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鏡心明智

字數:5835   加入書籤

A+A-


    外部世界風起雲湧。
    掀起波濤的弄潮兒本人卻身處夢中。
    “果然,沒有出現在竹林。”禦劍自言自語地看向周圍。
    離開常世後,睡著的他如往常那般進入修羅之夢。
    醒來時,好吧這麽說確實有些怪,總之,夢中睜開雙眼的禦劍發現自己正靠坐在神龕旁。
    太陽依舊掛在地平線上斜斜照耀遠處廢都,帶有唐朝建築特色的神龕靜靜佇立原地,以玉蟲鞘翅製作的鮮豔壁畫顏色不改。
    禦劍先前查過資料,本地語言中“玉”字讀音與“魂”發音十分接近,而玉蟲鞘翅的顏色因為是結構色,不會隨時間推移而褪去。
    因此,本地人相信它們是不滅靈魂的化身。
    至於上方好似建築模型的木質造物,按照工匠書籍內的劃分被稱為模寫佛堂,就是將小尺寸複刻的寺廟放在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台座)上,不論建築、雕刻還是繪畫等工藝美術都等比例重現,故而顯得格外精美。
    四周那些壁畫描繪著神話故事,現在暫時被塵埃與汙漬遮蔽,難以看清具體內容。
    禦劍抬手輕輕觸碰神龕想要拂去灰塵。
    可不等他有所動作,神龕便微微震顫起來。
    呼——
    屋頂四角垂掛的鐵藝燈籠亮起燭光,仿佛居住古代建築中的人忽然醒來,隨即點起燈盞。
    灰塵汙漬簌簌落下,整個神龕頃刻間煥然一新。
    壁畫內容也得以看清,這似乎是一篇神話故事的開端,主角作為王公貴族之子誕生,度過了悠閑快樂的青蔥歲月。而後卻因地上充斥的刀兵劫難,在一次次際遇中感悟世人麵對的生、老、病、死種種苦惱,最終生出救世大願。
    壁畫的末尾寫著一行字,禦劍下意識念出。
    “天地哀鴻亂世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話音未落,變故徒生。
    吱呀——
    正麵兩扇櫃門大小的浮雕花板,無風自動向兩側徐徐張開,露出裏麵造型奇異的小巧神像。
    禦劍仔細打量其中供奉的神像。
    乍看起來那是一座普普通通的佛像,三頭六臂的明王雕像盤坐蓮台之上,身側是一圈象征火焰的起伏圖案,三張臉各自朝向左、中、右,頭頂衝冠怒發鮮紅如血。
    比較奇怪的是,明王像本該右手持劍,左手持索,前者象征斬斷煩惱與惡魔,後者表示自在方便以及捆綁一切內外魔頭。
    而這座佛像卻雙手空空如也,什麽法器都沒拿。
    此外,本地信仰的明王雕像通常將麵容刻畫得醜陋歪斜,以表示其威嚴與凶惡,而眼前這座明王像的三張臉都雕刻得頗為俊美。
    左邊那張臉看起來眉眼低垂顯得格外疲憊,右邊的則閉上雙眼神情悲憫且哀傷,唯獨中間那張麵無表情。
    但任何人隻要看著他的雙眼,就能感受到莫大憤怒。
    無聲處聽驚雷,那是一種哀莫大於心死,遂生出將整個汙濁世界徹底摧毀的極致暴怒。
    簡而言之,和世界爆了。
    另外,這三張臉看起來有種微妙的熟悉,又說不清具體在什麽地方見過,感覺非常矛盾。
    禦劍心中打定主意,之後要去老爸書房翻翻資料,外形如此有特色的明王像如果曆史上真實存在過,想必肯定能找到相關記錄。
    現在的話,姑且先拜拜,反正不要錢。
    雙手合十行了一禮,禦劍雖不信佛,但和眾多天朝人一樣,路上遇到正神拜拜也無妨,不求祂啥,就圖個心安。
    對這類人來說,拜神即是拜己。
    呼哧——
    火焰燃燒聲響起,當禦劍裂開睜開眼睛,卻看到神龕前方多出個雙手合十的陶土小人。
    陶土小人造型頗為粗糲,顯得製作人技法一般。但禦劍依稀注意到那張臉看起來十分眼熟。
    仔細想想,這不正是自己嗎?就是捏得有點醜。
    這算啥?
    禦劍警惕地四下打量卻沒發現任何異常,然後心頭冒出個奇怪想法。
    這玩意,該不會是存檔吧?
    沒有去動突然出現的陶土小人,禦劍若有所思地離開神龕,邁步朝廢都前進。
    不知為何,與黑龍交戰後他感覺自己的身體好像變得更加輕靈,隨便一跳就能踩著樹幹躍上枝頭。力氣也變得更大,隨手一砍就能用生鏽破刀平整切開岩石。
    哦,後者也可能是因為越發熟練的斬鐵境界。
    禦劍對於斬鐵的領悟,認為完成整個斬鐵過程需要以劍為媒介,並用自身意誌去幹涉接觸到的存在,隻要堅信自己揮出的劍無物不斷,哪怕手裏拿著木刀亦可斷鋼斬鐵。
    別的劍士怎麽想禦劍不知道,就他本人而言,並不是對劍的信任,而是信任著由‘我’揮出的劍。說起來有些繞口,但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與黑龍一戰後,禦劍越發清楚地認識到這點。
