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天海股神鄭鑫榮,燕京天才肖金驊!

字數:10660   加入書籤

A+A-


    天海證券大廈。
    十三樓的路遠投資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內。
    鄭鑫榮睡醒午覺後,悠閑的喝著下午茶,看大盤走勢。
    看到臨近收盤,一支支股票又綠的刺眼,唇角就忍不住高高揚起。
    “哈哈~我說什麽來著?”
    “這一波國營企業股票減持,充實社保基金,對股市就是一次重大利空!”
    “再加上米國那邊的互聯網泡沫破滅,科技股遭受重創,國內金融市場怎麽可能不被牽連?”
    端起咖啡杯,鄭鑫榮得意洋洋的細品一口。
    越發覺得,自己‘天海股神’的稱號,是真的名副其實,絕不是浪得虛名。
    雖然他出生於天海一個普通紡織工人家庭。
    但是由於祖輩都是天海人,即便沒有混出個大富大貴,也算是吃過見過。
    小時候,鄭鑫榮就沒少聽各種各樣的傳奇故事。
    炒股票、玩期貨、倒騰金圓券、投機國庫券、折騰米麵糧油……
    多少人靠玩金融發家暴富,又有多少人傾家蕩產魂斷黃浦江。
    從小就有金融巨鱷夢的鄭鑫榮,不斷學習知識,不斷積累資本。
    當年經濟剛開放,他就果斷辭職下海經商。
    靠著父輩在紡織行業的積累,開工廠、做外貿,賺了不少錢。
    到了1990年,天海證券交易所開業,鄭鑫榮毫不猶豫衝了進去。
    那時候的上市公司不多,交易量也並不大。
    鄭鑫榮就一邊做生意,一邊炒股票。
    直到1994年,股市下跌,許多人恐慌拋售之時,他卻嗅到了機遇。
    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賣掉辛苦經營多年的工廠,出售大量的房產,取出了所有存款,全部投入股市。
    別人瘋狂拋售,他就瘋狂接盤。
    很多人都說他瘋了。
    但這場賭上全部身家的豪賭,最終讓他賺了個盆滿缽滿。
    砸鍋賣鐵湊的一千多萬,變成了好幾個億。
    那時候,好多人一個月工資,都才幾百塊。
    而有了好幾億的鄭鑫榮,卻已經斥資一千多萬,訂購了一輛勞斯萊斯幻影。
    他也成了天海,第一輛勞斯萊斯車主!
    不過……
    一戰成名的鄭鑫榮,還並沒有被封為‘天海股神’。
    因為在很多人看來,他這一次暴賺,純粹是運氣好、膽子大,敢逆勢而行、大膽抄底。
    同樣的奇跡,他不可能再複製一次。
    對於各種各樣的言論,鄭鑫榮都懶得回應。
    一心要當金融巨鱷的他,也壓根兒就沒興趣回應。
    別人吹捧也好,貶損也罷,能給自己帶來一分錢的好處嗎?
    既然沒好處,那又何必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言論?
    哪怕家人說他不應該當暴發戶,與其花一千多萬買勞斯萊斯,還不如買幾十套房。
    還說他不應該在天海證券大廈租下一整層樓,在交易所樓上炒股,實在是太過於霸氣。
    他也隻是笑而不語,懶得解釋。
    有著宏遠目標的鄭鑫榮,在暴賺之後並沒有膨脹發飄。
    他很清醒的知道,自己買勞斯萊斯、在交易所樓上炒股,是為了打出名氣,吸引投資者,以便募集更多操盤資金。
    而且股市製勝秘訣,其實根本不是什麽操盤技術,而是能領悟國內外形勢變化、能分析政策作用。
    當然再好的技術,也比不過內幕!
