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路線抉擇,步步驚心

字數:7011   加入書籤

A+A-


    江東的準備工作在暗中有條不紊地進行,打包典籍、安撫人心、聯絡內應……
    每一項進展都通過玄鏡台的密報,如同細密的雨絲,匯聚到南鄭我這方小小的天地。
    然而,當準備工作逐漸接近尾聲,一個最關鍵、也最致命的問題,終於擺在了我和核心團隊的麵前
    ——選擇哪條路,將這批無價之寶和珍貴的人才,安全地從千裏之外的江東,接到這偏居一隅的漢中?
    深夜,太守府的書房依舊燈火通明。
    徐庶和貂蟬侍立在巨大的沙盤前,沙盤上,從江東到漢中的山川河流、城池關隘被細致地標注出來,
    幾條用不同顏色絲線勾勒出的路線蜿蜒其上,觸目驚心。
    每一條線,都代表著一種可能,也潛藏著無數的凶險。
    “主公,根據‘錦鯉’和各地潛伏人員傳回的最新情報,
    結合我們對沿途地理、水文以及各方勢力布防的分析,目前有三條備選路線可供考慮。”
    徐庶首先開口,他神色凝重,指著沙盤,聲音沉穩卻難掩其中的壓力。
    “其一,是主水路方案。”
    他指向一條幾乎完全沿著長江西進,然後轉入漢水北上的紅色絲線。
    “此路線優勢在於,水路運載量大,速度相對較快,尤其適合運輸大宗典籍。
    從建業(或吳郡)附近秘密登船,偽裝成普通商隊,沿江而上,
    經夏口,理論上可以直接進入漢水,抵達上庸或西城,再轉陸路進入漢中腹地。”
    我看著那條紅線,它貫穿了孫權勢力範圍的核心腹地,
    還要經過劉備如今重點經營的荊州水域,
    甚至在漢水下遊,還可能與曹操在襄樊一線的勢力範圍發生接觸。
    這簡直像是在三頭猛虎的眼皮子底下運送一塊肥肉。
    “劣勢,顯而易見。”
    徐庶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
    “全程幾乎都在各方勢力的嚴密監控之下。
    孫權對長江水道的控製日益嚴密,盤查極多。
    進入荊州水域後,劉備方麵雖然名義上是‘盟友’,但我們這次行動極其敏感,絕不能暴露。
    諸葛亮心思縝密,沿江關卡未必不會注意到我們這支‘特殊’的商隊。
    最危險的是漢水下遊,一旦被曹軍水師察覺,後果不堪設想。
    全程需要極其精密的偽裝、準確的情報支持,以及……大量的運氣,
    或者說,需要打點無數關卡,但這同樣會增加暴露的風險。”
    貂蟬接過話頭,補充道
    “玄鏡台在沿江各處都有眼線,可以一定的預警和協助。
    部分關卡,我們也有內線可以疏通。
    但船隊規模過大,典籍數量太多,加上還有婦孺隨行,完全不引起注意的可能性極低。
    一旦某個環節出錯,很可能全盤皆輸。”
    我點了點頭,心中已將這條看似最便捷的路線劃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風險太高,變數太多,將所有希望寄托於不被發現,這不符合我的風格。
    “其二,是水陸結合,南線迂回。”
    徐庶指向一條綠色的絲線。
    這條線在長江中遊便離開主航道,轉向南方,
    似乎是利用了鄱陽湖或洞庭湖的水係,然後深入荊南山區,
    最終從更西麵的、靠近巴東、魚複一帶的地方,設法進入長江上遊或直接翻山越嶺進入漢中南部。
    “此路線的優勢在於,避開了長江中下遊大部分主要關卡和勢力核心區。
    荊南山區地廣人稀,地形複雜,群山峻嶺是天然的屏障,便於隱藏行蹤。
    部分區域甚至仍是蠻族或地方小勢力控製,官府力量薄弱。”
    “但缺點同樣致命。”
    徐庶皺緊眉頭,
    “首先,水路轉陸路,意味著大量的典籍和物資需要重新裝卸、搬運。
    在偏僻山區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轉運,極其困難,耗時極長,且容易留下痕跡。
    其次,荊南山區的道路極其難行,對於隨行的婦孺老弱而言,將是極大的考驗,甚至可能出現大量非戰鬥減員。
    最後,那些所謂的‘官府力量薄弱’之地,往往也意味著盜匪橫行,秩序混亂,安全保障更加困難。
    我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護衛,並且需要極其可靠的當地向導。”
    貂蟬補充
    “玄鏡台在荊南山區的人手相對薄弱,情報支持不如江北。
    雖然可以提前派遣人員滲透、探路、建立接應點,但覆蓋範圍和反應速度都會受到影響。
    而且,一旦在山區遭遇大規模的盜匪或地方武裝,我們的小股護衛力量未必能應付。”
    我看著那條深入群山的綠線,仿佛看到了泥濘難行的山路、疲憊不堪的人群、以及潛伏在黑暗中的未知危險。
    這條路,犧牲了效率和舒適性,換取了一定的隱蔽性,但代價同樣巨大。
    “其三,是水陸結合,北線穿插。”
    徐庶最後指向一條藍色的絲線。