    於是,原本還需要集中精神維持的斬鐵模式,現在從主動技能變成被動技能,不用特意關注,隻是開啟後會持續消耗精神力。
    但自信帶來的也並不全是好事。
    禦劍一邊走一邊隨手用刀揮著玩,居然找回幾分小時候提著小區裏最好的樹枝,沿綠化帶走一路打一路的簡單快樂。
    哈,那時的自己能把一樓大爺家養的旺財看成地獄三頭犬刻耳柏洛斯,嗯,更可能當時自己根本不知道地獄三頭犬具體叫什麽。
    童年記憶湧上心頭,前方道路旁也漸漸多出各種建築殘骸,隨之而來的還有低矮醜陋的瘋都浪人。
    這群家夥對於現在的禦劍來說,隻是如飛蟲般令人厭煩的無趣東西,往往一劍就能送其化灰。
    由此獲得的強化隻能說聊勝於無,倒是他們腦海中獲得的劍術記憶還有些價值。
    一段時間過後,禦劍不由感歎廢都不愧是江戶和京都融合而成的超級大城,就連浪人懂的劍術都比外麵豐富。盡管大多數劍招都七零八落不成體係,但好歹有點新東西可以看。
    逆正袈裟斬二連!
    連續兩招袈裟斬,禦劍確認一件事,完全發揮斬鐵之力的自己,用刀背都可以將瘋都浪人分成四塊,堪比傳說中沒有槍頭也能捅死人的唐O霸王槍。
    但消耗也會隨之提升,大概自己潛意識都覺得這樣做太過分,所以需要投入更強的意誌去造成影響。
    同理,材質不同的目標也會有不同消耗。畢竟人肯定認為鋼鐵比木頭堅固。也可能因為前者密度比後者更大?到底是因為物理還是因為心理?果然還要多多研究。
    記憶伴隨殘骸燃燒生成的霧氣被吸收,結合先前所獲禦劍總算將一門新劍術湊得七七八八,其名為鏡心明智流。
    找了個安全地方大致瀏覽一番,禦劍表情變得十分古怪。
    這是一門很難描述的劍法,重點講究‘位’,力求讓劍術的形態、姿勢都充分顯露出優美和瀟灑,據說創始人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
    不是,哥們,我要這種劍術有什麽用?
    劍是凶器,劍術是殺人術。
    雖然這話出自漫畫,但裏麵的道理也有可取之處。好看的劍術,那除了好看還有什麽用?
    不如起舞。
    細細瀏覽過相關記憶後,禦劍意識到自己可能有所錯判。
    戰報會吹牛,戰線無法騙人,任何花裏胡哨的東西都可能是表象,唯有實戰案例才是最真切不虛的東西,因為那必須用一條條鮮活人命堆出來。
    別的不說,幕末最強天誅劊子手號稱人斬的岡田以藏,其慣用劍術就包括鏡心明智流。
    除此之外,這個流派的發源地桃井道場之後也被列為幕末江戶三大道場之一。與神道無念流的練兵館和北辰一刀流的玄武館齊名,分別擁有“技之千葉”,“力之齋藤”,“位之桃井”的美名。
    自己是否有什麽理解錯誤的地方?畢竟隻是通過他人的記憶複現,多少會受到些當事人第一印象的幹擾,也許多掠奪幾分記憶交叉對比,才能得出更加客觀的判斷。
    禦劍沉下心再度品鑒這門劍術。
    稍微認真一些,他那有如天賜的劍術稟賦自然發動,隨即品出些別樣意味。
    好看隻是附帶產物,這門劍術的關鍵是‘站位’和‘走位’,核心則是對敵人行動的預讀。
    將己心化作明鏡映照出對手一招一式,而後做出從容明智的應對,這便是鏡心明智流。
    最高明的鏡心明智流劍士,甚至能不出一劍便讓敵人撞死在自己刃上。
    這點可以從許多細節看出,比如該流派以上段姿勢揮砍後,會接一個劍尖上挑的小動作,看起來不起眼甚至有些意義不明,但如果把握好敵我距離並對敵人的下一招做出預判。
    看似躲開攻擊的對手,當他發起反攻時,就會把自個兒串到微微抬起的劍尖上。
    如此看來,有餘力展現‘美’或許也是劍術的一環。
    這個流派的‘奧義·明鏡止水’幹脆就是一種心態,通過調整呼吸以及日常經年修持令人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冷靜,從容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並以最快速度完成思考和判斷。
    “文人之劍。”禦劍感歎一聲。
    別的不說,其中關於‘預讀’的技巧還是頗有價值。
    正想著,腳下泥濘道路開始變成石板路,說明禦劍已穿過廢都外圍的郊區。
    正想著要不要投入精力學習新流派,自己雖然學習劍術速度極快,但上手是一方麵,想要百分百掌握又是另一個層麵的概念。
    思索著,前麵傳來一陣沉重腳步聲。
    之後,禦劍看到對麵拐角走出一隊高大惡鬼,心中不禁生出想要罵人的衝動。
    裝備鎖子甲的惡鬼……一整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