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荊南初定,暗流潛湧

字數:3976   加入書籤

A+A-


    建安十五年的春風,終於吹散了彌漫在荊江南岸數月之久的硝煙與血腥氣,帶來了些許生機。
    赤壁的那場驚天大火,仿佛是投入平靜湖麵的一塊巨石,激起的漣漪至今未止,
    它徹底焚毀了曹操南下的野望,也意外地為蟄伏已久的劉備集團,撬開了一道通往天下的門縫。
    公安,這座昔日並不起眼的小城,如今儼然成了劉備勢力新的心髒。
    城牆上,殘破的箭垛已被修補,焦黑的痕跡被新的夯土覆蓋,
    隻是那些深入磚石的裂痕,仍在無聲地訴說著不久前戰火的酷烈。
    城內外,秩序正在緩慢恢複。
    諸葛孔明以荊州牧從事的身份,代理劉備處理日常政務,其卓越的才能在此刻展露無遺。
    他招攬流亡的士人,安撫驚魂未定的百姓,重新丈量田畝,選拔廉潔的官吏充實郡縣,
    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關羽、張飛、趙雲等將領則分駐要地,一邊整訓兵馬,一邊警惕著來自北方和江東的任何異動。
    整個公安,乃至新得的荊南四郡,都彌漫著一種百廢待興、卻又隱隱透著昂揚銳氣的氛圍。
    無數雙眼睛,或明或暗,都在注視著這位屢敗屢戰卻終得立足之地的“劉皇叔”,
    以及他身邊那位羽扇綸巾、仿佛無所不能的軍師。
    而我,陸昭,字子明,依舊頂著那個“江東討虜將軍孫權麾下參軍”的頭銜,名正言順地居停於公安城內,一處臨江的別院。
    我的身份,使得我可以相對自由地出入劉備的府衙,參與一些無關痛癢的議事,
    更多的時候,則是處理一些所謂的“孫劉聯盟協調事務”
    ——比如轉達魯肅子敬的問候,或是回複一些關於糧草、軍械分配的含糊其辭的公文。
    表麵上,我與孔明、糜竺、簡雍等人相處融洽,言談舉止間,盡顯盟友間的尊重與和睦。
    孔明待我亦是禮數周全,時常邀我小酌清談,
    言語間既有對江東盟友的倚重,也隱隱流露出對自己集團未來的期許。
    他那雙深邃的眸子,仿佛能洞察人心,卻又總在關鍵處點到即止,讓人難以捉摸其真實想法。
    但我深知,這平靜的表麵之下,潛藏著洶湧的暗流。
    玄鏡台無聲運轉著,通過遍布荊襄、江東乃至許都的秘密節點,源源不斷地將各種情報匯集到我的案頭。
    貂蟬以其無與倫比的細致和敏銳,將這些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分析,
    呈現在我麵前的,是一幅遠比公安城內祥和景象複雜得多的真實畫卷。
    最大的暗礁,依然是南郡江陵)的歸屬。
    周公瑾雖死,但他臨終前“圖蜀而並荊”的遺策,如同一個幽靈,依舊盤旋在江東君臣的心頭。
    孫權對劉備的快速崛起,尤其是兵不血刃拿下荊南四郡,內心深處充滿了警惕和不甘。
    若非魯肅子敬從中極力斡旋,強調“合力抗曹”的大局,恐怕江東內部早已生出變故。
    饒是如此,以程普為首的一批江東宿將,對我這位“參軍”的態度,也遠不如當初赤壁並肩作戰時那般熱絡了。
    他們看向劉備的眼神,充滿了審視和提防。
    玄鏡台截獲的幾封江東密報,字裏行間都透著對“借荊州”的擔憂,以及催促魯肅盡快收回南郡的急切。
    孫劉聯盟,這根維係雙方共同對抗曹操的紐帶,實則脆弱不堪,
    仿佛一根繃緊的弦,隨時可能因為任何一方的用力過猛而斷裂。
    而北方的曹操,雖然在赤壁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慘敗,損失了數十萬水陸大軍,但他統治的核心區域並未動搖。
    許都傳來的消息顯示,曹操正在厲行整頓,恢複生產,招募兵員,同時加強了對襄陽、樊城一線的防禦。
    宛城一帶,夏侯淵的兵馬調動頻繁。
    這頭受創的猛虎,隻是暫時蟄伏起來舔舐傷口,一旦恢複元氣,荊州這塊肥肉,依然是他不會放棄的目標。
    內有孫劉矛盾,外有強曹虎視。
    劉備集團看似占據了荊南四郡,初具規模,但根基尚淺,地盤狹小,錢糧匱乏,
    與根深蒂固的曹操和占據江東六郡的孫權相比,依舊是三方中最弱小的一環。
    孔明雖有經天緯地之才,關張趙雖勇冠三軍,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沒有足夠穩固的地盤和資源,想要實現匡扶漢室的宏願,依舊是鏡花水月。
    這些日子,我時常獨自臨窗而立,望著腳下奔流不息的長江水,默默推演著未來的局勢。
    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會因為個人的意誌而停滯。
    劉備下一步必然是圖謀益州,那片富饒的天府之國,是他唯一可能壯大自身的希望所在。
    而孫權,則會繼續在荊州的歸屬問題上糾纏不休,甚至可能在劉備西進時背後捅刀。
    曹操,則會抓住一切機會,重新奪回對南方的控製權。
    亂世棋局,變幻莫測。
    身處其中,若無獨立自主的力量,終究不過是別人棋盤上的卒子,任人擺布,隨時可能被犧牲。
    赤壁之戰,我借勢而為,成功點燃了那把燎原之火,獲得了“江東參軍”這個寶貴的身份,也為自己積攢了初步的力量。
    但這還遠遠不夠。
    我需要一塊真正屬於自己的地盤。
    一塊進可攻、退可守,能夠讓我從容布局,積蓄力量,最終問鼎天下的——根據地!
    目光越過眼前繁忙的公安城,穿過層層疊疊的群山,
    我的思緒早已飛向了那片被秦嶺和大巴山環抱的險要之地——漢中!
    那裏,才是決定未來天下走向的關鍵棋眼。
    拿下漢中,向北可以威脅關中,動搖曹魏的根基;
    向西可以俯視益州,影響劉璋的存亡;
    向南可以屏障荊襄,鞏固自身的後方。
    赤壁的星火,已經燎原。
    這片燃燒過後的荊南土地,雖然暫時安定,但暗流洶湧,終非久留之地。
    是時候,將目光投向更遠、更關鍵的地方了。
    我緩緩收回遠眺的目光,心中那份謀劃已久的藍圖,變得愈發清晰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