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築巢初功成,靜待風雷動
字數:5241 加入書籤
夜深人靜,我獨自一人端坐於公安城外一處極為隱秘的據點書房之中。
這裏經過玄鏡台的精心改造,不僅防禦嚴密,而且通過特殊的渠道與外界保持著隱秘而高效的聯係。
桌案上,青銅燈盞投射出柔和而穩定的光芒,映照著攤開的一卷卷密報和圖表。
這些,便是我陸昭在這亂世之中,悄然編織的、屬於自己的那張大網的初步成果。
指尖劃過一份由糜貞親筆署名、用特殊密碼寫就的財報匯總。
赤壁戰後,趁著荊南易主、百廢待興的混亂局麵,
在糜貞的親自主持和糜家舊有商路網絡的基礎上,我們迅速行動,
以驚人的效率和隱蔽性,在荊南四郡乃至江陵、襄陽周邊地區,重新構建並擴張了我們的商業網絡。
糧食、布匹、鹽鐵、藥材,甚至是一些受官府嚴格管製的戰略物資,
都在我們精心設計的渠道中悄無聲息地流動,匯聚成一股可觀的財力。
賬目上不斷增長的數字,不僅僅是冰冷的金銀,更是支撐起我所有計劃運轉的血液與基石。
看著糜貞那娟秀而有力的字跡,以及報告中偶爾流露出的、對共同事業的熱忱與對我安危的關切,
我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以及一絲難以言明的複雜情愫。
這位堅韌聰慧的女子,不僅為我守住了最重要的“錢袋子”,更在這冰冷的亂世中,給了我一份難得的信任與溫情。
我回信時,除了指示下一步的商業布局重點例如加強對蜀地商路的滲透),
也特意加了幾句叮囑她注意安全、不必事必躬親的話語。
另一份報告則來自徐庶,關於那處位於荊南深山中的“格物工坊”。
徐庶不愧是經世致用之才,不僅將工坊選址得極為隱蔽,易守難攻,更將其內部管理得井井有條。
他按照我提供的超越時代的理念流水線作業雛形、標準化生產、工種細分、技術保密條例、激勵機製等),
將從各地秘密招攬來的能工巧匠許多是因戰亂流離失所、身懷絕技卻無處安身之人)組織起來,效率極高。
報告中詳述了各項研發和生產的進度:
精煉猛火油的技術已初步成熟,正在小批量生產,穩定性得到提高;
連弩的關鍵部件標準化製造已經實現,組裝效率大幅提升;
小型、高爆性的震天雷黑火藥的初步應用)配方仍在不斷優化,威力與安全性逐步平衡;
甚至還附上了幾張由專人繪製的、結構精巧的新式農具圖紙
——這是徐庶根據我的提示,為未來鞏固民心、發展根據地所做的準備。
石秀和他帶領的玄鏡台行動小隊則如同工坊外圍最可靠的屏障,
將一切窺探的目光和潛在的威脅都擋在了山穀之外,確保了這顆“科技心髒”的安全跳動。
看到這些成果,我仿佛已經聽到了未來戰場上,這些秘密武器發出的雷霆之聲。
接著是關於“崇文館”的報告。
在蔡琰的主持下,這個位於僻靜山穀中的文化據點已經初具規模。
不僅收攏、保護了一批在戰亂中散佚的珍貴典籍,
更重要的是,開始吸納那些有潛質的寒門子弟和戰亂孤兒,
由蔡琰及幾位玄鏡台尋訪到的、不願出仕但學問紮實的隱士進行教導。
教授的內容不僅僅是傳統的經義,
更有我根據後世知識簡化改編的算學、格物基礎物理化學)、地理、甚至基礎的管理學知識。
報告中附有幾篇出自孩童之手的稚嫩文章,字裏行間卻已能看到不同於傳統儒生思維的邏輯與開闊。
蔡琰在信中寫道,看到這些孩子們求知的眼神,她仿佛看到了昔日洛陽太學鼎盛時的盛景,
更感受到了文化傳承的責任與希望,曾經的愁緒與哀婉,正在被這份教書育人的事業帶來的充實感漸漸取代。
她還提及,近日偶得靈感,正在嚐試續寫那曲未完的《胡笳十八拍》,
希望能將亂世離散之苦與重獲新生之望都融入其中。