    一戰成名之後。
    有人懷疑她,也有人支持他。
    本就有好幾億的資本,再加上募集而來的大筆資金。
    手握大量資金的鄭鑫榮,在滬深兩市穩紮穩打了兩年。
    由於他兩年的年化收益率,都將近20,不少人投他都賺到了錢。
    所以越來越多人,加入他的私募基金。
    更有甚者,砸鍋賣鐵、東拚西湊,也要投資。
    1996年年末,由於瘋狂的投資炒股熱,導致市場過於瘋狂。
    為了讓投資者們恢複理性,不至於把股市變成賭場,監管層連續發布多條舉措。
    結果便是上證指數一瀉千裏,從一千多點暴跌到了八百多點,許多股票價格跌得慘不忍睹。
    許多人都以為手握巨資的鄭鑫榮,會再一次選擇逆勢而行、瘋狂抄底。
    誰也沒想到,其實他早就在市場過熱時,高位套現離場了。
    這一次成功躲避股災,讓更多人相信,鄭鑫榮是真有本事。
    所以加入他私募基金的人就更多了。
    那時候,就已經有一些喊他天海股神。
    但還是有一些人,依然對他持懷疑態度。
    對此,鄭鑫榮依然沒有回應。
    第二年,亞太州金融危機爆發,股市再一次暴跌。
    不少股民痛苦哀嚎之時,鄭鑫榮果斷出手了。
    他篤定高層不可能見死不救,絕不可能任由經濟糜爛下去。
    果然。
    為了搞活市場經濟,為了緩解企業融資困難。
    龍國在1999年陸續頒布了一係列的政策,股市又漸漸複蘇起來。
    但那時候,很多人還不知道,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牛市即將到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早就做足了充分準備的鄭鑫榮,這一次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封神之戰’。
    僅僅在五月十九日當天,就上證指數就大漲4.64。
    在隨後的二十九個交易日裏,累計漲幅更是將近70。
    同一時期。
    米國那邊的互聯網泡沫,愈演愈烈。
    出現了許多連盈利模式都不清楚的創業公司,上市就股價暴漲的奇跡。
    受這一波熱潮影響,國內也有樣學樣,大量的上市公司急忙改名字、炒概念。
    各種所謂的‘科技股’接連湧現,其實許多公司隻是名字加了科技,但經營業務卻跟科技毫不沾邊。
    但瘋狂的股民們,哪兒還管這個?
    大家一窩蜂的猛衝猛打,股價接連暴漲,上證指數直衝兩千多點。
    在這一波前所未有的牛市中,鄭鑫榮操盤的許多隻股票,都翻倍暴漲。
    安義科技原本股價不到兩塊,最高時被炒到了一百多塊。
    眼瞅著鄭鑫榮身家破百億,賺得盆滿缽滿。
    終於,一戰封神。
    再也沒有人懷疑,他不是天海股神。
    對於‘股神’的稱號,鄭鑫榮自然是不太在意。
    他隻關心賺錢!
    當無數人仍然深陷瘋狂之時,鄭鑫榮卻意識到該見好就收。
    他認為這一波牛市,是高層為了讓實體經濟得到金融市場的滋潤。
    一旦大量的國營企業,得到了改製的寶貴資金,股市就必然會調整。
    況且米國那邊的互聯網泡沫,已經漲得太過於瘋狂,破滅是遲早的事。
    而且泡沫一旦破滅了,龍國國內的金融市場,又豈能不受波及影響?
    於是乎!
    哪怕還沒到高點,鄭鑫榮也開始不斷出售股票,還勸朋友們也見好就收。
    許多人就是不聽,還以為牛市能一直持續下去。
    米國的互聯網泡沫都炸了,都還不趕緊逃。
    6月13日,決策層宣布減持國有股,籌資社會保障資金。
    這麽重磅的消息,依然還有人傻乎乎的認為,熊市不會到來。
    結果如何?
