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定計於心:間接傳遞,去痕留白

字數:4181   加入書籤

A+A-


    燭火搖曳,將我的影子拉得長長地投射在牆壁上,宛如一個沉默的巨人,背負著無形的重擔。夜已經很深了,萬籟俱寂,唯有我的心跳,如同沉悶的鼓點,在這方寸書房內清晰可聞。方才權衡利弊的思緒風暴已經平息,留下的,是一片澄明如鏡的決斷湖麵。
    是的,決斷已下。
    這封密信,連同其中蘊含的,足以顛覆官渡戰局,甚至影響天下走向的關鍵信息——烏巢的糧草囤積地,以及許攸可能因內部傾軋而心生怨懟、動搖投敵的可能——必須送到曹操的手中。
    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助曹,無異於養虎。曹孟德的雄才大略、心機深沉,我豈會不知?今日我助他掃平袁紹,明日他兵鋒所指,未必不會是近在肘腋的徐州。唇亡齒寒的道理,我懂。引狼入室的風險,我更懂。
    然而,世事棋局,從來不是簡單的黑白對弈,更多的是在泥濘混沌中尋找那一線生機,在諸多惡劣的選擇中,擇取那個相對不那麽壞,或者說,能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和空間的選項。“兩害相權取其輕”,古人誠不我欺。
    袁紹若勝,其勢必將席卷中原,以四世三公之威望,並河北、青、幽、並之力,揮師南下,徐州首當其衝。屆時,我徐州將麵臨比曹操更為龐大、根基更為深厚的龐然大物。以袁紹外寬內忌、優柔寡斷的性情,或許一時能容我偏安,但長遠來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更何況,袁氏集團內部派係林立,傾軋不休,一旦得勢,其內部矛盾必然外溢,徐州極有可能成為其轉移內部壓力、整合力量的犧牲品。我陸昭,絕不能將徐州的命運,寄托於袁本初那看似寬厚實則難測的器量之上。
    而曹操,雖是梟雄,用兵如神,政治手腕老辣,但他目前根基尚不穩固,兗豫之地飽經戰火,內部亦有反對勢力。他若能迅速擊敗袁紹,固然實力大增,但也必然需要時間消化河北之地,安撫人心,整合資源。這,恰恰就是徐州所需要的——寶貴的喘息之機,發展壯大的窗口期。一個需要時間舔舐傷口、鞏固後方的曹操,遠比一個勢如破竹、躊躇滿誌的袁紹,對徐州更有利。
    更深一層,曹操此人,“唯才是舉”,雖多疑,卻也尚能容人。觀其對荀彧、郭嘉等謀士之倚重,對關羽等降將之厚待雖有籠絡之意),可見其格局。若將來徐州不幸與其對上,周旋的空間,或許比麵對袁紹更大一些。當然,這隻是最壞的打算。
    所以,權衡再三,讓曹操贏得官渡之戰,盡快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對峙,使得北方暫時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麵,為我徐州贏得至少數年的戰略緩衝期,這才是最符合徐州長遠利益的選擇。
    決定已下,接下來的關鍵,便是“如何”去做。
    這情報,絕不能以我陸昭的名義送出,更不能留下任何指向徐州、指向玄鏡台的蛛絲馬跡。這不僅僅是為了避免曹操日後的猜忌與警惕,更是為了保護玄鏡台這個我耗費無數心血建立起來的情報網絡。一旦暴露,玄鏡台的價值將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來滅頂之災。曹操帳下能人異士眾多,郭嘉、荀攸之流皆是智謀深邃之輩,一旦被他們順藤摸瓜,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傳遞情報的方式,必須做到極致的隱秘、間接,要“去痕留白”。
    何謂“去痕留白”?
    痕,是來源的痕跡,是我陸昭,是徐州,是玄鏡台。這痕跡,必須徹底抹去,如同從未存在過。
    白,是空白,是信息的來源之處留下的一片模糊不清的空白地帶。我要讓曹操得到這份情報,但要讓他相信,這是他自己的情報係統、他帳下謀士的洞察力、甚至是上天眷顧的“偶然”或“運氣”所帶來的結果。他可以猜測來源,但他永遠無法證實。這片空白,將成為一道天然的屏障,隔開徐州與這份天大的功勞或者說是未來的禍根)。
    直接派遣密使?不可。風險太大,一旦被擒,嚴刑拷打之下,難保不出紕漏。即便密使忠誠,其身份、路線也可能被追溯。
