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燭影搖紅,密匣入手

字數:2704   加入書籤

A+A-


    夜,已經很深了。
    徐州城早已沉入寂靜的夢鄉,唯有我書房內的燈火,依舊頑強地與窗外的墨色對抗。燭芯偶爾爆出一點“劈啪”的輕響,跳躍的火焰在牆壁上投下搖曳不定的影子,恰如我此刻難以平複的心緒。
    書案上堆積的卷宗早已被我擱置一旁,目光一次次地掠過窗欞,投向院落深處那條通往外界的小徑。我在等,等一個消息,等一個人,更等一個關乎重大的物件。
    時間,在寂靜中被無限拉長,每一息都仿佛帶著沉重的回音。自“飛鴻”傳書啟動,已經過去了整整四日。按照最快的速度推算,那隻承載著袁紹與劉表之間秘密的烏木匣,應該在今夜抵達徐州。
    這幾日,我強迫自己處理日常公務,接見僚屬,布置防務,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仿佛伏龍嶺的那場伏擊從未發生,仿佛那隻密匣並不存在。然而,隻有我自己知道,看似平靜的外表下,是何等焦灼的等待。我的心神,早已隨著那隻密匣,在那條充滿變數的傳遞路線上,經曆了無數次顛簸與險阻。
    失敗的可能,並非沒有。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甚至引來滅頂之災。但我信任玄鏡台的係統,信任那些默默無聞、以性命相托的“飛鴻”信使,更信任親自前往豫南坐鎮、並負責最後一段護送的石秀。
    “篤,篤篤,篤。”
    三長兩短,帶著特定節奏的敲門聲終於響起,輕微,卻如同重錘敲在我的心弦上。
    “進來。”我沉聲應道,竭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穩如常。
    書房的門被輕輕推開,一道熟悉的身影閃了進來,正是石秀。他依舊是一身不起眼的夜行勁裝,臉上帶著長途跋涉的風塵,但眼神卻一如既往地銳利沉穩,不見絲毫疲態。他進來後,迅速反手關上門,並警惕地掃視了一眼四周,確認安全。
    他的手中,捧著一個包裹。
    包裹不大,用深色的粗布層層纏繞,看不出裏麵是什麽。石秀走到我的書案前,沒有多餘的言語,隻是鄭重地將包裹放在了案上。
    “主公,”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幸不辱命,‘貨物’已安全帶回。”
    我的目光,瞬間被那隻包裹牢牢吸住。手指微微有些顫抖,我深吸了一口氣,才伸出手,慢慢解開那層層包裹的粗布。
    終於,一隻通體烏黑的木匣,呈現在燭火之下。
    正是它!
    與石秀先前描述的一模一樣。匣子本身樣式古樸,材質是上好的烏木,入手冰涼沉重。它並不大,約莫一尺見方,表麵打磨得十分光滑,卻沒有任何雕花或紋飾,顯得異常低調。然而,這種低調本身,就透著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最引人注目的,是匣子開口處那枚清晰可見的火漆封印。
    燭光下,暗紅色的火漆凝固成型,上麵烙印的圖案清晰可辨——那是一個繁複而古老的印記,中心是篆書的“袁”字,四周環繞著象征“四世三公”榮耀的雲紋與圭璧圖案。這正是河北袁氏,尤其是袁紹本人常用的高級別密信封印!
    看到這枚完好無損的封印,我一直懸著的心,終於落回了實處。封印未動,意味著密匣從截獲到送達我手中,期間並未被任何人開啟過。裏麵的秘密,依舊完整地等待著被揭開。
    我的手指輕輕撫過那冰冷的烏木匣身,感受著它那堅硬的質感和沉甸甸的分量。這小小的匣子,此刻在我手中,仿佛重若千鈞。它不僅僅是一個容器,它裏麵裝著的,可能是袁紹圖謀荊州的具體計劃,是劉表猶豫不決的證據,是足以影響曹袁之戰走向、甚至改變天下格局的關鍵情報!
    期待,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幾乎要將我淹沒。多年的隱忍布局,無數玄鏡台弟兄的犧牲與付出,似乎都將在這一刻得到回報。
    然而,與期待相伴的,還有一絲難以言喻的不安。未知,總是令人敬畏。這匣中藏著的,會是怎樣驚世駭俗的秘密?它所帶來的,究竟是扭轉乾坤的機遇,還是更加叵測的風險?
    “石將軍,”我抬起頭,看向石秀,目光中帶著讚許與感激,“此行辛苦,你做得很好。先下去休息吧,後續事宜,明日再議。”
    石秀躬身一禮:“屬下遵命。” 他沒有多問一句,甚至沒有看那密匣一眼,再次展現了他作為玄鏡台高級行動指揮官的專業素養和絕對忠誠。他知道什麽該問,什麽不該問,什麽該看,什麽不該看。
    隨著石秀的身影消失在門外,書房內再次恢複了寂靜。隻剩下我,搖曳的燭火,以及這隻靜靜躺在案上的烏木密匣。
    四周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一下,又一下,沉穩而有力,卻又帶著壓抑不住的激動。燭影搖紅,映照著我凝重的臉龐,也映照著那枚象征著袁氏權勢與野心的火漆封印。
    該打開它了。
    我緩緩伸出手,指尖觸碰到那枚冰冷的火漆。一股寒意,似乎順著指尖,直抵心底。
    這薄薄的一層封蠟之下,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風暴?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