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格物新章 爐火重燃
字數:5312 加入書籤
南鄭城西,一片原本屬於某個叛亂士族、如今已被查抄的寬闊院落,
塵埃落定之後,被我選定為漢中“格物工坊”的新址。
不同於江東那處傾注了我無數心血、匯聚了諸多奇思妙想和熟練工匠的基地,
這裏,一切都顯得那麽粗陋和原始,百廢待興。
當我踏入這片區域時,迎接我的不是江東工坊裏那種井然有序、熱火朝天的景象,而是一片蕭瑟和沉寂。
幾處簡陋的棚屋搖搖欲墜,散落著一些破損的農具和生鏽的兵器零件。
原有的幾座土法煉鐵爐早已熄滅,爐壁上布滿了裂紋,顯然久已廢棄或疏於維護。
唯一還算完好的,是一些用於木工和製陶的基礎場地,但工具同樣簡陋不堪。
跟在我身後的,除了徐庶和幾名親衛,還有數十名新“招募”來的工匠。
他們大多神情惶恐,眼神躲閃,身上還帶著剛剛脫離囚徒身份的不安。
這些人,正是從被查抄的叛亂士族家產中“接收”過來的。
他們的技藝,與我在江東精心培養、熟悉流水線作業和標準化生產的工匠們相比,自然是天壤之別。
他們中的大多數,恐怕隻掌握著一些世代相傳、粗放經營的傳統手藝,對所謂的“格物致知”、“技術革新”毫無概念。
看著眼前這番景象,和身後這群忐忑不安、技藝參差不齊的“新員工”,
我心中既有挑戰的沉重,也有一絲從零開始的興奮。
我知道,漢中的工業基礎幾乎為零,指望立刻複製江東的輝煌是不現實的。
我手中最寶貴的“格物工坊”核心團隊,那些理解我的理念、掌握著關鍵技術的骨幹工匠,
此刻還遠在江東,等待著合適的時機才能接應過來。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什麽都不能做。
“諸位。”我停下腳步,轉身麵向那些工匠,盡量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平和而有力,
“我知道你們中的很多人,過去為誰效力,也知道你們現在心中的擔憂。
但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從今日起,你們便是這漢中格物工坊的第一批匠人。”
人群中一陣小小的騷動,他們顯然沒預料到我會如此直接。
“我不管你們過去是打鐵的、伐木的、還是捏泥巴的,隻要你們有一技之長,願意為漢中的重建出力,
在這裏,你們就能得到尊重,得到飽飯,甚至,得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好的待遇。”
我掃視著他們,“當然,前提是,你們要遵守這裏的規矩,用心做事。”
我的目光最終落在幾位看起來年紀較長、手上老繭較厚,可能是領頭工匠的人身上
“我知道,你們的手藝或許與我所要求的有所不同。
但這沒關係,我會親自指導,引入新的方法,改進現有的工具。
隻要你們肯學、肯幹,將來必有一番作為。”
我指著那些破舊的煉鐵爐
“這些,都要修繕、改進。
我們需要更多的鐵,來打造農具,讓百姓能耕種;
來修補兵器,讓士卒能保家衛國。”
我又指向那些木工房和陶窯
“我們需要更耐用的犁鏵、更有效率的水車;
需要更多的陶罐、碗碟,來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這些,都要靠你們的雙手去創造。”
“在這裏,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隻有技藝和貢獻的大小。
多勞多得,優者重賞。
我還會設立專門的機構,研究新的技術,改良現有的工藝。
任何人,隻要有好的想法、好的建議,都可以提出來,一旦被采納,必有重獎!”
我的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在人群中激起了層層漣漪。
他們臉上的惶恐和麻木漸漸退去,取而代之的是驚訝、疑慮,還有一絲難以置信的……期盼。
對於這些世代被束縛在土地或某個家族、僅僅作為附屬品存在的工匠而言,
“尊重”、“待遇”、“重獎”、“研究新技術”這些詞匯,是如此的陌生而又充滿誘惑。
徐庶適時地上前一步,宣布了工坊的初步管理章程和薪酬體係,
清晰地闡述了工作時常、計件獎勵、安全規範等細節。
這些具體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規定,比我空泛的許諾更能安定人心。
接下來,我開始著手對這片區域進行初步的規劃。
雖然核心團隊不在,但我的腦海裏裝著後世工廠的藍圖。
我依據現有的場地條件和工匠的初步分類,劃分出了幾個基礎的功能區
一、冶煉鍛造區
優先修複和改進現有的煉鐵爐,目標是提高鐵水的產量和質量。
重點是先滿足農具(犁、鋤、鐮等)和兵器(刀槍箭頭修補、簡單甲片鍛造)的需求。
我憑借記憶,畫出了一些更有效率的鼓風裝置(如雙動活塞風箱)的草圖,交給幾位看起來經驗最豐富的鐵匠,讓他們嚐試製作。
我知道這需要時間,但必須開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二、木工營造區
組織木匠優先製作和修繕軍營所需的基礎設施(營房、箭塔、拒馬等),
同時開始嚐試製作改良版的曲轅犁和簡易水車部件。
我特別強調了尺寸標準化和榫卯結構的規範化,這是為未來更大規模生產打基礎。
三、製陶燒造區
修複陶窯,擴大基礎生活陶器(碗、罐、盆)的生產,以滿足軍民急需。
同時,我讓他們嚐試燒製更耐高溫的坩堝和耐火磚,為將來提升冶煉技術做準備。
四、紡織加工區(暫緩)
由於缺乏熟練的紡織工匠和原料,這個區域暫時隻做規劃,優先處理軍需的簡單縫補工作。
大規模的紡織業發展,需要等待更穩定的環境和可能的外部資源輸入。
五、技術研發與培訓區(雛形)
我特意辟出一塊相對安靜的區域,作為臨時的“研發中心”。
我將親自在這裏,結合現有條件,繪製圖紙,進行小規模實驗,並對有潛力的工匠進行初步的培訓和指導。
這裏,將是未來漢中技術進步的搖籃。
我深知,僅憑這些從舊士族手中接收過來的工匠,以及我個人有限的精力和超越時代的知識,
想要在短時間內讓漢中的“工業”水平突飛猛進是不可能的。
關鍵技術、精密儀器、熟練技工、管理人才……這些都極度匱乏。
但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現在最重要的,是先將這個框架搭建起來,讓生產活動恢複並運轉起來,哪怕效率低下,哪怕產品粗糙。
隻要這個“引擎”能夠啟動,我就有信心,通過持續的投入、改進和未來江東核心團隊的加入,讓它爆發出強大的動力。
傍晚時分,在我的親自監督和幾位老鐵匠的努力下,一座修繕後的煉鐵爐,終於被重新點燃。
熊熊的爐火升騰而起,映紅了周圍人既興奮又帶著些許敬畏的臉龐。
那跳躍的火焰,仿佛也點燃了每個人心中的希望。
看著這重燃的爐火,聽著風箱開始發出沉悶而有力的節奏聲,我仿佛聽到了漢中工業新生的第一聲啼哭。
雖然微弱,卻充滿了生命力。
格物新章,雖與江東盛景不可同日而語,
但在這片剛剛經曆血火洗禮的土地上,這重燃的爐火,已然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一個以實業為基,以技術為翼,力圖改變這片土地命運的時代,正伴隨著這爐火,緩緩拉開序幕。
我暗下決心,待時機成熟,定要將蔡琰、糜貞她們,還有江東格物工坊的骨幹們,都安全接到漢中。
到那時,這星星之火,必將真正燃燒成燎原之勢!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