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市井氣象,漸趨安穩
字數:5947 加入書籤
南鄭城內的硝煙早已散盡,被鮮血染紅的街道也被雨水和人為的衝刷恢複了本來的顏色。
然而,那場驚心動魄的平叛之戰留下的創傷,如同刻入骨髓的印記,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抹平。
重建家園,恢複秩序,更重要的是,安撫人心,重拾對未來的信心,這才是新政權麵臨的更深層次的考驗。
經過徐庶夜以繼日的統籌規劃,以及張春華等新晉人才的輔助,各項穩定措施正有條不紊地推行。
軍營的紀律得到了進一步的整肅,官方邸報開始每日張貼,醫署的建立也帶來了切實的希望。
但我深知,政令的效果如何,最終還是要看它能否真正落到實處,能否反映在最基層、最直觀的市井生活之中。
因此,在一個相對平靜的午後,我決定親自去看看。
為了安全起見,也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騷動,
我換上了一身普通的青色布衣,頭上戴著一頂能遮擋部分麵容的舊鬥笠。
孫尚香則依舊是一身利落的勁裝,但外麵罩了一件寬鬆的麻布外袍,
將她那過於惹眼的身材和英氣稍作掩飾,手中提著一個不起眼的布袋,裏麵卻藏著她的佩劍。
她如同影子般跟在我身後半步的距離,警惕的目光不時掃過四周,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她的感知。
我們沒有走寬闊的主街,而是選擇從太守府側門出去,沿著相對僻靜的小巷,緩緩步入南鄭城內最大的市集區域。
甫一踏入市集範圍,喧鬧的人聲便傳入耳中。
這聲音不像戰前那般鼎沸,也遠沒有達到繁華的程度,但相較於叛亂剛剛平息時的死寂,已經有了天壤之別。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複雜的味道,
有牲畜的膻味,有販夫走卒身上的汗味,
有簡陋食攤飄出的劣質油煙味,但也夾雜著一絲新翻泥土的清新和……
某種正在緩慢複蘇的、屬於人間的煙火氣。
我刻意放慢了腳步,像一個普通的鄉下人進城趕集一般,邊走邊看。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個臨時的糧攤。
幾大袋糧食敞開著口,旁邊豎著一塊簡陋的木牌,用歪歪扭扭的字寫著價格。
我湊近了些,仔細看著那價格,心中微微鬆了口氣。
雖然比起豐年仍顯高昂,但與之前被士族惡意操縱、一日三漲的混亂局麵相比,已經穩定了許多,
並且明顯低於之前令人絕望的峰值。
幾個穿著破舊的百姓正圍在糧攤前,有人在詢問,有人在掏出錢袋,更多的人則是在觀望。
他們的臉上沒有了之前那種惶恐不安、生怕明日無糧的絕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謹慎的、帶著一絲希望的平靜。
“老丈,這米當真就是這個價?童叟無欺?”一個背著空簍子的漢子猶豫地問道。
攤主是個幹瘦的中年人,一邊麻利地用鬥量米,一邊頭也不抬地回答
“官府定的價,誰敢亂來?城門口的邸報上都寫著呢!
再說了,如今太守大人開倉放糧,到處都能買到,咱要是敢抬價,不是自找沒趣嗎?”
“官府的糧?”那漢子眼睛一亮,“聽說口感糙了些?”
“糙點怕啥?能填飽肚子就成!總比餓死強吧?
再說了,官府也沒不讓咱們賣自家存糧,價格都差不多,你看哪個順眼買哪個唄!”
攤主說著,將一鬥米倒進一個婦人的布袋裏,“喏,拿好!”
