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傳檄而定,智取桂陽

字數:5928   加入書籤

A+A-


    零陵兵不血刃而下,消息如同一陣迅猛的春風,迅速傳遍了荊南大地,
    也第一時間通過玄鏡台的加密渠道,送抵我位於江東的案頭。
    捷報帶來的喜悅是短暫的,更重要的是它所驗證的戰略方向和情報價值,以及它為後續行動鋪平的道路。
    正如我所預料,孔明絕不會滿足於僅僅一個零陵。
    趁熱打鐵,利用零陵失守對其他三郡造成的心理衝擊,快速擴大戰果,才是上策。
    果然,幾乎就在趙子龍將軍鞏固零陵防務的同時,新的軍令已經發出,目標直指東南方的桂陽郡。
    這一次,領兵主將換成了翼德將軍——張飛。
    這是一個意料之中,卻又值得玩味的安排。
    若論衝鋒陷陣,翼德將軍的勇猛當世罕有其匹;
    但若論攻心奪城,似乎子龍將軍的穩健或是孔明親往更為合適。
    然而,細細思索,結合玄鏡台關於桂陽太守趙範的情報,我便明白了孔明的深意。
    玄鏡台對趙範的評估是:
    “心機頗深,然根基不穩,性情急躁,好虛名,
    與部將陳應、鮑隆等麵和心不和,常以小恩小惠籠絡,卻無真正信義。”
    這與零陵太守劉度的昏聵懦弱截然不同。
    對付劉度,隻需雷霆一擊,摧毀其心理防線即可。
    但對付趙範這種有些小聰明,卻又色厲內荏、內部矛盾重重的人,
    純粹的軍事強壓,反而可能激起他狗急跳牆式的抵抗,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和時間損耗。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孔明深諳此道。
    派翼德將軍領兵,並非是要他立刻猛攻桂陽城,
    而是要用他那“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赫赫威名,形成一種強大的、令人窒息的軍事威懾。
    試想,當張飛那標誌性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須的形象,連同數千精兵出現在桂陽城外時,
    對趙範及其部屬將造成何等巨大的心理壓力?
    這股壓力,足以讓趙範那些本就不穩的根基,開始劇烈動搖。
    而在軍事威懾的同時,真正的“殺招”,在於政治攻心和情報分化。
    執行這一任務的最佳人選,自然不是翼德將軍,而是需要一位能言善辯、深諳人情世故的說客。
    玄鏡台傳回的消息證實了我的判斷
    ——孔明選擇了簡雍。
    簡雍,這位自玄德公微末之時便追隨左右的元老,性情詼諧放達,看似不拘小節,實則觀察敏銳,極善言辭。
    由他攜帶劉備親筆書寫的檄文,前往桂陽勸降,再合適不過。
    我幾乎可以想象簡雍此行的準備:
    他不僅會帶上義正詞嚴、曉以大義的檄文,
    更會帶上我通過玄鏡台提供的那份關於趙範及其麾下將領關係的詳細情報。
    這份情報,將是他刺破趙範虛張聲勢外殼的最鋒利的匕首。
    接下來的幾天,我密切關注著玄鏡台傳回的關於桂陽方向的動態。
    “翼德將軍已率五千步卒,進駐桂陽城南三十裏處,軍容整肅,旗幟鮮明,每日操練之聲可聞於城內。”
    “簡雍先生已抵達桂陽城下,請求入城麵見趙太守。”
    “趙範猶豫再三,最終同意簡雍入城,但布防嚴密,氣氛緊張。”
    好戲,即將開場。
    我仿佛能看到桂陽太守府內的場景:
    趙範端坐堂上,強作鎮定,但眼神中難掩焦慮。
    堂下,簡雍不卑不亢,從容不迫。
    簡雍的開場白,定然是先聲奪人。
    他會先宣讀劉備的檄文,強調劉備乃漢室宗親,仁德布於四海,
    今奉天子衣帶詔雖然可能是個幌子,但名分很重要),討伐國賊曹操,赤壁大勝便是明證。
    零陵劉度父子,識時務者為俊傑,已然歸順,百姓安堵,秋毫無犯。
    如今王師兵臨城下,張飛將軍威名素著,城破隻在旦夕。
    是順天應人,共襄義舉,保全富貴,名載史冊?
    還是負隅頑抗,身死族滅,為天下笑?
    這一番話,大義凜然,軟硬兼施,足以動搖趙範本就不堅定的心誌。
    但趙範畢竟“心機頗深”,不會輕易就範。
    他可能會虛與委蛇,提出種種條件,或試圖拖延時間。
