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退無可避,撤離之議
字數:5196 加入書籤
我的話音如同投入死水潭中的巨石,激起了短暫的漣漪,隨即又被更深的絕望和死寂所吞噬。
主公劉備跌坐在椅中,雙手掩麵,肩膀微微顫抖,顯然被這殘酷的現實和“全軍南撤”的提議徹底擊垮了心防。
雲長眉頭緊鎖,目光投向虛空,似乎在權衡著這艱難的抉擇。
翼德雖然不再暴躁地嘶吼,但胸膛劇烈起伏,粗重的呼吸聲顯示出他內心的掙紮與不甘。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沉默即將凝固之際,孔明上前一步,手中羽扇輕輕一頓,清朗而沉穩的聲音在壓抑的議事廳中響起,如同穿透陰霾的一縷微光,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主公,諸位將軍,子明所言,雖痛徹心扉,卻實乃眼下唯一生路。”
他的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理性和力量。
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主公身上,帶著全然的尊重,卻又有著不容回避的堅定。
“亮初來乍到,蒙主公不棄,委以重任,自當殫精竭慮,為主公分憂解難。”
他先是謙遜地自陳,隨即話鋒一轉,條理清晰地開始剖析眼下的絕境:
“方才子明將軍已陳述危局,亮願再為主公詳析一二,或能更明晰我等處境。”
他走到懸掛在牆上的簡易地圖前,那地圖繪製在新野附近,簡陋卻標注了關鍵的城池與河流。
羽扇輕點,直指新野所在。
“其一,死守新野、樊城,絕無可能。”
孔明的聲音清晰而冷靜,
“新野蕞爾小縣,城牆低矮,兵不過萬,糧草輜重更是捉襟見肘。
樊城稍大,然亦非堅城天險。
曹操此次南征,挾北方一統之威,傾巢而出,縱無號稱之八十三萬,其主力精銳亦遠超二十萬之眾。
以我疲憊之師,守此孤城,麵對十倍、乃至二十倍於己之敵,且敵軍虎豹精騎來去如風,斷我糧道,圍點打援,不出十日,城必破,人必亡。
此乃以卵擊石,智者不取。”
他的分析鞭辟入裏,將死守的任何一絲僥幸心理都無情地擊碎。
翼德聞言,雖仍有不甘,卻也無法反駁這鐵一般的事實,隻是重重地哼了一聲。
孔明看了一眼主公蒼白的麵容,繼續說道:
“其二,指望襄陽,已成泡影。
景升公新喪,蔡瑁、張允之流鼠輩當道,賣主求榮,已將荊州基業拱手獻於曹賊。
襄陽非但不能成為我軍後援,反而已成曹軍南下之跳板與糧倉!
我軍若遲疑不決,待曹軍整合襄陽水陸兵馬,順流而下,屆時我等便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這番話更是雪上加霜,徹底斷絕了任何可能存在的幻想。
主公的身體又是一顫,掩麵的雙手似乎更加用力了。
“其三,曹軍兵鋒正盛,銳不可當。”
孔明的語氣加重了幾分,
“曹操掃平北方,士氣正虹。
其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更有虎豹騎這等天下精銳。
我軍與之野戰,勝算渺茫;若被其纏住,更是插翅難飛。
尤其是曹純所率虎豹騎,皆百戰精銳,機動迅捷,一旦被其咬住,我軍步卒居多,斷難擺脫。
此刻,每一刻的遲疑,都是在將我等推向萬劫不複的深淵!”
他每說一句,議事廳內的氣氛便沉重一分。
那殘酷的現實,被他用冷靜的語言一層層剝開,露出血淋淋的真相。
留下,就是死路一條,而且是毫無意義的死。
“主公!”孔明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一種懇切與決絕,
“存亡之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為今之計,唯有——”
他羽扇猛地向南一指,指向地圖上位於長江中遊的重鎮——江陵。
“立刻放棄新野、樊城!刻不容緩!全軍向南撤退,直趨江陵!”
江陵!這個名字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地圖上的那個點。
孔明繼續解釋道:
“江陵乃荊州重鎮,府庫充實,糧草堆積如山,兵甲器械足備。
更兼城池堅固,北有漢水,南臨長江,水陸交通便利。
若能占據江陵,憑城堅守,尚可與曹軍周旋一二。
且江陵位於荊州腹心,或可號召荊襄不願降曹之士,共抗曹賊。”
他的目光轉向主公,聲音誠懇:
“主公仁德播於四海,荊襄軍民多有感念。
若能搶先抵達江陵,振臂一呼,或能扭轉頹勢。
再者,江陵與江夏水路相通,若事有不諧,亦可順流而下,與公子劉琦匯合,再圖後計。
此乃險中求生之唯一良策!”
孔明的分析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將撤退的目標、理由、以及後續的可能性都一一闡述清楚。
他所提出的“江陵方案”,確實是目前看來,唯一具有可行性、能夠最大限度保存實力並尋求轉機的“明線”策略。
我靜靜地聽著,心中暗自點頭。
孔明果然不負臥龍之名,縱然沒有玄鏡台的情報支持,僅憑公開信息和對局勢的精準判斷,便能迅速抓住要害,提出這最符合當前困境的解決方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番話,由他這位新任軍師說出,比我這個一直掌管情報、手段有時顯得過於“酷烈”的人來說,更容易讓主公和關張二位將軍接受。
主公終於慢慢放下了掩麵的雙手,露出一張憔悴不堪、寫滿痛苦與掙紮的臉。
他看向孔明,又看向我,目光中充滿了無助:“軍師……子明……當真……隻能如此了嗎?”
“主公!”孔明躬身一揖,語氣懇切,
“兵法雲,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新野、樊城雖是我等棲身之所,然與主公大業、與萬千將士性命相比,孰輕孰重,主公明鑒!”
一直沉默的雲長,此刻也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有力:
“軍師所言極是。大丈夫當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請主公速下決斷!”
“是啊大哥!”
翼德也甕聲甕氣地說道,雖然臉上依舊寫滿不情願,但顯然也明白了道理,
“打不過咱們就先跑!
到了江陵,站穩腳跟,再跟那曹賊好好算賬!總好過在這裏白白送死!”
連一向衝動的翼德都如此表態,可見孔明的分析確實深入人心,將撤退的必要性徹底擺在了台麵上。
我適時地上前一步,補充道:
“主公,孔明軍師所言,句句在理。
時間緊迫,曹軍虎豹騎旦夕將至,我等已無猶豫徘徊之空間。
遲則生變,一旦被曹軍纏住,後果不堪設想。請主公以大局為重,當機立斷!”
元直也隨之上前,聲音沉穩:
“主公,子明、孔明之策,乃老成謀國之言。請主公速做決斷,下令撤軍!”
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主公劉備身上。
他環視著我們這些心腹文武,看著我們眼中共同的決絕與懇切,臉上的痛苦之色更濃。
我知道,撤退的大方向,他已經不可能再反對了。
這關係到他自身以及這支追隨他多年的隊伍的生死存亡。
但是,撤退,具體怎麽撤?這才是接下來真正的難題。
尤其是,當他那根深蒂固的“仁德”之心,與殘酷的現實發生碰撞時……
議事廳內,燈火搖曳,映照著主公臉上陰晴不定的神色。
退無可避,撤離之議,已經擺上台麵。
而那個艱難的抉擇,正如同千鈞重擔,壓在他的心頭。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