    這條路線同樣在長江中遊離開主航道,但轉向北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沿著淮水或其支流西進一段,然後通過陸路,穿越大別山或桐柏山脈的邊緣地帶,
    最終目標是設法進入南陽盆地西側,再沿丹水或漢水支流進入漢中。
    “此路線意圖利用曹操與孫權、劉備勢力交錯的邊緣地帶,尋找防禦空隙。
    理論上,可以避開劉備在荊州的核心控製區。”
    “但這是三條路線中,風險最高的一條!”
    徐庶語氣加重,
    “北線意味著我們將直接進入或極其靠近曹操的核心控製區——淮南和南陽。
    曹軍的偵查和控製能力遠非孫劉可比。
    一旦被發現,我們麵對的將是曹操精銳的北方軍團,幾乎沒有逃脫的可能。
    而且,沿途的地形雖然不如荊南山區那般險峻,但也多丘陵山地,陸路轉運的困難同樣存在。”
    貂蟬的臉色也十分凝重
    “玄鏡台在曹操控製區的情報網絡雖然也在建設,但滲透程度遠不如荊州和江東。
    在這條路線上,我們能的支持最為有限。
    而且,曹操對南陽一帶的控製非常重視,那裏是聯係關中和中原的要道,絕不會掉以輕心。
    選擇這條路,無異於火中取栗。”
    三條路線,三種選擇,每一種都布滿了荊棘和陷阱。
    書房內陷入了長久的沉默,隻有燭火搖曳的嗶啪聲,以及我們三人沉重的呼吸聲。
    徐庶看著我,等待我的決斷。
    貂蟬垂下眼簾,似乎也在權衡著情報網絡能支撐到何種程度。
    我的手指在沙盤上緩緩移動,最終停留在了那條紅色的主水路線上,然後又移到了綠色的南線迂回線上。
    純水路,太顯眼,變數太多,容易被一鍋端。
    南線迂回,太艱苦,耗時太長,典籍損耗風險大,人員安全也難保障。
    北線穿插,那是自殺。
    “元直,貂蟬,”
    我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異常堅定,
    “我們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兩人都抬起頭,看向我。
    “主水路方案,風險雖高,但效率最高,對典籍的保護最好。
    我們必須利用這條路,運送大部分的書籍和部分核心工匠。”
    我指著紅線,
    “但絕不能是全部!
    這支隊伍的目標太大,必須盡可能地精簡,偽裝成不起眼的商隊,
    由我們最可靠的人帶領,利用玄鏡台的情報和內線,在最恰當的時機,快速通過關鍵節點。”
    “同時,”
    我的手指移向綠線,
    “南線迂回方案,必須啟用!
    這條路,用來轉移最核心的人員——蔡大家,以及那些不願意或無法承受水路風險的核心工匠家眷。
    糜貞本人,也必須走這條路線,她熟悉南方商路,有她的財力和人脈支持,這條路的安全性可以提高不少。
    典籍可以少帶,或者隻帶少量最輕便、最珍貴的孤本,以人員安全為第一要務。”
    “兩路並行?”徐庶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陷入沉思。
    “對,兩路並行,互為掩護,分散風險。”
    我肯定道,
    “主水路吸引主要注意力,一旦出現問題,南線隊伍或許還有機會隱蔽撤離。
    南線隊伍行蹤隱秘,也能為主水路分擔一部分被偵測的壓力。
    我們需要為兩條路線都製定詳細的預案、緊急聯絡方式和備用匯合點。”
    貂蟬立刻明白了我的意圖
    “如此一來,玄鏡台需要同時支撐兩條戰線的情報和接應,壓力會非常大。”
    “我知道。”我看著她,“但這是目前看來,唯一能最大限度保全人員和典籍的辦法。
    玄鏡台必須全力以赴。告訴石秀,必要時,可以動用我們潛伏最深、代價最高的資源。”
    “喏!”貂蟬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徐庶沉吟片刻,也點了點頭
    “主公此法,雖加大了操作難度和資源消耗,但確實將風險分散,提高了成功的幾率。
    隻是……兩條路線的協調配合,以及時間節點的把握,需要極其精準。”
    “這就要靠你們了。”
    我看著徐庶和貂蟬,
    “元直負責整體協調和預案製定,貂蟬負責情報傳遞、路線勘察和沿途接應。
    每一個細節,都必須反複推敲,不能有絲毫疏漏。”
    “屬下明白!”兩人齊聲應道。
    路線,終於艱難地抉擇下來。
    但這僅僅是開始。
    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將是真正的——步步驚心。
    我望著沙盤上那兩條如同命運絲線般的紅綠二色,心中默默祈禱。
    蔡琰,糜貞,還有那些追隨我的忠誠之士,以及那承載著華夏未來的萬卷典籍……
    一定要,平安抵達!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