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故人渺無蹤,新交或可期?
字數:2978 加入書籤
身處長安這座如同鬼蜮般的殘破都城,除了每日為生存和守護典籍而殫精竭慮之外,我的心中,也始終縈繞著對兩位故人的牽掛——貂蟬和呂布。
自從他們在誅董之後那場混亂的權力洗牌中,一同或者說,呂布挾持著)突出重圍,逃離京師之後,便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再無確切的消息。
我曾指示石秀和玄鏡台,設法打探他們的下落。畢竟,呂布這支強大的軍事力量的去向,本身就是影響天下格局的重要因素。
而貂蟬……無論我們之間未來如何,她畢竟曾是我的盟友,也曾與我共曆生死,我不能對她的命運漠不關心。
那枚斷裂的梅花簪,也時刻提醒著我,她身上還隱藏著未解的謎團。
然而,長安城內信息閉塞,流言紛雜,玄鏡台的力量又極其有限,想要打探清楚他們的確切行蹤,何其困難。
各種傳聞倒是不少:有人說,呂布帶著獻帝和貂蟬,一路東去,投奔了占據河內的張楊呂布的同鄉)。
有人說,他們沒走遠,就在關中某地落草,試圖積蓄力量,卷土重來。
還有人說,呂布與獻帝失散了,他獨自帶著貂蟬和殘部,南下投靠了袁術。
甚至還有更離奇的說法,稱貂蟬在逃亡途中病逝,呂布悲痛欲絕,性情大變……這些傳聞真假難辨,相互矛盾,根本無法證實。
貂蟬和呂布,就像兩片被狂風卷起的落葉,消失在了茫茫亂世之中,渺無蹤跡。
我與他們之間的聯係,也因此而暫時中斷了。這讓我感到一絲失落,也有一絲……莫名的擔憂。既然故人難覓,那麽……是否可以嚐試結交一些“新交”?
長安雖然殘破,但畢竟曾是帝都。除了那些依附於李傕郭汜的涼州軍閥和官僚之外,城中必然還滯留著許多因為各種原因未能離開的前朝官員、失意士人、以及像我一樣流落至此的避難者。
這些人中,或許就隱藏著一些心懷故國、才華橫溢、或者同樣對現狀不滿、渴望改變的人?
如果能與他們建立聯係,互相扶持,交換信息,甚至……發展成為玄鏡台的成員或未來的盟友,對於我們在這個險惡環境中生存下去,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當然,這同樣需要極其謹慎。
長安城內密探遍布,李傕郭汜對任何可能威脅到他們統治的“異己分子”都毫不留情。
貿然與陌生人深交,很可能引來殺身之禍。我必須運用玄鏡台有限的力量,進行細致的背景調查和長時間的觀察,才能確定哪些人是真正值得信任和結交的。
我開始有選擇地、以我那個“落魄書生”或“尚書台前令史”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不同的偽裝身份)的麵目,出現在一些相對安全的、可能有士人聚集的場所。
比如,某些雖然破敗但尚在營業的書肆、某個隱蔽的茶館、或者……幹脆就是某個可以“偶遇”的目標人物經常出沒的街角。
我並不急於與人攀談,更多的時候,我隻是默默地觀察,傾聽他們的談話大多是些對時局的抱怨和對未來的憂慮),留意他們的言行舉止、眼神氣質。
在這個過程中,我確實也遇到了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人物:
一位才思敏捷、但恃才傲物的年輕主簿——楊修,楊德祖。 他出身弘農楊氏這樣的高門,雖然年紀輕輕,卻已在某個不甚重要的部門擔任主簿。
我曾“偶然”在一次核對文書時與他有過短暫的接觸,他言談間流露出的聰慧和對文字的敏感度,令我暗暗稱奇。
但同時,我也能感覺到他身上那股難以掩飾的優越感和鋒芒。這樣的人,才華是有的,但能否成為可靠的盟友,還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且,與他這樣的高門子弟交往,也更容易引起注意。
一位沉默寡言、眼神深邃的中年文士。 我曾幾次在同一個書肆看到他。他總是獨自一人,默默地翻閱著那些殘破的古籍,對周圍的喧囂和混亂視若無睹。
他的衣著樸素,但氣質沉穩,眼神中透著一種曆經世事後的滄桑和……不易察覺的銳利。
我嚐試著與他搭話,但他隻是禮貌地點頭回應,並不願多談。直覺告訴我,此人絕非等閑之輩,或許……也隱藏著什麽秘密?
還有一些同樣流落長安、心懷漢室的舊臣或宗室子弟。
他們或許會秘密集會,互相慰藉,或者暗中策劃著某些不切實際的“複興”計劃。我可以嚐試著接觸他們,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實力,但必須極其小心,避免被卷入他們那些可能招致滅頂之災的行動中。
故人渺無蹤跡,新交或可期待,但也同樣充滿了風險和不確定性。在這座如同巨大迷宮般的長安城裏,每一個人都可能戴著麵具,每一個微笑背後都可能隱藏著刀鋒。
信任,是最奢侈的東西。我如同一個孤獨的弈者,在這片混亂的棋盤上,小心翼翼地落下每一顆棋子,試探著,觀察著,也時刻提防著來自暗處的冷箭。
我知道,想要在這裏生存下去,並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僅僅依靠隱藏和等待是不夠的。
我必須主動出擊,去結識那些可能成為我助力的人,去編織起一張屬於我自己的、能夠在這亂世中立足的關係網絡。
但這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險的過程。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