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江東暗流,遠謀漢中

字數:4124   加入書籤

A+A-


    捷報如同插上了翅膀,以驚人的速度飛越長江,傳回了江東。
    當我通過玄鏡台的秘密渠道,得知劉備軍已盡收荊南四郡,並且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時,即便早有預料,心中也不禁泛起一絲波瀾。
    這速度,固然有賴於諸葛亮的運籌帷幄、關張趙等人的勇武以及荊南守將本身的離心,
    但其中,玄鏡台事先提供的情報,無疑也起到了穿針引線、錦上添花的作用。
    至少,在針對韓玄、趙範等人的弱點進行分化瓦解時,孔明他們是得心應手的。
    消息在江東引起的震動,比我想象中還要大。
    最先收到的是來自魯肅的密信,字裏行間透著一種複雜的情緒
    ——既為盟友實力壯大、共同抗曹力量增強而欣慰,也隱隱流露出一絲對劉備擴張速度過快的憂慮。
    而玄鏡台安插在柴桑和吳郡各處的眼線,則傳回了更直接、更生動的反應。
    據說,都督府中,周瑜聽聞消息後,沉默良久,
    隻是反複摩挲著腰間的佩劍,看向荊州方向的眼神,銳利如鷹隼,其中更多了幾分難以掩飾的警惕。
    對於這位雄心勃勃、視江東為禁臠的大都督而言,
    劉備這隻原本寄人籬下的“蛟龍”,如今在荊南得了雲雨,無疑觸動了他最敏感的神經。
    他恐怕比任何人都清楚,名義上的“協防”,與實際上的割據一方,隻隔著一層薄薄的窗戶紙。
    他當初同意魯肅的方案,恐怕更多是權宜之計,未曾料到劉備竟能如此快地站穩腳跟。
    而吳侯孫權的態度,則更為耐人尋味。
    玄鏡台的密報中提到,孫權在收到捷報後,先是公開嘉獎了前線將士,並對劉備表示祝賀,肯定了聯盟的勝利。
    但私下裏,卻召集了張昭等重臣密議,言語間流露出對劉備勢力膨脹的擔憂,以及對南郡、襄陽等核心區域控製權的焦慮。
    他既需要劉備這支力量來分擔曹操的壓力,又不希望劉備過度壯大,威脅到江東自身的利益。
    這種矛盾心態,恰恰是我可以利用的縫隙。
    我坐在臨時的駐地書房內,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冷靜地分析著玄鏡台匯總來的各方情報。
    很好。
    劉備在荊南站穩腳跟,這在意料之中,也符合我的預期。
    這不僅意味著孫劉聯盟在表麵上因為共同的敵人而更加穩固,
    更重要的是,劉備集團終於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根據地,
    他們的注意力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集中在鞏固荊南、徐圖發展上。
    同時,江東方麵,周瑜的警惕和孫權的複雜心態,也會將他們的主要精力牽製在如何處理與劉備的關係、如何爭奪南郡等荊州核心區域上。
    這一切,都為我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和戰略空間。
    我的目光,早已越過了眼前的荊南。
    荊州雖好,卻是四戰之地,孫、劉、曹三家在此犬牙交錯,未來必定紛爭不斷。
    無論是南郡還是襄陽,都不是我理想的立足之地。
    我的棋盤,需要更廣闊的天地,需要一個更穩固、更具發展潛力的戰略支點。
    透過玄鏡台龐大的情報網絡,我的視野早已延伸到了更遠的地方。
    西邊。
    那片被群山環繞的土地——漢中!
    相較於荊州的紛亂,漢中盆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北據秦嶺可窺關中,南依巴山可圖益州。
    更重要的是,如今占據漢中的張魯,雖有“五鬥米道”的群眾基礎,
    但其政權組織鬆散,軍事實力並非頂尖,內部矛盾亦不少。
    而其南麵的益州牧劉璋,更是暗弱無能,內部派係林立,給了外部勢力可乘之機。
    若能取得漢中,便等於擁有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絕佳基地。
    以此為根基,向西吞並益州,向北圖謀關中,天下大勢,或可為我所控!
    這個念頭一旦生根,便在我的腦海中瘋狂滋長。
    赤壁之戰,我以“江東參軍”的身份,巧妙地影響了戰局,獲得了孫權的初步信任,也與劉備集團建立了合作關係。
    但這絕非我的終點。
    依附於任何一方,都無法實現我最終的目標。
    獨立!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穩固的地盤和強大的力量!
    漢中,就是我選定的,那塊奠定基業的“龍興之地”!
    深吸一口氣,我壓下心中的激動,取過筆墨,開始草擬新的指令。
    “傳令玄鏡台,”
    我對著虛空低語,仿佛在對另一個時空的我下令,聲音清晰而堅定,
    “調整情報重心。
    荊州方麵,保持對孫、劉、曹三方動向的基本監控,重點關注南郡、襄陽歸屬及江陵防務。
    最高優先級任務:
    全力收集漢中張魯政權的一切情報,
    包括其兵力部署、將領才能、內部派係、糧草儲備、民心向背、地形關隘、五鬥米道組織詳情。
    同時,密切關注益州劉璋動向,詳查其內部文武官員派係、益州世家態度、軍備實力、與張魯關係等。”
    寫下這幾行字,我仿佛已經看到了玄鏡台那龐大的機器,開始為了一個新的戰略目標而高速運轉。
    無數的情報如同涓涓細流,將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最終在我這裏,織成一張通往漢中的戰略藍圖。
    遠謀漢中。
    這四個字,重重地落在了我的心頭。
    荊南的塵埃尚未完全落定,江東的暗流仍在湧動,但我的目光,已經投向了那遙遠而充滿希望的西方。
    這條獨立發展的道路,注定充滿艱辛與挑戰。
    但,這才是真正屬於我陸昭的道路!
    待到將來,兵出漢中,席卷天下,誰又能想到,這一切的開端,竟是在這赤壁戰後的暗流湧動之中,悄然布局的呢?
    我將這份密令仔細封好,交給潛伏在身邊的玄鏡台聯絡員。
    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我的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堅定。
    江東的風,還會繼續吹。
    荊州的雨,也還會繼續下。
    但決定未來天下走向的真正關鍵,或許,就在那不為人知的——漢中棋局之上。
    我陸昭,將是那裏的執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