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錦繡暗布局,財源通四郡

字數:7347   加入書籤

A+A-


    夜色如墨,將荊江南岸的一處偏僻河灣籠罩得嚴嚴實實。
    不同於公安城內初定基業的熱鬧與喧囂,這裏隻有江水拍岸的單調聲響,以及偶爾從遠處蘆葦蕩裏傳來的幾聲鳥鳴。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潮濕的水汽和淡淡的桐油味道,那是用來保養船隻和遮蓋貨物的氣味,尋常得足以掩蓋任何不尋常的活動。
    我乘坐的小舟悄無聲息地靠上了一處毫不起眼的木製棧橋。
    沒有燈火,隻有兩道如同融入夜色的身影,憑借著玄鏡台特有的聯絡暗號確認了我的身份後,
    才無聲地分開,露出身後通往岸上一座大型倉房的幽暗入口。
    這裏曾是前朝某個沒落士族的水運貨棧,位置偏僻,水道卻能曲折連通湘、沅二水,
    又遠離主官道,是玄鏡台在荊南地區初步篩選後,由石秀親自帶人秘密清理並布防的一處關鍵據點。
    外表看,倉房破舊低矮,與周圍荒涼的景致融為一體,毫不起眼。
    但踏入其中,卻能立刻感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氛圍。
    內部空間極大,雖然堆放著一些看似尋常的麻布、陶器等作為掩護,
    但角落裏整齊碼放的、用油布嚴密包裹的物資,以及空氣中隱約可辨的鐵器和藥材混合的氣息,
    都顯示出此地的非同尋常。
    更重要的是,倉房內部的結構被巧妙地改造過,增加了隱蔽的夾層和暗室,
    幾名精悍的玄鏡台衛士如同影子般分布在各個關鍵位置,警惕地掃視著每一個角落,
    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構建了一道無形的屏障。
    在倉房最深處,一間用厚實木板隔出來的臨時“賬房”內,終於見到了那個熟悉又略帶風塵的身影。
    糜貞。
    她依舊穿著一身便於行動的深色勁裝,長發簡單地束在腦後,
    少了幾分昔日在徐州時的雍容華貴,卻多了幾分幹練與堅韌。
    她正站在一張寬大的木案前,借著一盞被小心遮蔽了光線的油燈,
    專注地審視著麵前攤開的一卷詳細的圖冊和幾本厚厚的賬簿。
    聽到我的腳步聲,她抬起頭,明亮的眼眸在昏暗的光線下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有驚喜,有欣慰,
    但更多的是一種沉澱下來的冷靜與專注。
    “子明,你來了。”她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讓人心安的力量。
    與在公安城內和劉備諸人周旋時需要處處小心、步步為營不同,
    在這裏,在這個完全由我們自己掌控的隱秘空間裏,我能感受到一種卸下偽裝的輕鬆。
    “子貞,辛苦你了。”
    我走到案前,目光掃過那圖冊和賬簿。
    圖冊上用不同顏色的細線標注著荊南四郡的水陸商道,
    密密麻麻的符號代表著據點、貨棧、以及潛在的合作夥伴或需要警惕的對手。
    賬簿則記錄著龐大而繁雜的資金流動和物資吞吐,字跡娟秀卻又條理分明,
    每一筆都清晰地指向一個龐大的、正在暗中迅速鋪開的網絡。
    “分內之事,何談辛苦。”
    糜貞微微一笑,將一本整理好的賬冊遞給我,
    “這是自抵達荊南以來,‘錦繡閣’重建和初步運營的總賬。
    玄鏡台的情報支持非常及時,石秀他們清理地方障礙也做得很好,讓我們省去了很多麻煩。”
    我接過賬冊,入手微沉。
    這不僅僅是一本賬簿,更是我未來獨立爭霸事業的經濟命脈所係。
    我仔細翻閱著,糜貞則在一旁輕聲解說:
    “依照你的吩咐,我們首先利用玄鏡台提供的關於各郡望族、地方豪強以及原有商業勢力的詳細情報,
    避開了那些根基深厚且與劉備集團關係密切的目標,
    優先接觸和整合了一些在戰亂中受損、或者立場相對中立、甚至對新主有所不滿的中小商戶和地方力量。
    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穩定的貨源和安全的商路保障,
    這在目前百廢待興、秩序未穩的荊南,是極具吸引力的。”
    “我們已經初步打通了零陵、桂陽之間的主要商道,
    並正在向武陵、長沙滲透。特別是湘水和沅水流域,
    我們控製了幾處關鍵的內河渡口和隱蔽貨棧,確保物資能夠安全、隱秘地流通。
    與江東的聯係也在逐步恢複,但非常謹慎,
    主要通過幾條極其隱蔽的水路進行小規模、高價值的交易,
    例如我們急需的精鐵、海鹽,以及一些江東特產的藥材。
    至於中原方向,目前還隻是初步試探,風險太大,暫時隻維持最低限度的情報交流和個別稀缺物資的互換。”
    她的語速不快,但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顯示出她對整個商業網絡運作的了如指掌。
    “物資方麵,”
    她指了指圖冊上的幾個標記,
    “我們重點控製了幾個偏遠山區的糧食產地,
    以高於市價但低於戰時標準的穩定價格簽訂了長期收購契約,確保了基本的糧食儲備。
    鹽鐵的控製則更為隱秘,主要通過與幾個願意合作的山民部落進行易貨貿易,
    或者直接控製幾處廢棄的小型礦坑進行秘密開采和冶煉,產量不高,但足夠我們前期的秘密消耗。
