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年底回京
字數:4536 加入書籤
胤礽看著胤禔這副熊樣兒,伸腳踹了他一下,
“你倒是去提一下你的要求啊!以現在清軍的實力,還需要送女兒去蒙古部落和親嗎?不行就讓他們送兒子過來入贅!”
康熙送女兒去蒙古和親,本質上是為了穩固與蒙古部落之間的關係。
但現在以大清軍事力量,根本就不怕蒙古部落反水,可當年清軍入關時,蒙古幾個部落都出了大力氣,康熙也不想背負一個忘恩負義的罵名。
偏偏康熙又不想兒子娶蒙古部落的女子,免得皇室被蒙古勢力滲透。
他是個矛盾至極的人,既歎服孝莊太後的聰明睿智,又不願蒙古的後代中再出現一個這樣的女子。
畢竟如今清軍已經入關了,要是再出現一個孝莊,大清的當家人怕是要換人坐。
老十胤?不同。
胤?的婚事本就是他算計得來的結果。
“入贅”兩個字一出,其餘三人都覺得荒謬,然而細想一番,又覺得這不失為一個好的破局方式。
胤禔臉上的憂愁頓時散去不少,
“你說得不錯,下個月回去之後,我就去找皇阿瑪商議。”
胤礽聞言也輕鬆下來。
他也是看著尼楚賀長大的,根本不願意她嫁到草原上去受苦。
那地方風吹日曬的,洗個澡都不容易。
“也不知道大姐姐她們過得如何……”
這幾年他都不在京城,康熙去年還去了一趟木蘭圍場,但今年卻是提都沒提秋獮這件事。
因為他要留在京城等著倭寇送銀子過來。
“去年我去瞧過大姐姐她們,我看她們的狀態都不錯,額駙應該不敢欺負到姐姐們的頭上。”
十三聞言忙道。
他自己也是有妹妹的,當然也不想妹妹嫁去草原。
現在看二哥這麽關心姐姐們的樣子,他心裏也升騰起幾分期冀來。
“那便好……”
當日,兄弟幾人在風雪交加的天氣中吃了一頓牛油火鍋,胤禔最後喝得醉醺醺的,躺在胤礽的小院裏不願走,還是胤礽派人給他架出去的。
十一月初七,第二批橡膠運到了威海衛。
胤礽從胤禟寄給他的信中得知,這批橡膠他扣了五箱子,以用作製造自行車。
看來胤禟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用自行車狠狠敲一筆竹杠了。
這回胤禟派出去了兩艘寶船,點明了隻要橡膠,所以這回帶回來的橡膠足足四十多箱。
不過即便是這樣,胤礽依舊覺得胤禟扣下的有點多。
十一月底,胤礽四人回京。
這回到了天津港之時,胤禛早就先他們一步回京了,幾人便在天津港休整了一晚,翌日乘馬車離開。
傍晚便抵達了四九城。
天氣很冷,但街道上的人卻不少,胤礽扒開簾子看了一會兒,瞅著百姓臉上的膚色正常,便將簾子又放了回去。
看來現在京郊的百姓們,日子過得都還不錯,並不像十年前那般,大多數人臉上都掛著愁苦。
車子往裏頭走了一會兒,胤礽分明感覺到車子經過了一道坎,十四驚訝道,
“京城也修水泥路了?”
胤礽聞言心中一動,忙掀開簾子往外頭看了一眼。
才發現外頭的路換成了水泥路,水泥路上頭的雪已經被清理幹淨了,還有五城察院的官兵把守。
胤礽心裏頭有數了。
看來是老頭子在做實驗。
回宮之後,四人先去找康熙述職。
康熙的鬢角上已經染上了花白顏色,但精神頭卻極為不錯,還拉著幾人聊起了威海衛的現狀。
這事兒根本不用胤礽開口,十四就竹筒倒豆子般,將自己的見聞全盤托出了。
康熙心中驚訝至極,甚至萌生了去威海衛瞧瞧的念頭。
天色很快就完全黑了下來,康熙無奈,隻能放幾個兒子回去休息。
十三十四兩人的宅邸還在建造當中,隻能回阿哥所。
而胤禔得出宮。
四人出了乾清宮之後,直接分道揚鑣。
翌日。
胤礽從床上坐起來的時候,掃了一眼擺在衣櫃旁邊的西洋鍾,上頭明晃晃地顯示著現在隻有四點半。
他長長的歎了口氣。
小別勝新婚,他與瓜爾佳氏昨晚鬧得久了些,現在讓他爬起來去上朝簡直是種折磨。
瓜爾佳氏雖然迷糊,但敏銳地聽到了胤礽的歎氣聲,她撐開眼皮詢問,
“怎麽了?”
“我沒事,今日早朝結束之後,皇阿瑪怕是要留我用早膳,你多睡會兒。”
胤礽低著頭,又吻了一下瓜爾佳氏的額角,才輕輕起身,離開了溫暖的被窩。
“嗯……”
瓜爾佳氏應了一聲,又沉沉地睡了過去。
臘月裏,康熙封筆之前的這段時間,每天的早朝都在各部的年終總結中度過。
胤礽反正隻兌個耳朵,大部分時間都在神遊天外。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許多人都在盯著他,以及他的十來個兄弟。
過完年,皇上就五十三歲了。
這十來個皇子當中,除了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十阿哥胤?,以及十二阿哥胤祹之外,其餘人都有奪嫡的機會。
這其中,太子乃正統,卻沒有後代。
三阿哥胤祉雖然身子骨孱弱了些,可好歹有個弘晟。
弘晟算是皇上的嫡長孫。
在一眾皇孫中極受皇上偏寵。
所以三阿哥也是有幾分機會的。
至於其餘幾個有機會得皇子,其中也就隻有十三阿哥沒有絲毫班底兒,也沒有額娘在皇上那裏吹枕邊風,所以十三阿哥成功的幾率無疑是最低的。
與他相比,十四阿哥的幾率就高得多。
十四阿哥前半年一直都呆在京城,他受皇上偏寵的程度有目共睹,除了太子,他們還沒見過皇上對哪個皇子如此另眼相待。
所以哪怕十四阿哥如今的根基尚淺,還是有不少人決定往十四這裏使勁兒。
這群朝臣的想法,旁人不知道,康熙卻一清二楚。
康熙心裏頭也矛盾極了。
四十幾歲的時候,他篤定自己一定會把皇位交給胤礽。
可年齡超過五十之後,他便不那麽篤定了。
其實滿人之前的汗位更迭根本不推崇血脈延續,大多時候都是從族中實權在握的人推舉出來的。
但康熙上位本就不易,又經受了幾十年的漢文化影響,覺得皇位就是要傳給自己的兒子才行。
他也怕把皇位傳給胤礽,待胤礽百年之後,皇位更迭會引起大規模動亂。
喜歡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請大家收藏:()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