    股市不斷下跌。
    大量的股票綠得發亮。
    提前撤場,早已賺腫的鄭鑫榮,自然忍不住幸災樂禍。
    叮鈴鈴~
    叮鈴鈴~
    座機鈴聲響起。
    鄭鑫榮瞥了一眼來電號碼。
    發現是老朋友何智淼打來的,趕緊接通。
    “怎麽樣啊老何?今天又跌得一片綠,都快趕上你腦袋上的綠帽了吧?”
    電話另一邊的何智淼,氣得大罵。
    “他媽的,你腦袋上才有綠帽呢,你全家都有!媽的!”
    鄭鑫榮哈哈大笑。
    “哎唷,這就生氣啦?火氣幹嘛這麽大呀?”
    “之前我勸你收手,說股災要來了,是誰不聽的?”
    “現在一天天的跌得心如刀絞,腸子也該悔青了吧?”
    何智淼氣呼呼的說道:“你他媽就別幸災樂禍了行嗎?提前見好就收,賺了個盆滿缽滿,你就偷偷樂吧你!”
    鄭鑫榮嘬了一口雪茄。
    “我是把你當朋友,才好心勸你趕緊撤。”
    “你信不信,大牛市行情已經結束,接下來是股災而不是熊市!”
    “米國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影響,會持續很久,而咱們國內國有股的減持,更會讓市場雪上加霜。”
    “走著瞧吧,股指肯定跌破2000點算什麽?我認為今年1500點都保不住,你要是不想流落街頭,就趕緊割肉離場吧!”
    何智淼重重歎息了一聲後,不輕不重的嘟囔了一句。
    “我已經割了!”
    聽到這話,鄭鑫榮再次哈哈大笑。
    “哎呀老何,你總算開竅了!”
    “有句話怎麽說來著?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你就是典型的不見棺材不掉淚,不撞南牆不回頭!”
    “不過現在割肉好,雖然少賺了幾十個點,但還不至於傷到老本……”
    話還沒說完,何智淼就打岔說道:
    “行了行了,別念叨了行嗎?”
    “我給你來電話,是問你晚上有沒有別的安排。”
    鄭鑫榮身子後仰,雙腳搭在辦公桌上。
    “怎麽著?股市裏虧了錢,就想從牌桌上贏回來嗎?”
    “小心沒回一口血,反而再掉一坨肉呀!哈哈~”
    何智淼沒好氣的嚷嚷道:“你他娘的就不能別笑了嗎?老子跟你說正事呢!”
    “哦哦哦,那你說,你說!”
    鄭鑫榮雖然不哈哈大笑了,但卻依然一臉嘚瑟。
    因為他早就勸過何智淼。
    與其勞心費神的炒股,還不如把錢投到自己的私募基金躺著分紅。
    但何智淼偏不信邪,非得要證明他自己也能炒股賺錢。
    如今跌得淒慘痛苦,鄭鑫榮自然忍不住要幸災樂禍。
    “你知不知道,肖金驊來天海了?”
    何智淼一句話,立馬讓鄭鑫榮笑容僵硬。
    肖金驊!
    這三個字,對鄭鑫榮來說,重逾千斤。
    金融業流傳著一句戲稱。
    南有鄭鑫榮,北有肖金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人都是金融業內的超級大佬、傳奇人物。
    但很有自知之明的鄭鑫榮,卻知道自己何德何能,能和肖金驊相提並論?
    肖金驊是什麽人?
