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任人唯賢:人才甄別與初步安置

字數:2801   加入書籤

A+A-


    杜襲的到來,以及他帶來的關於徐元直的消息,固然在我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但眼下更緊迫的,是如何妥善地處理這“百川歸海”般湧入徐州的人才潮。聲望的提升是好事,人才的到來更是我夢寐以求的局麵,可若是甄別不嚴、安置不當,好事也可能變成壞事,甚至可能混入沙礫乃至毒刺。
    我深知,一個穩固的基業,不僅需要頂尖的謀主帥才,更需要大量踏實肯幹、各具所長的中層骨幹和基層吏員。因此,在最初吸引人才的政令頒布之時,我便與陳登、孫乾等人反複商議,建立了一套初步的人才甄別與安置流程。我將其命名為“風試”,取“疾風知勁草”之意,旨在通過一係列考察,辨識出真正能為徐州所用、德才兼備的“勁草”。
    整個“風試”流程,由我親自定下原則——“任人唯賢,唯才是舉,德能並重,不拘一格”。具體的執行,我主要委派給了兩位性格、專長各異的心腹:
    一是孫乾公佑)。公佑性情溫和敦厚,處事穩健細致,且早年隨我輾轉,深諳我心意,也了解徐州各方麵的實際需求。由他負責初步的接待、登記,審核來投者的基本履曆、鄉評若有)、以及他們的自述與期望。他的任務是進行第一道篩選,將明顯不合條件或言過其實者剔除,並將初步合格者分類,以便進行下一步的針對性考核。
    二是簡雍憲和)。憲和則與公佑截然不同,他性情放達,不拘小節,言辭犀利,洞察人心。我交予他的,是更具挑戰性的“麵試”環節。我特意囑咐他,不必拘泥於禮節,可以通過閑談、詰問、甚至設置一些情景難題,來考察應試者的反應、心性、口才以及應變能力。憲和那雙似乎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往往能發現一些隱藏在冠冕堂皇言辭之下的真實想法,甚至能嗅出某些心懷叵測者的異樣氣息。
    除了這兩位主導,根據人才類型的不同,還會涉及其他部門的協同。例如,若有自薦擅長農桑水利者,會請韓暨公至)參與評估;若有通曉律法刑名者,則請麋竺他如今不僅掌管財計,亦協助處理部分民政法務)或其推薦的屬吏進行專業考核;若有自稱精通兵法、願入軍旅者,則需經過關羽或張飛視其欲加入步軍或水軍騎兵而定)的審核。
    “風試”的核心環節,是一場統一組織的”策論”。我親自擬定了幾個題目,皆是圍繞徐州當前麵臨的實際問題:如“論徐州屯田之利弊與推廣之策”、“如何有效安撫流民、恢複生產”、“對江東孫氏或北方曹氏,徐州當持何策”、“如何整肅吏治、提升效率”等等。這不僅是考察他們的學識文筆,更是要看他們是否真正關注時弊,是否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非隻會空談闊論。
    考核的場所,設在原州府的部分空置院落,臨時辟為“人才考核署”。每日,都有數十乃至上百名來自各地的士人、遊俠、有一技之長者在此進出。孫乾在登記處一絲不苟地核對信息,神色平和卻目光審慎;簡雍則在另一間稍顯隨意的廳堂裏,或坐或立,與應試者談笑風生,卻在不經意間拋出尖銳的問題,觀察對方的反應。
    我雖不必事事親臨,但每日都會收到孫乾和簡雍匯總的報告,上麵不僅記錄了考核結果,還有他們對每位合格者的評價、特長標注以及初步的安置建議。對於特別優秀或有疑點者,他們會特別注明,由我親自審閱,甚至抽空召見。
    例如,那位杜襲子緒),孫乾的評價是“學識紮實,言語謹慎,有實幹之才”,簡雍的觀察則是“性情沉穩,似有城府,然目光清正,應非奸佞,對曹氏頗有微詞,似為真心投效”,策論文章亦是條理清晰,頗有見地。綜合來看,是難得的實務型人才。我當即批示,先任命其為別駕從事,暫時協助陳登處理州府文書,並進一步考察其具體能力。
    當然,甄別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這幾日,也遇到了不少挑戰:
    有的人名氣在外,但策論空洞,言談浮誇,顯然是名不副實之輩。對於這類人,孫乾會委婉告知徐州暫無合適的職位,禮貌送走。
    有的人言辭閃爍,對自己的來曆含糊其辭,簡雍在盤問幾句後,便會將其列為“存疑”,並暗中囑咐玄鏡台的人稍作留意。亂世之中,心懷叵測者不得不防,尤其是來自曹操、袁術等潛在對手方向的滲透。
    還有一些飽學之士,引經據典頭頭是道,但一問及具體事務,便茫然不知所措,屬於典型的空談誤國型。對這類人,若其學問確實精深,或可安排至學宮任教諭,或整理典籍,但不宜委以實際政務。
    更有甚者,自視甚高,對徐州現行的某些務實政策如重用商賈、提拔寒門)頗有微詞,言語間流露出對門第出身的固執。對此類人,即便有才,若其觀念無法扭轉,亦難與我同心同德,隻能暫置一旁或勸其另尋他處。
    經過這一套流程,“風試”的效果逐漸顯現。一批真正有能力、願意為徐州效力的人才被篩選出來。根據他們的特長和考核表現,我或任命他們為縣令、縣丞、各曹掾屬,或充實到軍中擔任文職或低級軍官,或納入由韓暨負責的屯田、水利項目中。
    對於一些雖有才華但經驗尚淺,或專長暫時未能完全匹配現有職位者,我設立了一個“儲備人才庫”。他們會被安排進行一段時間的實習或培訓,在實際工作中接受進一步的觀察和鍛煉,待時機成熟再行擢用。
    看著名冊上一個個新增的名字,以及各部門逐漸充實起來的人手,我心中既感欣慰,也更覺責任重大。這套初步的人才評估體係,雖然還有待完善,但它確保了徐州在快速擴張的同時,行政和軍事力量能夠得到有效的補充和支撐,避免了因濫竽充數而導致的內部混亂。
    “任人唯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千頭萬緒。每一步篩選,每一次任命,都關係到徐州的未來。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既要廣開門路,又要嚴格把關,才能真正將這“百川歸海”的人才優勢,轉化為推動徐州不斷前進的堅實力量。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