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改革瓶頸:混亂賬目下的巨大漏洞
字數:3253 加入書籤
時間悄然滑入建安二年197年)的深秋。徐州大地,在經曆了屯田和鹽鐵專營這兩項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後,終於漸漸從之前的戰亂創傷中,緩過了一口元氣。
田野裏,雖然今年的收成因為開墾時間尚短、技術推廣尚需時日而算不上大豐收,但至少,那些曾經荒蕪的土地上重新長出了莊稼,新安置的流民臉上也多了幾分安穩和希望。
軍屯的糧食開始反哺軍隊,雖然還不能完全自給,但至少緩解了燃眉之急。
更令人欣喜的是,鹽鐵專營的效益開始顯現。
東海的官鹽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地,鐵坊的爐火日夜不息,為府庫帶來了持續增長的錢糧收入。
看著度支曹現在基本由我掌控,並開始引入新式記賬概念)報上來的數字一天天變得好看,連一向沉穩的劉備主公,臉上也常常難掩喜悅之色。
然而,就在這看似一片向好的局麵之下,我心中的憂慮,卻如同潛伏在平靜湖麵下的暗流,日益加深。
因為,隨著各項改革的深入,隨著州府財政流水的急劇增大,一個根本性的、致命的瓶頸,開始越來越清晰地暴露出來——那就是徐州現行財政管理體係的極度混亂和低下效率!
特別是那沿用了數百年的、極其原始的記賬方式!
作為曾經在尚書台度支曹摸爬滾打過、並擁有超越時代知識的我,對此感受尤為深刻。
每日裏,我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審閱那些從各郡縣、各屯田點、各鹽鐵官署匯總上來的賬目簡牘。
而這些賬目,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記錄方式混亂不堪: 大多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流水賬單式記賬),隻簡單地記錄收入和支出,缺乏清晰的分類和對應關係。一筆款項的來龍去脈往往需要翻閱大量的卷宗才能勉強理清。賬目之間的勾稽關係更是幾乎為零。
錯漏百出,難以核實: 由於記錄方式的原始和書吏業務水平的參差不齊甚至有些是故意為之),賬目中充滿了各種計算錯誤、重複記錄、遺漏項目。想要從中核對出真實準確的數據,簡直比大海撈針還難!我常常需要帶著幾個精通算學的下屬,對著一堆爛賬,反複驗算、推敲好幾天,才能勉強得出一個相對可靠的結果。
巨大的貪腐空間: 這才是最讓我心驚膽戰的地方! 這種混亂不堪的記賬方式,簡直就是為貪汙舞弊、中飽私囊量身定做的溫床!
虛報開支、冒領錢糧: 某些官員可以輕易地虛報工程開支、士兵糧餉、或者物資損耗,從中侵吞公款。由於賬目不清,很難被發現。
截留稅款、私吞鹽利: 負責征收田租或銷售官鹽的官吏,可以利用賬目混亂,將部分收入據為己有,隻上繳一部分。
官商勾結、利益輸送: 負責采購物資或管理官營作坊的官員,可以與不法商人勾結,虛開價格,或者將官府的資源廉價輸送給自己的關係戶。
而這一切,在混亂的賬目掩蓋下,都變得難以追查!
我親自或讓石秀暗中)抽查了幾個重點郡縣的賦稅賬目和鹽鐵司下屬某個鐵礦的收支記錄。
結果,觸目驚心!
僅僅是一個中等規模的鐵礦,一年的賬目中,就能發現至少數千石或更多)的鐵料去向不明!
而某個負責征收屯田租的縣令,其上繳的糧食數量,與我根據當地屯田麵積和預估產量推算出的數字,竟然相差了近三成!
這些蛀蟲!這些國之蠹賊!
他們正在瘋狂地、肆無忌憚地侵吞著我們好不容易才積累起來的財富!侵蝕著徐州複興的根基!
更讓我感到無力的是,即使我發現了這些漏洞,想要追查和懲處,也往往困難重重!
因為賬目本身就是一筆糊塗賬,很難找到確鑿無疑的、能夠定罪的“鐵證”!
那些老奸巨猾的官吏,總能找到各種理由和借口來推脫責任,甚至相互勾結,沆瀣一氣,對抗調查!
我深刻地認識到,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落後混亂的財政管理製度,建立起一套科學、嚴謹、透明的記賬和審計體係,那麽,我們之前所有的“開源”努力,最終都可能隻是為這些蛀蟲做了嫁衣!
屯田產出的糧食再多,也會被他們以“損耗”的名義侵吞!
鹽鐵帶來的利潤再豐厚,也會被他們以“開支”的名義中飽私囊!
不把這個巨大的漏洞堵上,徐州的財政永遠不可能真正好轉!劉備主公的霸業根基,也永遠不可能真正穩固!
整頓吏治,必先整頓財政!
而整頓財政,必先從改革這該死的記賬方法開始!
一個大膽的、甚至可以說是“革命性”的想法,開始在我心中醞釀。
我要將我所知的、那個能夠讓所有收支都清晰明了、相互勾稽、難以舞弊的“秘密武器”——複式簿記法——引入到這個時代!
我知道,這必然會引發更大的震動,觸動更多人的神經,招致更猛烈的反抗。
因為清晰透明的賬目,對於那些習慣了在渾水中摸魚的人來說,無異於剝掉了他們最後一塊遮羞布!
但為了徐州的未來,為了不讓我們的心血白流,這一步,我非走不可!
我必須創造出一套既能體現複式簿記核心原理、又能被當前官吏所理解和接受的“新式記賬法”!
並以雷霆手段,將其推廣開來!
這,將是我在徐州推行的、繼屯田和鹽鐵專營之後的,第三項重大改革! 也是挑戰最大、意義最深遠的一項!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