拿去辦學堂。
不僅如此,朝廷還會向學堂發錢,叫什麽教學補助金,每月都有!
城中好多沒把握高中的讀書人,已經改行,當起先生來。
城裏的學堂多了,上學的孩童就多。
就如同今日這般,成群結隊的孩童,背著書包,拿著吃食,打鬧嬉戲往學堂而去。
周見深站了一會兒,然後招手喊道:“拉膠皮的!”
一輛黃包車停在他麵前。
春祥用肩上的毛巾撣了撣車座,媚笑道:“老板,請上車!”
周見深跨步,踏上黃包車,舒服的靠在車身上:“西郊,鴻興瓷器作坊。”
“好勒老板,您坐穩了!”
春祥把拉手抬到腰間,慢慢跑了起來。
今天運氣不錯,出門就接了個大單!
春祥美滋滋的拉著黃包車。
現在城裏拉黃包車的可不少。
不過九成五以上的都像他這樣,租車拉車的。
能全款買得起黃包車的人不多,春祥的夢想就是能靠拉車,賺夠足夠的錢,然後買上一輛屬於自己的黃包車。
至於三輪車,春祥沒想過,那車是他遙不可及的夢!
車夫的拉車技術很好,周見深晃晃悠悠的小憩一會兒,根本沒感受到什麽顛簸。
“老板,到底兒了!”
車夫的聲音,喚醒了周見深。
周見深從車上起身,跨過拉杆,從錢袋裏掏出一張“值錢一文”跟一張“值錢五文”的寶鈔,遞給春祥。
春祥接過寶鈔,臉上的笑容更甚。
顧不得滿頭的大汗,春祥對坐車的老板說了一句:“祝老板,有個愉快的一天。”
這詞,是他跟同樣拉車的寶亮兄弟學的。
寶亮兄弟說,對坐車的老板說幾句討喜的話,又不會少塊肉,還能讓老板對你有個印象。
說不定,下次老板看到你跟別人一起搶客人時,就是因為這一句話,就坐你的車呢!
春祥腦子笨,記不住那麽多討喜話,學了好久,才學會這一句。
周見深詫異的看了一眼車夫,隨即露出一個笑容,想了下,道:“我戌時下工,你戌時前過來候著。”
至於候著什麽,春祥怎會不知道?
於是春祥給周見深深深的鞠了一躬,連忙保證道:“老板,您放心,小人戌時前一定會在這裏等著您!”
看著遠去的黃包車,周見深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麽……,有趣的車夫。
其實,一個月前,周見深還是穿著油膩膩的短褂,在“醉仙樓”裏當跑堂小二。
日複一日地穿梭在酒氣、汗味與高聲吆喝之間,為著幾文賞錢點頭哈腰。
一個月後,他卻成了鴻興瓷器作坊管事。
周見深出生在城郊佃戶家,本是個泥腿子的命。
能識得幾個字,會扒拉算盤珠子,全賴小時候一段緣分。
他爹給城裏一戶姓趙的地主家做長工,他偶爾跟著去送東西。
地主家的少爺趙文啟,比周見深大幾歲,性子倒不壞,也不嫌棄他,有時讀書習字算數時,便讓他在一旁站著聽,偶爾還讓他試試。
周見深人小卻機靈,對這些似乎天生開竅,尤其是打算盤,手指頭撥弄起來竟比少爺還快幾分。
趙文啟覺得有趣,便時常讓他陪著“學”,權當解悶。
周見深就把這些零零碎碎學來的東西,當寶貝一樣記在心裏。
雖然後來趙家搬走了,這點本事卻成了他現在當上管事的本錢!
還記得在跑堂時,其他夥計隻會用腦子記菜名,而他卻臨摹著牆上菜名的筆畫,慢慢寫了出來,成了酒樓僅能識字的“其三”!
其一,是酒樓的掌櫃,其二,是酒樓的賬房。
由於東家瞧著那些作坊工廠日賺鬥金,眼紅!
再加上前段時間的海貿,東家便跟人一合夥,盤下了西郊一片荒地,開了這間燒製新式“琉璃”的作坊。
從建廠、招人,到開工,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果然,有錢,幹什麽事都快!
而他,則被老板調過來當一個管事。
用東家的話來說,與其招個陌生人,還不如用幫自己做事多年的“老員工”。
畢竟品性、能力什麽的,都已熟知。
當然,除了他,酒樓的賬房先生也升級了,成了作坊的“經理”!
經理一詞,周見深不太理解,不過,賬房先生的職責就像酒樓的“掌櫃”,從裏到外,從上到下,大大小小,什麽事都管!
而管事,是幫著“經理”管好作坊生產的。
如果東家叫他來製作琉璃,周見深不會來,因為他根本就不會!
琉璃坊的幾個師傅,都是做了十多年的老師傅了。
能上手單獨操作的學徒,都是跟著師傅做了五六年,像剛拜師的學徒,隻能幫師父、師兄們打下手。
但,管人的話,周見深,覺得自己沒什麽問題,即便有問題,還有賬房先生給他兜底。
從跑堂的小二,搖身一變成了琉璃作坊的管事,這月錢也翻了三番。
以前一個月能拿三百文,現在能拿九百文左右的月錢。
他不再是那個可以被客人隨意呼來喝去的“夥計”,而是要對二十多號人負責、向東家交代的“周管事”。
周見深吸了口氣,挺直了腰背,整了整那頂青色的圓帽,邁開步子向作坊大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