    這時,簡雍便會祭出真正的殺手鐧——情報。
    他或許會看似不經意地提起:
    “聞趙太守與麾下陳將軍、鮑將軍素來親厚,同心同德,實乃桂陽之福。
    不像零陵劉賢,眾叛親離,方有此敗。”
    這話看似恭維,實則是在暗示:
    我知道你和你手下的關係並非表麵那般和睦。
    陳應、鮑隆,這兩個名字被點出,足以讓趙範心頭一凜。
    玄鏡台的情報顯示,此二人勇則勇矣,卻對趙範平日的作威作福多有不滿,隻是懾於太守之位,隱忍未發。
    簡雍甚至可能更進一步,根據我提供的情報細節,
    若無其事地提及某次趙範因小事苛責陳應,或是某次許諾鮑隆的好處並未兌現等等具體事例。
    這些看似閑談的細節,聽在趙範耳中,無異於晴天霹靂!
    他會驚疑不定:劉備的使者如何對我內部之事了如指掌?
    難道陳、鮑二人早已暗通款曲?
    猜忌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瘋狂滋生。
    趙範本就根基不穩,此刻內外交困,大軍壓境在外,內部疑慮叢生在內,他的心理防線必然開始崩潰。
    “城外張將軍的先鋒營,昨日操練的正是破城之法,聲勢駭人啊。”
    簡雍或許會輕歎一聲,目光掃過趙範愈發蒼白的臉。
    “太守若降,玄德公必不吝封賞,共享富貴。
    若頑抗到底……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最後的通牒已經發出。
    玄鏡台的消息很快證實了這一係列攻心戰術的效果。
    “趙範與簡雍密談半日,麵色數變。”
    “當晚,趙範召集陳應、鮑隆議事,氣氛凝重,似有爭執。”
    “次日清晨,桂陽城頭易幟,趙範率眾出城投降!”
    又下一城!而且幾乎又是兵不血刃!
    桂陽的快速歸降,再次印證了情報在現代或者說,在這個時代)戰爭中的巨大價值。
    精準的情報,配合高明的政治手腕和適當的軍事壓力,足以瓦解敵人的抵抗意誌,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
    孔明的指揮固然高明,但若沒有玄鏡台提供的情報作為支撐,攻心之策也難以如此精準有效。
    這其中,自然也有我陸昭的一份功勞,雖然這份功勞,注定隻能隱藏在幕後。
    關於桂陽,後續還傳來了一段小插曲。
    據說趙範投降後,為了巴結新主,得知趙雲尚未婚配,便想將自己守寡多年的嫂嫂樊氏許配給趙雲。
    樊氏頗有姿色,趙範此舉可謂是用心良苦。
    然而,子龍將軍卻以“汝嫂即吾嫂”為由,嚴詞拒絕,保持了自身的清白與高潔。
    此事傳開,更增添了劉備軍將領的仁德形象。
    我得知此事時,也不禁莞爾。
    玄鏡台的情報庫裏,確實記錄了樊氏的存在,甚至標注了“趙範或可利用其進行拉攏或施展美人計”的風險提示。
    雖然這次子龍將軍憑自身品行便化解了,但也再次證明了情報細節的重要性
    ——任何看似無關緊要的信息,都可能在特定時刻,成為影響局勢的關鍵因素。
    桂陽既定,荊南四郡已得其二。
    剩下的武陵和長沙,也已是囊中之物。
    我收起關於桂陽的卷宗,心中再次盤算起來。
    劉備集團的擴張速度,比我記憶中的曆史碎片似乎還要快上一些。
    這其中,固然有赤壁大勝的餘威,有孔明的運籌帷幄,但玄鏡台提供的情報支持,無疑也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這對我來說,是好事。
    劉備越快站穩腳跟,荊州局勢就越複雜,孫權就越需要倚重我這個“江東參軍”進行協調和情報支持,
    同時也更能吸引曹操的注意力,為我將來在漢中方向的行動,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
    南方戰事正酣,但我的目光,已經開始投向更遙遠的北方和西方。
    那裏的棋局,同樣暗流湧動。
    但眼下,還是先關注荊南的最後一戰吧。
    武陵金旋不足為慮,真正的考驗,在於長沙。
    那裏,可是有老將黃忠坐鎮。
    雖然曆史碎片中,他最終歸順了劉備,但過程恐怕不會像零陵、桂陽這般輕鬆。
    孔明,又會用何種妙計呢?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