    燕京市委大院裏出生的肖金驊。
    母親是青華大學經管學院的教授,父親是農行燕京支行的副行長。
    他爺爺更牛,曾擔任過財政署的副署長。
    光是家世背景,肖金驊就甩了鄭鑫榮十條大馬路。
    至於教育成長經曆,那更是沒得比。
    智商超群的肖金驊,十五歲就特招進入了燕京大學的天才班。
    普通人要麽學文科,要麽學理科,他卻是文理雙修。
    在校五年,取得了經濟學和計算機學的雙碩士學位。
    很多人都以為,像他這樣的天才,又有極好的家庭背景,肯定會進入體製內工作,平步青雲、扶搖直上,將來所取得的成就,一點兒也不比他爺爺差。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進入央行工作不到兩年,居然就放棄了堪稱金飯碗般的工作,下海創業經商,而且還不搞金融投資,而是做起了實體經營生意。
    但天才畢竟是天才,何況還有極好的家庭背景。
    他靠著代理銷售計算機、打印機等各種國際品牌電子產品,很快便成為了億萬富翁。
    有了資本後的肖金驊,開始了一連串的投資,先後投資入股了多家公司並都成功上市。
    而這些公司上市之後,作為股東的肖金驊,自然是資產暴增,很快就資產高達上百億。
    所以……
    當鄭鑫榮豪擲一千多萬,成為天海第一輛勞斯萊斯車主之時。
    人家肖金驊卻花幾個億買了一架飛機,成了龍國第一個擁有私人飛機的企業家。
    就憑這一點,鄭鑫榮都知道自己和肖金驊,差距很大。
    他唯一在心理上,有所安慰的是,九七亞太州金融危機爆發,肖金驊很意外的沒有躲過一劫,資產大幅縮水。
    不過這場危機並沒有讓肖金驊就此沉淪,危機過後的兩年,他迅速卷土重來,並趕上了九九年開啟的大牛市。
    而且與鄭鑫榮投資股票,靠低買高賣獲利不同,實體投資發家的肖金驊,即便在金融市場也偏向於靠投資獲利。
    就像去年,肖金驊就陸續投資入股了多家城市商業銀行,今年又利用監管層對證券行業清理整頓,收購了多家證券公司。
    即便肖金驊還沒有進入保險行業,但在鄭鑫榮的心中,肖金驊已經是金融行業神一樣的存在,他的商業版圖之大,根本就不是鄭鑫榮能比的。
    哪怕趕上了兩次大行情,躲過了一次大股災,從股市上獲益頗豐,鄭鑫榮也知道自己隻是賬麵財富跟肖金驊相差不大,但未來前景卻遠不如他。
    人家手裏既有上市公司,又有證券公司,還有商業銀行。
    自己手裏能有什麽?
    除了大筆空倉待投的資金,連一家大型企業的股份都沒有。
    自己充其量,也就算一個資金量很大的超級散戶。
    而肖金驊卻是妥妥的大莊家。
    隻要他肯操盤運作,搞錢還是輕而易舉?
    所以聽說肖金驊來天海,鄭馨德哪兒還敢翹二郎腿?
    從辦公桌上放下雙腿,鄭鑫榮不由自主的身子前傾,好奇問道:
    “他怎麽來了?什麽時候到的?”
    “應該剛到不久,現在人就在和平大飯店,我還找人打聽了一下,你猜他這次來見誰?”
    鄭鑫榮急了。
    “媽的,你還跟我賣什麽關子呀?趕緊說!”
    “趙瑞龍!”
    何智淼不急不緩的說出三個字。
    一聽這三個字,鄭鑫榮別說蹺二郎腿了。
    他連坐都坐不住了。
    仿佛真皮老板椅上,突然躥起了一根鋼釘,戳得他一下就站了起來。
    “不是吧?他去和平大飯店見趙瑞龍?就那個惠龍集團的幕後老板,漢東太子爺?”
    何智淼嗯嗯了兩聲。
    “我有一種強烈的預感,他倆這一見麵,後麵肯定會有大動作!”
    鄭鑫榮怒道:“你他媽這不廢話嗎?沒有大動作,他至於坐私人飛機,大老遠的從燕京飛來天海?”
    “況且人家趙瑞龍是什麽人?惠龍集團在漢東省動輒幾億幾十億的投資,跟他媽家裏有印鈔機似的。”
    “他倆見麵百分之百是有大生意、大合作,不行,如今熊市來了,炒股賺不到錢還風險大,咱們是不是想個辦法,分一杯羹啊?”
    喜歡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