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暗流潛伏:賈詡的“消失”與後手

字數:2788   加入書籤

A+A-


    當宮門前的廝殺聲逐漸平息,王允的政治表演在朝堂之上如火如荼地進行,洛陽城沉浸在一種混雜著狂歡與不安的複雜情緒中時,我的注意力,卻始終高度集中在那個最讓我忌憚、也最讓我困惑的人物身上——賈詡,賈文和!
    從誅董行動開始的那一刻起,我就命令玄鏡台的所有力量,將監視的重點,牢牢鎖定在賈詡的府邸及其可能出沒的地點。
    我迫切地想要知道,這位“毒士”在這場驚天動地的政變中,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他又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然而,結果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也讓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
    根據石秀和其他玄鏡台成員冒著巨大風險傳遞回來的情報:賈詡……消失了!
    行動開始前: 在董卓出發前往皇宮之前,賈詡確實還在他的府邸之中,並且還接待了一位訪客身份不明,行蹤詭秘)。但就在董卓車駕離開相國府後不久,賈詡便也悄然離開了自己的府邸,行蹤不明。
    刺殺進行時: 在宮門前爆發激戰、最為混亂的時刻,玄鏡台布設在各個觀察點的眼線,都沒有發現賈詡的身影。他既沒有出現在宮門附近試圖“救駕”這倒符合他明哲保身的性格),也沒有出現在其他任何可能影響局勢的關鍵地點。
    董卓死後: 當董卓被殺的消息傳開,洛陽城陷入一片混亂和狂歡之際,賈詡依舊沒有露麵。他既沒有像李儒那樣據傳李儒在混亂中試圖逃離,但被亂兵或王允派出的追兵所殺),也沒有像其他董卓黨羽那樣驚慌失措或試圖反抗。他就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徹底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視線之中!
    賈詡的“消失”,比他直接出現進行破壞,更讓我感到脊背發涼!這完全不符合常理!以他的智謀,他不可能對王允等人的密謀一無所知尤其是在我之前的試探之後)。
    以他在董卓集團中的地位雖然未必是絕對核心,但絕對是重要的智囊),他不可能對這場足以顛覆整個集團的政變無動於衷。
    他“消失”了,隻有兩種可能:他早已預料到這一切,並提前脫身了! 他可能早就看透了董卓的敗亡是必然,也看透了王允和呂布的貌合神離,所以選擇在風暴來臨之前,悄然隱退,明哲保身,等待新的時機。
    這完全符合他曆史上“善避禍”的特點。
    他並非“消失”,而是在暗中策劃著更可怕的後手! 他可能早就預料到董卓必死,甚至……暗中默許或推動了這一切的發生!
    他的“消失”,是為了置身事外,避免引火燒身,同時,也是為了在幕後操控,準備在董卓死後、洛陽陷入權力真空的混亂之際,發動他自己的計劃!
    我更傾向於第二種可能!
    賈詡絕不是一個甘於寂寞、與世無爭的隱士!他是一個隱藏著巨大野心和能量的權謀家!
    董卓的死,對他來說,或許並非結束,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他可能的後手是什麽?
    我的大腦飛速運轉起來:
    操控涼州軍? 他會不會趁著李儒已死或失勢)、其他涼州將領群龍無首之際,利用自己曾在軍中建立的威望和人脈,暗中聯絡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人,將這支龐大的、失去控製的暴力機器掌握在自己手中?
    反攻洛陽? 一旦他成功整合了涼州軍,會不會打著“為董公報仇”的旗號這隻是個借口),反攻洛陽,重新奪取權力?曆史上,不正是賈詡獻計李傕、郭汜,讓他們反攻長安,最終導致了王允敗亡、漢獻帝再次陷入顛沛流離的悲慘境地嗎?!
    坐山觀虎鬥? 或者,他會選擇暫時按兵不動,冷眼旁觀王允與呂布之間因為權力分配和性格不合而必然產生的矛盾?等到他們兩敗俱傷之後,再出來收拾殘局?
    無論哪一種可能,對我們來說,都是致命的威脅!
    賈詡這顆隱藏在暗處的定時炸彈,威力遠超董卓本人!他就像一條最狡猾、最耐心的毒蛇,正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吐著信子,等待著給予我們致命一擊的最佳時機!
    我必須立刻將這個“賈詡消失”的異常情況,以及我的擔憂和推測,告知王允!
    王允現在大權在握,沉浸在誅殺國賊的“勝利”喜悅中,很可能會忽略掉這個潛藏的最大威脅!
    必須讓他立刻警醒過來!
    必須立刻采取措施,防範賈詡可能的後手!
    比如,盡快安撫和控製涼州軍?或者,加強洛陽的城防?或者,派人秘密追查賈詡的下落?
    我立刻讓石秀整理好關於賈詡動向的情報,準備以最快的速度呈報給王允。
    然而,我知道,要讓剛剛品嚐到權力滋味的王允,立刻從“勝利”的喜悅中清醒過來,去重視一個“已經消失”的、名聲不顯的謀士,恐怕……並不容易。
    暗流依舊潛伏,危機並未解除。
    國賊雖然授首,但真正的風暴,或許才剛剛開始醞釀。而賈詡的“消失”,正是這場新風暴來臨前,最不祥的預兆。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