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抵達邊界,荊州初聞
字數:3498 加入書籤
從臥牛山到荊州邊界,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我們這支由劉備殘部和我的核心團隊組成的隊伍,人數不多,士氣低落,加上裹挾著少量願意追隨的徐州百姓,行進速度極為緩慢。沿途,我們盡量避開大路和城鎮,選擇偏僻的小徑和山林穿行,餐風露宿,艱苦異常。
我擔任著這支隊伍事實上的向導和謀主。憑借玄鏡台源源不斷傳回的精確情報——包括曹軍的搜索範圍、沿途地方勢力的態度、以及地形和水源信息——我為主公劉備規劃著最為安全的行進路線。我利用糜家提前儲備的物資,在關鍵時刻為隊伍提供了必要的補給,緩解了糧草匱乏的危機。我的私衛和玄鏡台成員則在隊伍的外圍進行警戒和探路,確保我們不會誤入危險區域或遭遇伏擊。
劉備雖然身體疲憊,精神憔悴,但他依然是這支隊伍的靈魂。他關心每一個傷員,安慰每一個受驚的百姓,用他特有的仁德,凝聚著這支搖搖欲墜的隊伍。關羽和張飛則恢複了戰士的本色,他們輪流殿後或擔任先鋒,用他們的勇武震懾宵小,保護隊伍。他們雖然對我提供的路線和“特殊手段”感到驚訝,但在親身體驗到其有效性後,對我愈發信服和依賴。
文姬蔡琰)和糜貞也默默地承受著旅途的艱辛。文姬守護著她的典籍,偶爾會與我討論一些關於天下大勢或文化傳承的話題,她的見解總能給我帶來新的啟發。糜貞則將她出色的商業才能和組織能力,用在了隊伍的後勤管理上,盡管物資有限,但她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絲溫暖。她們的存在,對於這支困境中的隊伍,不僅僅是隨行者,更是精神上的支持。
經過數日的艱難跋涉,我們終於遠遠地看到了荊州的邊境線。雖然疲憊,但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一絲如釋重負的神情。徐州的烽煙,已經徹底被甩在了身後。我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荊州。
當我們接近荊州邊境的某處關卡時,玄鏡台部署在此地的眼線,已經提前通過隱秘渠道向我傳遞了信息。
“主上,荊州方麵已經收到北方戰亂的消息。劉表派了官員駐守此處,盤查過往流民和商旅,尤其警惕來自北方的可疑人員。”玄鏡台信使向我低語稟報。
“劉表對此事的態度如何?”我問道。
“據聞,劉表對北方戰事憂心忡忡,對曹操南下極為警惕。但其麾下蔡瑁、張允等勢力,似乎對此反應冷淡,甚至……似有與北方曹操暗通款曲之意。”
聽到“蔡瑁”二字,我心中一沉。我知道這個人是劉表麾下最大的隱患,代表著荊州內部的親曹勢力。劉備求賢若渴,荊州臥龍鳳雛等人才濟濟,但其內部的複雜派係和劉表本人的猶豫不決,使得荊州成為一個看似安全,實則暗流洶湧之地。
“接待官員的身份?”我繼續問。
“此處駐守官員,乃劉表麾下一名中層將領,姓氏不詳,但聽命於蔡瑁將軍。”
果然如此。這意味著我們從進入荊州的第一步起,就會麵臨蔡瑁勢力的盤查和審視。他們對劉備這個“漢室宗親”和“抗曹旗幟”的態度,以及對我陸昭的態度,將直接影響我們在荊州的立足。
我收起情報,看向劉備。他正整理著衣衫,努力讓自己顯得體麵一些。他知道,此番入荊州,是去“寄籬”,是去尋求庇護,姿態必須放低。
“主公,”我走到劉備身邊,將我從玄鏡台獲得的部分公開或可以合理推測的情報,以一種“路上多方打探聽聞”的方式,向他進行了匯報,“昭打探到,此處乃荊州邊境,由劉表麾下將領駐守。荊州方麵已知北方戰亂,對過往者盤查甚嚴。特別是對來自北方的……嗯,‘漢室宗親’和‘抗曹義士’,態度尚不明朗。”
我沒有直接說“蔡瑁”的名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緊張或懷疑畢竟我不可能知道荊州內部如此詳細的派係信息),但暗示了荊州內部可能並非鐵板一塊。
“噢?竟是如此……”劉備聞言,臉上露出一絲憂色。他明白,此番入荊州,恐怕不會是簡單的投奔,可能會麵臨刁難。
“不過主公莫慮,”我話鋒一轉,“劉表素來以仁厚聞名,且敬重漢室。主公身份在此,隻需以禮相待,說明來意,想必不會被拒之門外。”
我是在引導劉備,讓他繼續扮演那個“仁厚求庇護”的漢室宗親角色。這是我們進入荊州的敲門磚。同時,我也在心中迅速盤算著接下來的應對策略。如何處理與駐守官員的關係?如何盡快見到劉表?如何在劉表和蔡瑁兩大勢力之間周旋?如何為我的核心團隊在荊州鋪設隱秘的落腳點?
“子明說的是。”劉備點了點頭,強打精神,“備自當以禮相求,望劉荊州能念及同宗之誼,收留我等。”
關羽和張飛也走上前來。張飛滿臉不耐煩:“囉嗦甚麽!若是那劉表不肯收留,俺老張一矛挑了他關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翼德!不得無禮!”劉備立刻嗬斥道。
“三弟慎言。”關羽也沉聲說道,但他眼中同樣閃爍著一絲戒備。經曆了徐州之敗,他們對任何可能的敵意都保持著高度警惕。
“翼德將軍莫急,”我笑了笑,“此番前來是求庇護,而非立威。一切按規矩來,昭自有辦法應對。”我給了他們一個安心的眼神。我的辦法,自然不可能是硬闖,而是利用玄鏡台的情報和我的謀略,去化解潛在的危機。
隊伍繼續前進,很快便抵達了那處關卡。駐守的將領帶著麾下士兵,神情冷峻地看著我們這支衣衫襤褸、帶著傷痛的隊伍。
劉備上前,拱手行禮,自報家門,並說明了在徐州遭遇曹操追擊,特來投奔同宗劉表,請求收留的來意。
駐守將領的目光在我們隊伍中逡巡,特別是我的核心團隊——他們雖然努力偽裝,但那種精氣神和組織性,與劉備那些真正的殘兵潰勇是不同的。他可能對我這個看起來年輕、站在劉備身邊、神情鎮定的文士產生了興趣。
“劉皇叔千裏奔波,辛苦了。”駐守將領客氣但疏遠地說道,“不過,戰亂之時,魚龍混雜,下官奉劉荊州將令,須得仔細盤查,還請諸位見諒。”
盤查是必然的。我知道,這隻是開始。真正的考驗,是在進入荊州之後,麵對劉表,以及其身後錯綜複雜的勢力網絡。
徐州已是過去。慘烈的撤退,艱難的尋蹤,痛苦的匯合,都已成為記憶。前方的荊州,看似給了我們一個喘息之機,但危險並未遠去。那暗流湧動的荊襄,才是我們新的戰場。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我在心中默念。
別了,徐州!再見,荊州!
帶著這份複雜的心情,我,陸昭,陪伴著我的主公劉備,以及我隱藏在黑暗中的核心團隊,踏入了荊州這片未知的土地。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