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意外重逢?徐庶的抉擇

字數:4284   加入書籤

A+A-


    離開那座見證了“玄鏡台”初立的廢棄驛站,我和那位名叫石秀的書生,繼續著我們艱難的西行之路。
    石秀雖然文弱,但心思縝密,頗有韌性,一路上倒也幫了我不少忙,比如記路、辨認草藥、以及在我需要偽裝身份時充當書童或同伴。
    我們的目標是盡快脫離潁川郡界,進入相對安定一些的豫州地界,再設法前往洛陽。
    然而,沿途的景象卻日益凋敝,戰火和饑荒如同兩頭凶猛的野獸,吞噬著這片土地上的生機。
    難民潮洶湧,隨處可見餓殍和流離失所、麵容麻木的人群。
    這日傍晚,我們來到黃河或其某條重要支流)的一個渡口。
    因為戰亂,官府的渡船早已停運,隻有幾艘破舊的民船,被一些趁火打劫的船夫把持著,索要高昂的渡河費用。
    無數想要逃往河北或關中尋求生路的難民,擁擠在渡口邊,焦急地等待著,哭喊聲、爭吵聲、哀求聲混雜在一起,形成一幅令人心碎的畫麵。
    我和石秀也混在人群中,一邊警惕地觀察著四周渡口人多眼雜,最易暴露),一邊盤算著如何才能安全渡河。
    就在這時,我的目光無意中掃過不遠處一個蜷縮在角落裏的身影,頓時停住了。那個身影看起來異常熟悉!
    我仔細辨認了一下,心中猛地一震——竟然是他!那個在小石村被我救下的、名叫元直的少年,徐庶!
    他比上次我見到時,顯得更加瘦弱和憔悴。身上那件本就破舊的衣服,此刻更是沾滿了汙泥和草屑,臉上也髒兮兮的,隻有那雙眼睛,雖然因為饑餓和疲憊而顯得有些黯淡,但深處的那份聰慧和倔強,卻依舊清晰可見。
    他並非獨自一人。在他的身旁,躺著一位麵色蒼白、氣息微弱的中年婦人,顯然就是他的母親。
    婦人似乎病得很重,緊閉著雙眼,眉頭痛苦地蹙著。徐庶正焦急地用一塊破布蘸著渾濁的河水,輕輕擦拭著母親幹裂的嘴唇,眼中充滿了無助和焦慮。
    看到這一幕,我的心不由得揪緊了。小石村一別,不過短短十數日,他們母子竟已淪落到如此境地!
    看來,小石村雖然最終免於屠戮,但接踵而來的戰亂和官兵的騷擾劫掠,還是讓這些無辜的百姓失去了最後的家園。
    我猶豫了一下。此刻上前相認,是否會暴露身份?是否會給他們帶來麻煩?
    但看著徐庶那無助而倔強的眼神,看著他母親那奄奄一息的模樣,我終究無法硬起心腸,視而不見。
    無論如何,相逢即是有緣,更何況,我對他還有一份救命之恩的情分在。而且,這個少年身上那份難得的特質,也讓我不忍心他就此埋沒於亂世塵埃之中。
    我示意石秀留在原地警戒,自己則悄悄地擠過人群,走到了徐庶母子身邊。
    “元直?”我壓低了聲音,輕輕喚了一聲。徐庶猛地抬起頭,當他看清是我時,眼中先是閃過一絲極度的驚訝和警惕,隨即,那份警惕又被一種複雜的情緒所取代,或許是感激,或許是……一絲希望?
    “是……是你?”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帶著不確定。
    “是我。”我點了點頭,蹲下身,查看了一下他母親的情況,“令堂這是……?”
    “我娘……我娘在路上染了風寒,又累又餓,就……就病倒了……”徐庶的眼圈紅了,聲音哽咽,“我們想過河去河北投親,可是……可是這些船家要的錢太多了,我們……我們根本拿不出來……”
    我看著他母親蒼白的臉色和微弱的呼吸,心中了然。若再不救治,恐怕……
    我不再猶豫,從懷中掏出僅剩的幾塊幹糧,又取出了蔡琰姑娘給我的那個香囊,從裏麵倒出幾枚提神醒腦、或許能緩解風寒的藥丸。
    “先讓令堂服下這個,”我將藥丸遞給他,“再吃點東西墊墊肚子。渡河的錢,我來想辦法。”
    徐庶愣愣地看著我遞過來的東西,似乎不敢相信。他遲疑了一下,但最終還是接了過去,小心翼翼地將藥丸喂入他母親口中,又將幹糧掰碎,用水化開,一點點地喂給她。
