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年下)
字數:4050 加入書籤
2027年3月28日,曆史的時鍾在這一天被驟然撥快,早已暗流湧動的中東火藥桶,在核爆的硝煙與民族複仇的怒火雙重引燃下,轟然炸響——第六次中東戰爭,正式開打。
開戰當日拂曉,以色列空軍便與新近組建、來勢洶洶的埃及和伊拉克聯合空軍,在西奈半島上空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激烈搏鬥。雙方傾巢而出,總計投入了超過六百架先進或經過現代化改裝的戰機,將清晨的天空變成了鋼鐵與火焰交織的屠宰場,創下了自人類進入噴氣時代以來,現代空戰單場投入戰機數量之最!
這場戰役的結果,是雙方空軍都蒙受了不小的損失,金屬殘骸如同雨點般墜落地麵,飛行員的生命在電光火石間消逝。然而,在這場殘酷的較量中,戰損最少、戰果最大的,當屬近年來采購並深度整合了大批中式體係裝備的埃及空軍。
憑借著先進的預警指揮、高效的數據鏈共享以及精準的超視距打擊能力,其在局部空域達成了令人震驚的14戰損比,幾乎以壓倒性優勢擊退了以色列空軍的進攻,令所有通過各種渠道圍觀此次空戰的國家,無論是第三世界的新興力量,還是那些自詡軍事強國的西方發達國家,都為之眼前一亮,重新評估了東方大國的軍事科技實力。
雖然在此之前,第三世界國家及其他西方發達國家早已對中國那傳說中的“蒼龍”空天戰機有所耳聞,甚至對其科幻般的性能有所忌憚,但那畢竟隻是一架單體戰機的極限戰力,並不能完全代表一個龐大、複雜、由預警指揮、電子對抗、信息融合、多平台協同作戰構成的完整空戰體係的總體實力。
而此次中東上空的這場現代化空戰,則恰好以血淋淋的實戰,彌補了中式空戰體係在國際舞台上的實力空白,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堵住了那些過去幾十年裏,成天唱衰東方大國空軍實力“體係落後論”的嘴。
經過深度升級的空警500e預警機好似一隻天空中的巨眼,在安全空域“點燈”,將戰場態勢清晰地展現在每一個飛行員的座艙顯示器上。
成批成批配備了先進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新型空空導彈的殲10ce,以及少數仍在使用、但經過埃及魔改的f16cd戰機,如潮水般從埃及全境的各個空軍基地緊急升空迎擊。
它們在預警機的指揮下,與部署在地麵的獵鷹80中程防空係統以及紅旗9型遠程防空導彈係統緊密聯動,形成了一個立體交叉火力網,對以色列空軍來襲編隊進行精準的空中狙殺與區域拒止。
離開戰不到十分鍾的時間,依賴傳統空戰思維和相對老舊體係的以色列空軍,就已經損失了超過二十架戰機,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從四麵八方、視線之外襲來的空空導彈或地空導彈遮天蔽日,拖曳著白色的尾跡,所有戰鬥幾乎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在數百公裏之外,以超視距鎖定和發射的方式結束,沒有給以色列飛行員任何近距離纏鬥的機會。
首次接戰便遭遇如此慘痛失利的以色列空軍,其引以為豪的製空權根基被嚴重動搖,士氣仿佛被霜打過的莊稼,瞬間低迷。作為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其空軍竟然沒能在與被他們長期輕視的阿拉伯聯軍的對抗中占據上風。
這一殘酷的事實立刻便引起了以色列國內的軒然大波,民眾輿論嘩然,政府麵臨巨大壓力。迫於這種內外部的雙重壓力,以色列國防部隻能緊急裁撤了空軍部長,將這位曾經的空中驕子推出去作為替罪羊,並將血洗前恥、贏得戰爭的關鍵寶押在了陸地力量idf的身上。
然而,贖罪日戰爭——那場發生在幾十年前、以色列在初期遭遇重創的曆史——留下的血的經驗與教訓,已經用最殘酷的方式告訴了世人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沒有製空權,或者製空能力遠弱於對手時,地麵部隊將會暴露在敵方空中火力的威脅之下,遭受何等毀滅性的打擊,脆弱的如同暴露在槍林彈雨下的稻草人。
盡管空中戰場失利,但憑借著多年以來的實戰經驗、精銳的兵員素質以及對地麵作戰的絕對自信,信心滿滿的idf高層仍然堅信陸軍能夠扭轉乾坤。參謀部迅速敲定了大膽的進攻計劃,idf主力部隊在短暫的休整與部署後,兵分三路向前線開拔。