    藥材方麵,荊南本地就有不少特產,我們正在組織人手進行收購和初步加工。”
    “資金流轉,是目前最關鍵也最困難的一環。”
    糜貞的眉頭微微蹙起,
    “大額的資金流動很容易引起注意。
    我們目前采用了多種方式並行:
    一是利用‘錦繡閣’原有的信譽,在幾個關鍵城鎮設立了隱蔽的錢莊或代辦點,進行小額存兌和匯款;
    二是將部分資金轉化為易於儲存和運輸的高價值商品,如珠寶、綢緞等;
    三是與一些信譽良好、關係可靠的大商行進行複雜的資金拆借和轉賬,利用他們龐大的網絡來掩蓋我們的真實流向。
    每一筆賬目都采用了你之前設計的複式記賬法和密碼係統,確保隻有核心人員才能解讀。”
    我靜靜地聽著,手指在賬冊光滑的封皮上輕輕摩挲。
    糜貞所做的,遠比她口中描述的要複雜和艱難得多。
    在剛剛經曆戰火、各方勢力犬牙交錯的荊南四郡,
    要在劉備集團眼皮底下,在江東孫權勢力的窺視下,
    悄無聲息地建立起這樣一個龐大而高效的秘密經濟網絡,其難度可想而知。
    這需要不僅僅是商業頭腦,更需要過人的膽識、細致的謀劃、以及對人心的精準把握。
    “做得很好,子貞。”
    我合上賬冊,由衷地讚歎道,
    “比我預想的還要快,還要穩健。
    有了這個根基,我們未來的許多計劃,才能真正落地。”
    聽到我的肯定,糜貞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亮光,嘴角也漾起一抹真切的笑意,
    仿佛所有的辛勞在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這都仰賴子明的信任和玄鏡台的全力支持。隻是……”
    她略微遲疑了一下,
    “目前我們鋪開的攤子越來越大,對人手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尤其是既懂得商貿運作,又忠誠可靠、能夠嚴守秘密的核心管理人才,缺口很大。”
    “我明白。”
    我點了點頭,
    “人才的問題,我會讓元直徐庶)那邊多加留意。
    荊南新附,必然會有一些不願出仕劉備、或者懷才不遇的士人,我們可以通過玄鏡台秘密考察、吸納。
    另外,我們自己培養的人才,也要加快速度。‘錦繡閣’內部,也要建立起可靠的晉升和培養機製。”
    “是。”糜貞應道,目光再次落到那些圖冊和賬簿上,眼神重新變得銳利而專注,
    “我會盡快製定出詳細的方案。
    另外,關於‘格物工坊’那邊需要的特殊材料,
    我已經按照清單,開始通過秘密渠道分批采購和囤積,確保不會引起懷疑。”
    “很好。”我心中一暖,糜貞總是能想在我前麵,將各項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
    她不僅僅是在為我管理“錢袋子”,更是在用她的智慧和心血,為我編織一張覆蓋天下、支撐未來的堅實網絡。
    油燈的光芒跳躍著,映照著她略顯清減卻依舊美麗的側臉。
    我知道,她對我的情意,早已超越了單純的主從或盟友。
    那份深藏在眼底的關切,那份在談及我的安危或未來時不易察覺的緊張,
    都如同這昏暗賬房裏的燈火,雖不熾烈,卻溫暖而堅定。
    但我此刻,卻不能、也不敢回應。
    我的肩上,承擔著太多人的命運和期望,我的道路,注定充滿了荊棘與未知。
    在大事未成之前,任何私人的情感,都隻能深埋心底。
    “荊南的局麵看似平穩,實則暗流湧動。”
    我收斂心神,沉聲道,
    “劉備急於穩固基業,諸葛亮忙於內政,周瑜則在北線與曹仁對峙,這給了我們寶貴的時間窗口。
    但這個窗口不會太長。
    ‘錦繡閣’的運作,必須更加隱秘,更加高效。
    所有的賬目往來、人員調動,都要經過玄鏡台的複核,確保萬無一失。”
    “我明白。”糜貞鄭重地點頭,“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糧食和鐵器的儲備,要放在首位。”
    我繼續指示道,
    “尤其是鐵,想盡一切辦法增加產量和儲備,未來我們對它的需求,將會超乎想象。
    另外,建立一支絕對可靠、能夠快速反應的武裝護商隊,規模不必大,但必須精銳,
    由玄鏡台直接掌控,用於保護關鍵的商路和據點。”
    “是,這些我都會立刻著手安排。”
    又交代了一些細節,確認各項事務都在掌控之中後,我準備離開。
    時間寶貴,我不能在這裏停留太久。
    “子明,”在我轉身之際,糜貞忽然輕聲叫住了我。
    我停下腳步,回頭看她。
    燈光下,她的眼神複雜而深邃,帶著一絲擔憂:
    “荊南初定,人心未穩。你在公安,雖有孔明等人照應,但畢竟身處局中,凡事……務必多加小心。”
    簡單的一句話,卻飽含著難以言說的關切。
    我心中微動,點了點頭:“放心吧,子貞。我知道該怎麽做。你在這裏,也要多保重。”
    沒有再多言語,我轉身,重新融入外麵的夜色。
    身後,那盞昏黃的油燈依舊亮著,如同黑夜中的燈塔,照亮著一條通往未來的、布滿荊棘卻充滿希望的道路。
    錦繡暗布局,財源通四郡。
    我陸昭的獨立勢力,其經濟的根基,已經在這片剛剛易主的荊南大地上,悄然奠定。
    有了這源源不斷的財賦支撐,我的玄鏡台、我的格物工坊、我未來的軍隊,才能真正擁有馳騁天下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