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青蓋入甕:董卓的末路之行
字數:2749 加入書籤
當天光終於刺破洛陽上空的晨曦,將這座沉睡的都城緩緩喚醒時,我早已守在閣樓的窗口,手中的望筒緊緊貼著眼眶,一動不動地注視著遠處相國府的方向。
心髒在胸腔裏劇烈地跳動著,幾乎要蹦出來。我知道,決定性的一刻,即將來臨。
時間,在令人窒息的寂靜中緩緩流逝。街道上開始出現早起的行人,商鋪也陸續打開了門板,一切看起來似乎與往常並無二致。
但這平靜之下,卻隱藏著足以顛覆乾坤的殺機。
終於,遠處傳來了一陣隱約的車馬喧囂聲。
來了!
我立刻調整望筒的焦距,隻見相國府那朱紅的大門緩緩打開,一支龐大的儀仗隊伍,如同移動的堡壘般,緩緩駛出。
當先開道的,是數百名身披重甲、手持長戟的涼州鐵騎,他們麵容彪悍,眼神凶狠,胯下的西涼馬也顯得異常神駿,散發著一股野蠻而強大的氣息。
緊隨其後的,便是那輛極其醒目、也極其僭越的——青蓋金花大車!按照漢製,青蓋車隻有天子才能乘坐。
而董卓,這個權傾朝野、視禮法如無物的國賊,早已公然使用天子儀仗,其囂張跋扈可見一斑。
此刻,那頂巨大的青色車蓋,在晨光下顯得格外刺眼,如同一個巨大的、移動的靶子。
我看不清車內董卓的具體麵容,但可以想象,他此刻或許正慵懶地斜倚在軟塌上,接受著侍妾的喂食,或者正因為昨夜的縱欲而顯得精神萎靡,對即將到來的殺身之禍,毫無察覺。
車駕的兩側,緊緊跟隨著數百名董卓最精銳的親隨衛隊——“虎賁”或許是他自己組建的親衛部隊的稱號)。
這些人個個都是百裏挑一的勇士,忠心耿耿,裝備精良,是董卓最後的屏障。
而在車駕之後,則是大批隨行的文武官員,其中不乏董卓的親信黨羽。整個隊伍浩浩蕩蕩,旌旗招展,威風凜凜,從相國府一路向著皇宮方向行進。
我仔細地觀察著隊伍的構成和沿途的動靜,試圖從中發現任何異常。
呂布的位置: 我很快就在隊伍前方,靠近董卓車駕的位置,找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手持方天畫戟、騎著赤兔馬的呂布!
他依舊扮演著董卓最信任的侍衛長的角色,神情倨傲,目不斜視。但不知為何,我總覺得他今天的眼神,似乎比往常多了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和……殺氣?
他是否真的下定了決心?他的內心,此刻又在經曆著怎樣的掙紮?
沿途的“平靜”: 從相國府到皇宮的這段路程,出乎意料的“平靜”。
街道兩側雖然有奉命“恭迎”的官員和被強令觀看的百姓,但氣氛壓抑,鴉雀無聲。沒有遇到任何伏擊,沒有出現任何騷亂,甚至連那些平日裏四處遊弋、惹是生非的涼州散兵,今天也似乎都銷聲匿跡了。
這種“平靜”,反而讓我更加不安。
賈詡呢?
他難道真的對此一無所知?
還是說,這平靜本身,就是他計劃的一部分?
他在等待什麽?
關鍵人物的缺席?: 我努力在隨行官員中尋找李儒的身影,但似乎並未看到。
李儒去哪了?
他難道沒有隨行?
這是否意味著他也察覺到了危險,提前脫身了?
或者,他另有任務?
李儒的缺席,同樣是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
車隊行進的速度不快,但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著董卓生命的倒計時。我的手心已經滿是汗水。石秀和其他玄鏡台成員也都是屏息凝神,大氣不敢出。閣樓內,隻剩下我們粗重的呼吸聲。
終於,那頂招搖的青蓋,出現在了我的望筒視野盡頭——皇宮,北掖門!
那裏,是預定的埋伏地點!
呂布和他挑選的勇士,此刻應該已經各就各位!黃琬、士孫瑞等內應,也應該已經控製了宮門!
青蓋入甕!
國賊董卓,這位權傾一時、荼毒天下的梟雄,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一步步地,走進了為他精心準備的、由他最信任的義子親手布下的死亡陷阱!
我的心髒幾乎要跳出胸腔!
成敗,就在眼前!
我死死地盯著望筒,手指因為過度用力而微微發白。接下來,就是那石破天驚的一刻了!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