    趁著他照顧母親的間隙,我走到渡口邊,與那些貪婪的船夫交涉。我沒有直接亮出全部錢財以免引來覬覦),而是動用了一些口才和談判技巧,軟硬兼施,最終以一個相對“公道”的價格雖然依舊不菲),為他們母子倆爭取到了一個渡河的船位。
    當我將這個消息告訴徐庶時,他抬起頭,用那雙明亮的眼睛深深地看著我,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麽,但最終隻是低聲道了一句:“多謝……先生。”
    這一聲“先生”,意味著他對我身份的猜測,也意味著他內心某種程度的認可。
    在等待渡船的時候,我和他有了一段短暫的交談。
    我沒有問他小石村後來的具體情況,以免勾起他的傷心事。我隻是詢問了他未來的打算。
    他茫然地搖了搖頭,說隻想先帶母親去河北找到親戚,安頓下來再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恐懼和不確定。看著他這副模樣,我知道,簡單的物質幫助,並不能真正改變他的命運。
    在這個亂世,他需要的是方向,是目標,是能夠讓他那份聰慧和堅韌得以施展的舞台。
    我沉吟片刻,決定給他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元直,”我看著他的眼睛,認真地說道,“令堂的病需要好生調養,河北或許能暫時安身。但如今這天下,烽煙四起,何處又能真正太平?隨波逐流,終究難免傾覆之禍。”
    我頓了頓,繼續說道:“你年紀雖輕,但天資聰穎,又有一顆赤誠之心。若甘於平庸,豈不可惜?亂世之中,固然危機重重,但也正是英雄用武之時。
    若想將來不再任人宰割,不再顛沛流離,唯有增長見識,磨礪己身,結交同道,方能在這亂世中立足,甚至……為這天下,為這百姓,做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我的話似乎觸動了他內心深處的那根弦。他抬起頭,眼神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有迷茫,有思索,更有一絲被點燃的渴望。
    我沒有再多說。有些話,點到即止即可。
    我從懷中取出一枚形狀特殊的石子這是我路上隨手撿的,但做了微小的刻記),遞給他。
    “這枚石子,你收好。”我低聲道,“他日若你走投無路,或是有心想要尋找一條不同的道路,可去往洛陽城東的‘白馬寺’,在後山那棵最大的千年古槐下,將此石埋於樹根南側三尺之地。自會有人與你聯係。”
    這是我臨時想到的一個極其隱秘的聯絡方式,也是我對“玄鏡台”未來在洛陽發展的一個布局。
    徐庶接過石子,緊緊地握在手中,重重地點了點頭。他沒有再說什麽,但那眼神中的堅定,已經告訴我,他記住了我的話,也收下了這份包含著期許和指引的信物。
    渡船來了。我幫助他將母親攙扶上船,又塞給了他一些我僅剩的銅錢。
    “保重!”我站在岸邊,看著小船緩緩離岸,向著對岸駛去。徐庶站在船頭,一直望著我,直到小船漸漸遠去,融入了暮色之中。
    我不知道,今日的這次重逢和這番話,會對這個少年的未來產生怎樣的影響。但我隱隱有種預感,這個名叫徐庶元直的少年,絕不會甘於平凡。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以另一種方式,再次相遇。
    送別了徐庶母子,我和石秀也設法渡過了河。前方的道路依舊漫長而危險,但我的心中,卻因為這次意外的重逢,多了一份莫名的期待。
    亂世如同大浪淘沙,總有一些真金,會在磨礪中閃耀出屬於自己的光芒。而我,希望能成為那個發現並點亮這些光芒的人。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