我注意到,那婦人遞給攤主的,正是幾枚嶄新的、邊緣清晰、圖案規整的五銖錢。
攤主接過去,仔細看了看,又掂量了一下,便揣進了腰間的錢袋。
整個交易過程自然流暢,並沒有出現因為是新幣而產生的過多疑慮或爭執。
看來,強製推行統一貨幣,配合開倉放糧、穩定糧價的組合拳,已經初見成效。
雖然士族們在暗地裏肯定還有抵製,
但至少在明麵上,在關係到普通百姓生存根本的糧食交易上,新政的權威正在逐步樹立。
孫尚香在我身後輕輕碰了我一下,示意我看向另一邊。
我順著她的目光望去,看到兩個穿著太守府兵丁服飾的士兵正在市集邊緣巡邏。
他們的步伐整齊,目不斜視,並沒有像過去的亂兵那樣騷擾百姓或勒索攤販。
周圍的百姓看到他們,眼神中雖然還有一絲畏懼,
但更多的是一種默認和接受,甚至有幾個膽大的孩子還敢在他們不遠處追逐嬉戲。
這又是一個好兆象。
軍隊的紀律是政權穩固的基石,也是民心安定的保障。
看來,之前的軍營演說、軍功授田、以及嚴厲的軍法整肅,
正在慢慢轉化為士兵的行為規範,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百姓對這支軍隊的觀感。
我們繼續往前走。
市集兩側的商鋪,大約有三四成重新開張了。
有賣粗布的,有打鐵的,有修補農具的,還有幾個賣些針頭線腦、劣質陶碗的小雜貨鋪。
規模都不大,貨品也顯得稀疏單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許多店鋪的門板還殘留著戰火的痕跡,或是幹脆隻用幾塊破布遮擋著。
在一個鐵匠鋪前,我停下了腳步。
鋪子裏隻有一個老鐵匠帶著一個年輕的徒弟,正叮叮當當地敲打著一把鋤頭。
爐火燒得並不旺,旁邊的架子上,零散地掛著幾把鐮刀、斧頭,做工都顯得有些粗糙。
“店家,這鋤頭怎麽賣?”我上前問道。
老鐵匠抬起頭,看了我一眼,又低頭繼續捶打“十個新錢,不還價。”
“哦?”我故作驚訝,“怎麽隻要新錢?”
老鐵匠似乎有些不耐煩
“官府的規矩!再說了,那些亂七八糟的舊錢,誰知道哪個是真是假?
還是這新錢實在,分量足,拿著心裏踏實!”
我又問道“生意怎麽樣?我看這街上人不算多啊。”
老鐵匠歎了口氣
“唉,剛打完仗,大家手裏都沒啥餘錢,能修補的就先修補著用唄。
也就是些農具還勉強有人要,其他的……難啊!
這鐵料也貴得緊,都是從官府那兒買的,說是以後太守大人要自己開礦煉鐵,不知道猴年馬月呢。”
他的話印證了我的觀察。
市井的氣象雖然在緩慢恢複,但物資匱乏、商業活力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
百姓手中缺乏購買力,商人缺乏貨源和信心,生產力更是亟待提高。
這就像一個大病初愈的病人,雖然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身體依然虛弱,需要長時間的調養和滋補。
“會好起來的。”我輕聲說道,像是在對老鐵匠說,也像是在對自己說。
老鐵匠愣了一下,隨即自嘲地笑了笑
“借您吉言吧。隻盼著這日子能安穩下去,別再打仗了。”
我和孫尚香離開了鐵匠鋪,繼續在市集裏穿行。
我們看到有人圍在張貼邸報的牆角下,聽著識字的人念上麵的內容,臉上露出或喜或憂或茫然的表情;
我們看到幾個孩子在追逐一隻瘦骨嶙峋的土狗,發出清脆的笑聲;
我們也看到一些麵帶愁容、衣衫襤褸的人,蜷縮在角落裏,眼神空洞地望著人來人往。
這是一個複雜而真實的畫麵。
有新生的希望,也有舊日的傷疤;
有秩序的重建,也有潛藏的危機。
新政的陽光正試圖穿透厚厚的陰霾,但要真正普照這片土地,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孫尚香一直沉默地跟在我身邊,此刻卻忽然低聲說道
“比起之前屍橫遍野、哭聲震天的樣子,好多了。”
她的語氣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
這位見慣了沙場血火的江東郡主,似乎也在這市井的凡俗氣息中,感受到了一絲和平的可貴。
“是啊,好多了。”我點了點頭,“但這還遠遠不夠。”
我的目光望向遠方,仿佛穿透了南鄭的城牆,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我們需要更多的商人,帶來南來北往的貨物;
我們需要更多的工坊,生產出物美價廉的商品;
我們需要更多的學校,讓孩子們識字明理;
我們需要更強大的力量,來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安穩,並將其推向更遠的地方。”
市井的氣象,漸趨安穩。
這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
前方的道路,依舊布滿了荊棘與挑戰。
但我心中的信念,卻因為親眼所見的這一點點改變,而變得更加堅定。
隻要方向是對的,腳步是穩的,這看似微弱的複蘇之火,
終有一日,會燃燒成足以照亮整個時代的——燎原之勢。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