讀到這裏,我心中那份對她的牽掛與憐惜,又深了幾分。
我提筆回信,除了肯定她的工作,鼓勵她繼續為我們的未來培養棟梁之才,也再次表達了我的心意
——請她務必珍重自身,待天下稍定,我必踐行承諾,給她一個真正安穩的家。
我們之間的情愫,早已超越了簡單的男女之愛,更是一種靈魂層麵的相知與守護。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來自貂蟬統籌的玄鏡台情報匯總。
這張無形的巨網,如今已經覆蓋了荊州大部、江東核心區域,並開始向益州、關中甚至中原地區滲透。
曹操敗退後的內部整頓、孫權對荊州的覬覦與對劉備的提防、
劉備集團內部尤其是新得的荊南四郡)的人事動態與民心向背、
益州劉璋的暗弱與內部派係鬥爭、漢中張魯的現狀……
各類情報如同涓涓細流,最終匯入我這裏,
經過貂蟬那顆七竅玲瓏心的篩選、分析、判斷,最終形成清晰的戰略態圖。
貂蟬不僅在情報分析上展現出驚人的天賦,更將玄鏡台內部的管理、人員調配、忠誠度甄別做得滴水不漏。
她與我之間那種無需言語的默契和靈魂上的連接,使得玄鏡台成為了我意誌最可靠的延伸。
此刻,她應該就在某個隱秘的節點,對著同樣的地圖,思考著與我同樣的問題。
審視著這一切,我的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從潁川迷霧中的孤身一人,到如今:
財賦有糜貞統管,足以支撐大軍運轉;
技術有徐庶督造,利器在手,進可攻退可守;
文化有蔡琰傳承,可聚攏人心,培養後繼之才;
情報有貂蟬執掌,可知己知彼,洞察天下風雲;
更有石秀等一批忠心耿耿、能力出眾的核心骨幹散布各處……
一個獨立於孫劉曹之外的、屬於我陸昭自己的勢力雛形,已然悄然建立,根基日漸穩固。
這“巢”,算是初步築成了。
然而,成就感之後,是更加清醒的認知。
眼下的局麵,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湧。
我的力量,相較於曹操、孫權、甚至剛剛站穩腳跟的劉備,仍然太過弱小,必須繼續隱忍和積累。
孫權對我這個“江東參軍”的真實態度始終曖昧不明,江東內部的鷹派勢力對荊州的野心絕不會消失;
曹操雖然在赤壁遭受重創,但其根基未動,恢複能力驚人,一旦緩過氣來,必定再次南顧;
劉備集團如今勢頭正盛,但其下一步必然是圖謀益州,
這又將引發新的變數,甚至可能觸及到我未來的核心利益。
我的目光,最終落在了地圖上那個被群山環抱的戰略要地——漢中。
荊南,終究隻是權宜之計,是寄人籬下名義上仍在孫劉聯盟框架內)的跳板。
唯有奪取漢中,據有地利,才能真正擁有獨立爭霸天下的資本。
那裏北依秦嶺可禦關中,南屏巴山可控蜀地,東接荊襄,西通西涼,是名副其實的天下咽喉。
之前的布局,無論是經濟滲透、情報收集,還是格物工坊的技術儲備,都在有意無意地為這個最終目標服務。
現在,是時候在心中勾畫奪取漢中的初步藍圖了。
何時動手?
如何動手?
如何利用孫劉在荊州和益州的爭奪,為我創造機會?
如何將我的秘密力量特別是那些新式武器)在關鍵時刻投入戰場,一錘定音?
一個個問題在我腦海中盤旋、推演。
書房之外,夜色正濃,萬籟俱寂。
這似乎是一個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夜晚。
我深吸一口氣,將所有的報告和圖表仔細收好,鎖入特製的暗格。
巢已築好,隻待合適的時機,引來真正的“鳳”或許是我自己這條潛龍?),然後,靜待那攪動天下風雲的
——雷霆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