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前進星空
字數:4067 加入書籤
月球,南半球背麵,達朗貝爾環形山,公元2026年末。
在這片被永恒黑暗與死寂統治的、從未見過地球升起的月球背麵,從達朗貝爾環形山那高達數千米、如同被遠古巨神之拳砸出的巍峨邊緣向內俯瞰,視線穿過近乎絕對真空的稀薄空間,可以清晰地望見,在隕石坑那相對而言廣闊平坦的、覆蓋著厚厚月壤的底部正中心區域,矗立著一片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散發著冰冷金屬光澤與微弱能量輝光的建築群落。
這裏,便是人類文明踏足月球背麵的第一個永久性前哨站。由於其選址恰好位於這座直徑超過230公裏的巨大撞擊坑核心區域,按照地外天體命名慣例,它被直接賦予了相同的名字——達朗貝爾月麵基地。
基地的核心設計理念,摒棄了早期月球基地設想中那種臃腫累贅的穹頂結構,轉而采用了一種更加務實、也更具擴展性的扁平化、模塊化殖民地核心布局。數個由先進複合材料建造的、帶有大型加壓氣閘艙的低矮穹頂或半埋式建築模塊,構成了整個基地的核心生活與工作區域。
而將這些分散的建築模塊與外圍功能設施緊密連接起來的,是一係列同樣由輕質高強度複合材料建造的、內部加壓並配備了短途運輸工具的半透明交通管道。從高空俯瞰,整個基地仿佛一個鑲嵌在灰色月壤之上的、結構精密的巨大集成電路板。
在基地一側的開闊地帶,數平方公裏範圍內,整齊排列著好似黑色鏡麵般的巨型太陽能陣列發電廠。這些高效的光伏電池板,貪婪地吸收著來自遙遠太陽未經大氣削弱的強烈輻射,將其轉化為源源不斷的澎湃電能,通過電纜網絡,輸送給臨近的那座自動化程度極高的複合型采礦與資源處理場。
采礦場中央,一座高聳的、圓柱形的巨型電磁質量加速器發射設施尤為顯眼。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伴隨著一陣低沉的能量充能嗡鳴聲,便會將已經經過充分提煉、封裝在標準貨運集裝箱內的各種資源,如同發射炮彈般,以極高的初速度,精準地彈射發往位於近地軌道作為地月空間運輸樞紐的“天宮”軌道綜合空間站。
而在基地的另一側,則是一片由數棟獨立成區塊的、采用了先進水培與氣培技術的全封閉式太空農場。
其內部模擬著地球的光照與環境參數,總占地麵積之大,足足可以為基地內常駐的約600名科研人員、工程師與安保人員,提供完全自給自足的、營養均衡的食物配給量,包括新鮮蔬菜、部分水果以及人造肉和昆蟲蛋白。得益於高度集成的人工智能管理係統與自動化農耕機器人,支撐這座農場的正常運作,僅需要5名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進行監控與維護即可。
學院初期的月麵基地建設工程,推進得異常順利,許多在地球上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的、極具實驗性與開創性的地外殖民理論如:利用月壤進行大規模3d打印建造、建立閉環生態係統、開發月球水冰資源等,都在達朗貝爾基地的實際建設與運營中,得到了非常不錯的驗證與積極反響。
受到這一係列令人鼓舞的成果激勵,學院的最高理事會迅速做出決策,決定繼續加大對地外空間基地特別是月球與更遙遠的行星殖民計劃的戰略投入力度。資金、人才與最尖端的技術資源,猶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湧向這個代表著人類未來的全新領域。
達朗貝爾基地僅僅隻是一個開始,一個象征性的橋頭堡。在那片深邃浩瀚、充滿了未知與機遇的星辰大海之中,還有數之不盡的、遠超想象的寶貴資源,正靜靜地等待著人類前去發掘、開采與利用。
射向火星與水星的全新一代、配備了更先進探測設備與著陸能力的深空探測器,已經在漫長的星際旅途之上。
有了在月球上成功建設並運營永久基地的寶貴經驗,以及隨之而來的技術迭代與成本降低,學院內部那些充滿了探索激情的頂尖科學家與工程師們,已經迫不及待地將科研的重心,悄然轉移到了那個更具挑戰性、也更具戰略意義的目標:
如何能夠讓人類在那顆氣候惡劣、距離遙遠的紅色鄰居身上,真正地紮下根來,建立起第一個能夠實現長期自我維持的外星殖民地!
