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長孫無忌

字數:3955   加入書籤

A+A-


    “真是好大的膽子。”
    楊林冷哼一聲說道,大隋國力何其強盛,戰績也是實打實的,周邊諸國皆是臣服於大隋兵鋒之下。
    可是現如今,這吐蕃卻是這般為所欲為,簡直一點都不把大隋放在眼裏。
    但這樣憤怒的情緒並未持續多久,楊林便是冷靜下來,他終究不是初出茅廬的少年,而是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老將。
    又是認真思索片刻,楊林若有所思道:
    “‘吐蕃之地,確實足夠偏僻,哪怕以我大隋精銳,想要將之拿下,也沒有這麽簡單。
    恐怕這也是吐蕃最大的倚仗。
    他們這是覺得,我大隋未必會勞師動眾對吐蕃用兵,又或者他們可以憑借地利優勢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片刻間,楊林便是考慮得七七八八,坦白說,如果是他麵對這樣的情況,必然十分糾結。
    以吐蕃所處的環境,大隋想要將之覆滅,免不了要勞師動眾。
    同時,就算大隋將士足夠精銳,但在吐蕃這種極端的環境下,能否發揮出戰力,仍舊是尚未可知之事。
    但這般顧慮,隻在楊林腦海中持續瞬間,因為馬展不是他。
    如今負責對外征戰的是馬展。
    這麽長時間以來,馬展所取得的戰績,讓楊林對他有著十足的信心。
    不管這吐蕃有什麽優勢,他們實力有多強,但在馬展麵前,注定隻有一個結局。
    下一刻,楊林神色鄭重,他直接下令道:
    “來人,快馬加鞭傳信鎮國王,告訴他,他隻要做好征戰之事,至於糧草後勤,本王自會安排妥當。”
    既然馬展將這份戰報送到他的麵前,已經足以表明態度。或許馬展早就做好準備,隻是通知楊林一下罷了。
    又考慮一番,楊林找來丁良,讓他將這個消息,刊印在大隋報之上。
    他就是要將這個消息公之於眾,讓更多人知道。不管是處於何等境地,大隋都不會任人欺辱,這就是大隋的態度。
    ——
    惠民書店。
    這裏還是一如既往的人滿為患。
    書店裏麵擠滿了人,在外麵還有不少人排隊。
    有數名讀書人聚在一起,他們笑容滿麵,低聲談論著天下大事。
    隻見其中一人說道:
    “無忌兄,這突厥當真是自尋死路,當初他們在全盛時期,尚不是我大隋的對手,現在竟然還敢與我大隋為敵。
    現如今,他們再度被攝政王鎮壓,當真是咎由自取。”
    馬展掃滅突厥餘孽的消息,早就在大興城傳開了,楊林直接將此事公布在大隋報上,並未有所隱瞞。
    如今大興城,無數人說起此事,都覺得突厥一方可笑至極。
    大隋在漠北建立都護府,對突厥各部也不錯,隻要他們老老實實配合,不要惹是生非,朝廷也不會把他們怎麽樣。
    可偏偏,他們就是這般不識好歹,非要與大隋為敵,以為憑借自己的實力,能夠與大隋為敵,實在是異想天開。
    如今大隋有鎮國王在,任何宵小之輩都隻有一個結局。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說什麽都無濟於事。
    被稱為無忌兄的男子,神色很是平靜,他隨口回答道:
    “突厥叛亂,定然和李家反賊有關,先前李淵麵對鎮國王攻勢,倉皇逃離大隋,便是將先前大隋俘虜的各國王室帶走。
    那始畢可汗就在其中。
    而今,始畢可汗出現在突厥之地,還能在這麽短時間內成勢,要說在這背後,沒有其他勢力相助,又怎麽可能呢?”
    隨著這青年分析,在場眾人皆是麵露恍然之色。
    他們也是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就算李淵一家暫時逃離大隋,但他們仍舊與大隋為敵,乃是取死之道。
    隻等大隋休養生息,恢複國力,他們必將為此付出代價。
    畢竟,馬展的實力可不是開玩笑的。就算李家有李元霸,一樣是馬展手下敗將。
    但就在這時,眾人忽然被前方場景吸引,因為他們看見,有人手中正拿著一份全新的大隋報走了出來。
    距離上一期大隋報發售,雖然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但也沒到下一期發布時間,那這份大隋報的內容就值得注意了。
    那被稱為無忌兄的男子,眼中亦是泛起好奇之色,他趕緊湊上前問道:
    “敢問兄台,這莫非是最新的大隋報?”
    拿著大隋報之人,看了青年一眼,先是有些詫異,而後恍然道:
    “原來是長孫公子,沒錯,這份大隋報正是剛送來的最新一期。”
    這青年正是長孫無忌。
    現如今李淵一家,都已經逃到天竺去了,長孫無忌自然不會成為李世民的謀士。
    他現在已然是大興城中赫赫有名的才子,年紀輕輕,才名便是相當出眾。
    隻是先前,他不曾參加大隋第一次科舉,所以沒有金榜題名。
    不少人都相信,以長孫無忌的才華,下一次科舉一定能夠考中。
    長孫無忌倒不是目中無人,狂妄自大之輩,他並沒有因為外麵的虛名而驕傲放縱,而是時常來惠民書店看書。
    在這裏看書,最重要的其實是氛圍,也能與其他人交流,取長補短。
    這時候,長孫無忌又說道:
    “那不知這報上有什麽消息?”
    此人並沒有遮遮掩掩,而是神色稍顯嚴肅,鄭重說道:
    “諸位可知,在我大隋西南之地,有一小國名為吐蕃,當年乃是吐穀渾藩屬。
    在吐穀渾被我大隋覆滅,這吐蕃抓住機會,實力也是越發強大。就在不久之前,吐蕃竟是出兵,意圖侵占西海郡之地。
    不過,幸好有羅成羅將軍提前趕到,率領兵馬迎戰,一舉擊潰來犯之敵。
    看這報上的消息,朝廷應當是打算對吐蕃用兵了,他們膽敢出兵犯我大隋,若不讓他們長長記性,豈不是得寸進尺?”
    講到這裏,這人的臉上也是流露出憤慨之色。
    這吐蕃膽敢主動進攻西海郡,便是視大隋威嚴如無物,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他們皆是大隋子民,此刻聽得消息,自然是心生惱怒。恨不得親自到戰場之上,讓這吐蕃付出代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