其中一路,集結了部分重型裝甲的部隊,在永備工事的加持下頑強防守,另兩路則分別向約旦河西岸與戈蘭高地下的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進軍,意圖快速占領關鍵戰略要地。
國防部的軍官們在作戰簡報會上,甚至帶著一種盲目的樂觀,估計在他們引以為傲的梅卡瓦主戰坦克的強力推進下,idf很快就能拿下約旦河西岸全境,同時徹底占領大馬士革城區,然後迅速將東線取得勝利的主力部隊調回,回援至西奈半島,對付相對“落後”的埃及地麵大軍,最終一舉吃下整個西奈半島,徹底坐穩中東地區無可爭議的霸主地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駐守著西奈半島漫長防線上的15萬idf官兵,他們依賴著過去戰爭的經驗和既有的防禦體係,絕對不會想到,此時此刻,他們即將麵對的埃及陸軍,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用東拚西湊來的蘇式或西方舊式裝備戰鬥、戰術相對落後的“土帽子”了。
在東方大國的軍事援助與技術轉移下,一支經過現代化訓練、配備了先進中式體係化地麵裝備的新型埃及陸軍已經悄然成型。地麵總攻發起的前一刻,成建製的pz52自行榴彈炮集群以驚人的射速、精度和機動性,對邊境上以色列守軍的永備工事與前沿陣地展開了宛如末日降臨般的猛烈火力準備。
無以計數的炮彈裹挾著呼嘯聲,仿佛傾瀉而下的鋼雨,被精確地砸在了idf的陣地上。鋪天蓋地的彈幕如巨大的犁鏵,幾乎將陣地上的泥土都給翻了一遍,衝擊波與破片撕裂著一切,工事被摧毀,人員傷亡慘重。
沒等idf從那場毀滅性的炮擊中反應過來,以擁有先進火控係統、複合裝甲和強大機動性的vt4主戰坦克為主力構成的鋼鐵洪流,伴隨著步兵戰車與自行火炮,宛如覺醒的巨獸,轟鳴著主動衝向了idf的各處防線,發起了潮水般的突擊。
麵對來自地麵和空中的巨大壓力,前線指揮官們絕望地哀求著後方指揮部,希望能派出空軍力量進行地麵支援,壓製埃及陸軍的攻勢。可以色列的空軍,此刻正自身難保。
他們的戰機隻要一升空,立刻就會被埃及空軍那無處不在的預警機所發現。隨之而來的,便是埃及空軍對等的戰機起飛,以及在更廣闊空域再次展開的、更為激烈的製空權爭奪。在這種被動局麵下,以色列空軍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對地支援行動。
得不到空中支援,暴露在埃及陸軍立體攻勢下的idf部隊,隻能被迫選擇緩緩後撤,他們試圖依靠著多年以來在邊境地區建設的、堅固的永備工事體係,以及自身頑強的戰鬥意誌,試圖拖延埃及陸軍的推進速度,並爭取喘息之機。
而這一招,在初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經驗不足,以及對剛剛接收的現代化裝備還不是十分熟練的埃及陸軍,在麵對idf依托堅固工事的反擊時,很快便出現了不小的損失,付出了血的代價。
在接連丟失了加沙南部數個重要的沿海城市、以及差不多半個加沙地帶的控製權後,idf終於憑借著最後一道防線和工事,勉強重新站穩住了腳跟,暫時沒讓戰況進一步惡化,形成徹底的潰敗。
西線出乎意料的潰敗和巨大損失,並沒有立刻影響到idf東線,即向約旦河西岸與敘利亞方向的作戰情況。
部署在那裏的idf主力部隊,雖然在與黎巴嫩真主黨那些經驗豐富的非對稱作戰武裝、伊拉克境內由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以及約旦與也門胡賽武裝聯合組成的地麵力量的戰鬥中,同樣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遭遇了頑強的抵抗,但憑借著兵力優勢和戰術優勢,戰線總體上是在穩步推進的,取得了預期的戰略進展。
因此,在特拉維夫的以色列國防部高層看來,情況並沒有那麽的糟糕,至少在東線,他們是勝利的。那些在西奈半島的劣勢,不過是曆史的重演,即“贖罪日戰爭”初期遭遇挫折的複刻罷了。
他們堅信,隻要再撐上一段時間,東線即將取得勝利的主力部隊,馬上就會被調集回來,馳援西奈。屆時,他們將集結全部力量,一舉吃下整個西奈半島,徹底粉碎埃及的反擊,並最終坐穩中東地區的霸主地位!
喜歡地球不屈:混沌秩序請大家收藏:()地球不屈:混沌秩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