然而,地球上的博弈從未停止,就在學院高調宣布並初步實現了人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永久性月麵基地的同時,那些同樣擁有著強大實力與不同議程的其他組織,也如同被投入滾燙油鍋般,立刻做出了激烈的反應。
由那個奉行保守孤立主義、強調維持現狀的求安派所暗中控製的印度——這個擁有龐大人口與不俗航天實力的南亞巨頭,以及那個思想極端、信奉外星神明的服從派通過各種手段徹底整合了政府與軍隊的土耳其等國家,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高調宣布了各自獨立的月麵基地建設計劃。
他們分別向月球南極附近的皮裏隕石坑與位於月球正麵的靜海地區,發射了首批他們自稱是由他們自己獨立研究建造的基地核心艙,一場圍繞月球戰略要地與寶貴資源的“圈地運動”,已經拉開了序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見此情景,另外兩個同樣實力雄厚、且與學院有著良好合作關係的組織,手握在歐洲廢墟上重建的、實力不容小覷的新歐盟的抵抗派;以及掌控著海灣國家地區巨大石油財富與地緣影響力、希望全力邁向星辰大海的出走派,也不甘心在這場新的太空競賽中落於人後。
抵抗派的新歐盟,在表麵上與學院達成了某種技術合作協議,向月球正麵廣闊的雨海區域發射了一個由學院提供了部分關鍵技術支持的基地核心艙。
而出走派的海灣國家聯盟,則更加財大氣粗、也更加野心勃勃。他們直接利用其早已部署在近地軌道上的、規模龐大且功能先進的“賈巴爾”空間站,以一次齊射的方式,向月球表麵兩個極具戰略價值的地點——靠近月球赤道的哥白尼隕石坑以及位於月球背麵的齊奧爾科夫斯基環形山——同時發射了兩座獨立的基地核心艙。
相比之下,那個一直以神秘、低調著稱,卻又被認為是最具攻擊性與擴張野心的主動派,則顯得異常......安靜。
在所有其他勢力都在大張旗鼓地宣布計劃、發射載荷的時候,他們卻仿佛消失了一般。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不曾注意到的某個隱秘的時間窗口,他們猶如黑夜中的盜賊般,偷偷地向月球背麵那個巨大而偏遠的科羅廖夫環形山——一個在戰略上極具隱蔽性的位置發射了一座同樣規格不低的基地核心艙。
沒有人知道主動派手中那足以支撐月麵基地建設的先進航天技術究竟是從何而來的,是自主研發?是技術竊取?還是......與某個不為人知的勢力達成了某種秘密交易?
至少,那些潛伏在特拉維夫等地、隸屬於抵抗派或其他勢力的頂尖間諜們,費盡心機,也沒能從他們守備森嚴的科研基地及秘密發射場內,發現任何與月麵基地建設相關的哪怕是一絲一毫的蛛絲馬跡。這本身,就已經足夠令人不安了。
一場圍繞著月球,這顆距離地球最近、資源豐富、且具有無可替代戰略價值的天體,其寶貴資源與地緣控製權的爭奪大戰,就這樣在無聲無息之間,如同早已上膛的槍械,一觸即發。
各大派係紛紛落子布局,月球表麵那些看似孤立的基地核心艙,宛如插在棋盤上的旗幟,宣告著各自的野心與存在。
至於......剩下的那個那個曾經不可一世、如今卻深陷北美大陸內戰泥潭、奉行極端人類中心主義的人類至上派,在大多數外部觀察家看來,他們此刻自顧不暇,焦頭爛額,很可能已經徹底喪失了參與這場月球圈地運動、搭上先手占有月球資源的“第一趟車”的能力了。畢竟,連本土都打成了一鍋粥,哪裏還有餘力去顧及遙遠的月球?
不過,仍有部分目光獨特、思維縝密的資深戰略專家和情報分析師們認為,絕不能因此就徹底低估了這個極端組織的潛力與韌性。
他們指出,北美本土那些實力雄厚、有著一定技術儲備的民營航天企業,在內戰爆發前就已經具備了相當強大的深空探測與載荷投送能力。誰也無法保證,人類至上派是否已經通過某種方式,掌握了這些民營巨頭的核心技術與發射資源。
在這場群雄逐鹿的月球競賽中,發生後來居上、彎道超車的情況,也未必就就真的沒有任何可能。畢竟,在這個混亂而充滿變數的時代,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
喜歡地球不屈:混沌秩序請大家收藏:()地球不屈:混沌秩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