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爭風吃醋

字數:4134   加入書籤

A+A-


    十三十四出海基本一個月回威海衛一次,不過可惜的是,前兩次兩人除了出去撈了點魚之外,並沒有其他收獲。
    他們倒是也找到海島上去過,可那種麵積不大的小島上麵,就隻有鳥類和猴子,根本沒人。
    不過風景倒是挺好的。
    兩人自小在京都長大,原本對大海也沒什麽概念,來了威海衛之後,每天麵對的都是一望無際的深海,起初當然也是震撼的。
    可看得多了,就覺得無聊。
    海島上的風景就不一樣了,海島附近都是淺海,水質澄澈,風景宜人。
    胤礽聽完兩人的描述之後,就讓兩人再去一趟那荒無人煙的海島,清理出一塊地方建造駐地。
    反正現在那些海島都還是無主的,誰先發現就是誰的。
    這些駐地日後可以成為漁民,亦或者巡航艦隊的落腳點。
    胤礽還心血來潮,用橡膠和玻璃,親手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個浮潛的泳鏡出來。
    拿到海邊跟兩個弟弟示範了一次之後,兩人便成了浮潛泳鏡的忠實粉絲。
    在出海去荒島之後,每天除了安排下屬清理樹木雜草,就是抱著泳鏡去海裏觀察海底的情況。
    沒多久便把全身都曬得黢黑,還褪了層皮。
    兩人這才肯消停。
    胤礽將泳鏡搞出來之後,又想起了另一個很實用的東西,那就是顯微鏡。
    顯微鏡對於醫學和生物學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它能加速人類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胤礽隻是知道一些顯微鏡的原理,畢竟初高中的生物課也不是白上的。
    但顯微鏡的部件,他隻記得目鏡和物鏡,還有裝載目鏡物鏡的架子。
    其餘的東西,他就忘的一幹二淨了。
    可隻知道這幾個部件,對其他研究顯微鏡的人來說,已經是莫大的優勢了。
    蒸汽機的研究已經走上了正軌,胤礽正愁沒事兒做,顯微鏡就成了他的新目標。
    胤礽在後勤處找了兩個擅長木工的職工家屬,便開始打磨起了大清的第一台顯微鏡。
    其實他在後世屬於文科生範疇,可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現實硬生生將他逼迫成了一個理工男。
    偶爾他也在想,要是第一世的時候,他一開始學的就是理工科該多好。
    說不準這個時代就能派上大用場。
    然而這想法也隻存在了極短的時間,就被他拋諸腦後了。
    要是他學的理工科,他能不能把家裏的債務還清都兩說。
    他研究生畢業之時,即便競爭壓力沒有那麽強,可賺錢的速度,也絕對比不上在金融行業的速度。
    想他幹了兩三年之後,每個月拿著幾萬塊的工資,手裏管著的基金股票就有上千萬,胤礽心裏頭就覺得人真是個奇妙的生物。
    如果那些東西能賺錢,他還用苦哈哈的打工拿死工資嗎?
    就在幾人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京城也非常熱鬧。
    起因是華玘在千香樓看上了一個清倌人,不巧的是,常寧的小兒子文殊保也看上了那女子。
    兩人爭風吃醋,在千香樓大打出手。
    華玘的地位是比不上文殊保的,但誰讓文殊保的額娘是吳應熊的女兒,因著早年間的三藩之亂,朝堂上對吳三桂那一家子都沒什麽好感。
    常寧起初對吳氏還是有幾分憐惜的,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份憐惜逐漸淡去,就開始冷落起了吳氏母子。
    任由妾室們對吳氏百般刁難,導致吳氏生玩文殊保不久就去世了。
    華玘年長文殊保兩歲,又有身邊狐朋狗友助陣,所以文殊保直接被華玘打斷了一條腿。
    這下可算捅了馬蜂窩了。
    常寧雖然不大看得上這個小兒子,可那也是他的親兒子,華玘如此輕描淡寫就將文殊保的腿打斷了,顯然是不把他放在眼裏。
    更何況,兩人打架的原因,還是為了一個出身賤籍的女子。
    於是常寧吵吵嚷嚷著要瑪爾渾給說法。
    瑪爾渾能怎麽辦,當然是當著常寧的麵,狠狠的將華玘揍了一頓。
    雖然沒有傷筋動骨,但也要在床上躺上兩三個月的那種。
    打完了華玘,瑪爾渾還伏低做小,賠償了常寧五千兩銀子。
    這事兒在明麵上也就這麽過去了。
    可真過去了嗎?
    其實並沒有。
    瑪爾渾跟常寧本就有同盟的情誼,兩人都投到了胤禩的門下,常寧本不應該這麽不給麵子。
    可這回常寧也不知道發了什麽瘋,就一直拿他的身份地位壓人,強行讓瑪爾渾處罰了華玘。
    瑪爾渾心裏頭能高興才怪。
    兩人之間的關係,也開始裂開了一條不大不小的縫隙。
    作為兩人的“主子”,胤禩在事後還好言安慰了兩次。
    兩人明麵上又恢複了之前的狀態。
    其實胤禩是熟知內情的人之一。
    華玘和文殊保兩人打架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徹頭徹尾的算計。
    幕後黑手正是遠在天津港的胤禛。
    原來年前清理貝勒府的時候,胤禛在院裏發現了幾個釘子,有幾個就是常寧和瑪爾渾安插過去的。
    除了這些人之外,胤禛還發現了德妃安插的人手,還有幾個查不出底細的,胤禛懷疑是康熙安插的。
    畢竟他這麽多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天津港辦差,就算有哪個兄弟想爭皇位,在他身上使勁兒,也不應該把探子安插到貝勒府。
    安插到天津港上,才能更容易獲取他身邊的消息。
    康熙和德妃他沒法動,隻能在這兩人身上發泄怒火了。
    常寧安插探子到他府裏,胤禛還有幾分猜測,畢竟當年白蓮教一案,偵辦的人之一就是他。
    常寧因為那件事吃了那麽大的虧,甚至把攝政權都丟了,要是不報複回去,那就不是常寧了。
    至於瑪爾渾為什麽在他府裏安插探子,他就不是很清楚了。
    可不清楚也不妨礙他報複。
    華玘和文殊保隻是個開始,以後他們兩個的後院別想安寧!
    胤禛動手之前,是通過胤禟給胤禩遞了消息的。
    瑪爾渾給胤禩的助力沒多少,還一直以他舅舅自居,處處想從胤禟那裏占便宜,撈銀子。
    胤禩心裏頭對瑪爾渾煩的不行,還巴不得胤禛給他找點麻煩。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