    利用已知潛伏在曹營的棋子?亦不可。輕易動用這些深藏的棋子,等於暴露底牌,為了一時之利而犧牲長遠布局,非智者所為。
    那麽,隻能設計一場“意外”。
    我需要創造一個情境,讓這份關於烏巢和許攸的情報,看起來像是曹操方麵通過其他合理途徑——比如,截獲了袁紹內部傳遞的消息,或是其派遣的斥候、細作偶然探得,甚至是通過對袁軍俘虜的審訊、對逃兵的盤查中,零碎拚湊出來的。
    這需要極其精巧的設計。
    首先,情報的載體不能是完整的書信或報告。那太刻意,太像“送”過去的。必須是碎片化的,甚至是經過偽裝的。比如,幾片殘破的布帛,上麵用某種看似袁軍內部常用的隱晦暗語或潦草字跡,提及“烏巢”、“糧秣”、“許子遠許攸字)似有怨望”等關鍵詞。這些碎片,可以被藏匿在看似無關緊要的物品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次,傳遞者。這個人選至關重要。他或她)絕不能是徐州官方或玄鏡台的人。最好是一個身份模糊、背景複雜、動機看似與此事毫無關聯的邊緣人物。一個流離失所的難民?一個往來於兩軍勢力範圍縫隙中的小商販?一個被袁軍裹挾又僥幸逃脫的百姓?甚至,是一個被曹軍俘虜、看似不起眼的袁軍低級士卒?
    此人必須對所攜帶的“貨物”一無所知,或者對其價值有錯誤的認知。他攜帶這些“碎片”,可能是無意中撿拾,可能是受人所托傳遞一些無關緊要的“家信”或“貨物”,而情報就隱藏其中。他的行動路線,要設計得合情合理,使其出現在曹軍控製區域或巡邏範圍邊緣,被“偶然”發現或捕獲,顯得順理成章。
    再次,情報的“包裝”。僅僅有碎片還不夠。我需要為這些碎片披上一層“合理”的外衣。比如,這些碎片可以和一些袁軍內部確實存在的、關於軍需調撥、人事抱怨的普通文書混雜在一起,藏匿於某件不起眼的行李、貨物之中。當曹軍截獲並審視這些物品時,最初可能隻關注那些看似正常的文書,而關於烏巢和許攸的關鍵信息,則需要曹操帳下的聰明人比如郭嘉)從這些“雜物”中敏銳地發現,並拚湊解讀出來。
    這就像是在沙礫中埋下幾粒金子。發現金子的人,會認為是自己眼光獨到、運氣好,而不會去懷疑是誰特意把金子埋在那裏的。
    最後,時機的把握。情報傳遞的時間點,必須恰到好處。不能太早,以免袁紹方麵尚有充足時間調整部署;也不能太晚,否則曹操可能已經撐不住,或者錯失了突襲烏巢的最佳時機。必須是在官渡之戰最膠著、曹操糧草將盡、軍心開始動搖的關鍵時刻,這份情報如同天降甘霖,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價值,也最符合“意外之喜”的邏輯。
    這個計劃,環環相扣,對細節的要求極高。從情報碎片的製作材質、墨跡、暗語風格,都要模仿袁軍內部的習慣)、傳遞者的篩選與控製確保其不知情、路線合理、被俘時機可控)、藏匿手法的巧妙既要隱蔽,又不能過於複雜以至於無法被“偶然”發現),到最終信息如何“自然”地流入曹操決策層……每一步,都不能有絲毫差錯。
    這其中的操作難度,不亞於在刀尖上跳舞。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導致計劃失敗,甚至引火燒身。
    但我必須做。
    為了徐州,為了這亂世中一方生民的安寧,為了我自己……那潛藏在心底,連自己都不願輕易觸碰的,更長遠的圖謀。
    我緩緩站起身,走到窗前,推開了一條縫隙。冰涼的夜風帶著露水的氣息湧入,吹散了書房內沉悶的空氣,也讓我因長時間思考而有些發脹的頭腦清醒了幾分。
    遠方的地平線,依舊是一片漆黑。但我的心中,卻已經勾勒出了一條隱秘而曲折的路徑。這條路,通向曹操的案頭,卻不留下任何來自徐州的腳印。
    玄鏡台的力量,將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卻又無形無跡。
    “去痕留白……”我輕聲低語,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這四個字,將是我接下來行動的最高準則。
    這一夜,注定無眠。我的大腦將化為最精密的儀器,推演每一個細節,預估每一種可能,編織一張無形之網。
    這張網,將悄無聲息地,改變官渡的流向,撥動天下的琴弦。而我,陸昭,將隱於幕後,靜觀其變,等待下一個,屬於徐州的,破局之時。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