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華夏第一台光刻機,研發成功!
字數:5337 加入書籤
“真的成功了?”
在華科院的實驗室裏,唐振華瞪大了眼睛,滿臉震驚地望著自己的老師馮愛民。
“嗯!”
馮愛民激動的聲音微微顫抖,用力地點了點頭。
“我看看!”
光刻機,作為一項極其精密且複雜的技術設備,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將設計好的電路圖案投射到矽片表麵,巧妙地利用光化學反應來實現納米級圖案的精準轉移,這一過程就如同進行超高精度的“照相製版”。
它的核心工藝涵蓋了塗膠、曝光、顯影、刻蝕等多個精細且關鍵的步驟,並且必須在超潔淨的環境中才能完成,以確保每一個環節都不受外界雜質的幹擾。
而光刻機的核心技術更是包括了光源係統、光學係統、機械係統等多個重要部分。
馮愛民和胡立國這兩位華科院的頂尖院士,帶領著上百位科研人員,投入了近兩億美刀的巨額費用,曆經無數個日夜的努力,終於成功研發出了這一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唐振華提供了大量珍貴的資料,甚至親自參與到研發工作中,為項目的順利推進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如果沒有他的幫助,想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成果,幾乎是不可能的。
“老師,胡教授,你們辛苦了!”
在完成初步測試之後,唐振華的心中充滿了激動和感激,誠摯地說道。
“還好了,要是整個研發過程非常愉快,讓人投入其中。”
作為科研人員,能夠遇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項目是非常難得的。
而且唐振華不僅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讓科研經費毫無後顧之憂,還在技術上給予了有力的協助。
有錢、有興趣,工作起來自然心情舒暢。
馮愛民和胡立國都是國內頂尖芯片專家,能夠親手研發一台光刻機,並且造成我國第一枚國產芯片,那種自豪感,榮譽感,成就感,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不管怎麽說,還是非常感謝老師和胡教授辛苦付出!”
唐振華再次感謝道。
“行了,剛剛你測試一下,你覺得還有其他問題沒?”
馮愛民到底是偏愛自己的學生,對於唐振華的感覺並不在意,而是更關心光刻機的情況。
“目前是沒問題,回頭還需要晶圓設備對接,看看是否有需要進一步調整的地方。”
馮愛民他們研發的隻是光刻機的一部分,要想實現自動化、機械化和一體化的高效生產,就必須將其與晶圓設備進行對接,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細致的調整,之後才能真正投入生產製造。
“那就趕緊把這些設備運到鵬城,進行組裝對接。”
胡立國迫不及待地說道。
“不著急,胡教授你們還是好好休息一下吧。”
“設備運往鵬城還需要幾天時間,這幾天能休息過來。”
“這...”
唐振華沒想到胡立國比自己還著急。心中既驚訝又感動!
“振華,你不用擔心我和老胡,其實我們並沒有多麽辛苦,主要是那些學生們付出了很多努力。”
馮愛民簡單地解釋一下。
“行吧,那我盡快把這些設備運回去。”
唐振華也明白馮愛民他們的心情,換作自己,肯定也希望盡快見證光刻機真正完成的那一刻。
於是,當天唐振華便聯係人把華科院那些設備運往鵬城。
然而,當時的運輸條件非常有限,深圳還沒有建成機場,公路網絡也不夠完善,運輸貨物隻能依靠鐵路運輸。
看到這種情況,唐振華萌生自己做貨運的心思。
以後物流,快遞,這方麵需求量活很大,利潤也很大。
再加上自己還有直營店,需要運輸大量的貨物。
所以有必要成立一個運輸部門或者公司,不僅可以方便自身的業務運營,還能為未來的電商平台發展做好鋪墊。
這件事回頭和唐誌國說一聲,讓他著手準備。
“兒子,你要回去?”
唐誌國聽到唐振華要回去,有些不放心,主要是中關村那邊的店剛開業,還沒有穩定下來。
“對,剛剛和你說的運輸項目,你回頭安排一下。”
“不是,店裏這邊還沒有穩定,你要是走了,遇到問題怎麽辦?”
“老爸,你要學會放手,我覺得楊宏斌還可以。”
“這?”
“放心吧,目前我們市場上還沒有競爭對手,就算有,他們的產品和技術也比不上我們,還有什麽可擔心的呢?”
“我明白,隻是莫名的有些擔心。”
“集團還有一堆事等著你處理呢,如果你的精力都在這一個店裏,那我們沒必要擴張了。”
“說的也是。”
唐誌國微微點了點頭。
“走了!”
“等等,我們一起走。”
“你不留在店裏了?”
“你都說楊宏斌自己能搞定,我還留在這裏幹什麽?”
唐誌國看著唐振華,語氣輕鬆地說道。
“你這轉變得可真快!”
唐振華笑著說道。
“還行吧!”
果然,那些事情不用操心,心情都變得愉悅了!
就這樣,兩人一起離開京都,一人飛羊城,一人飛魔都。
“你去魔都幹什麽?”
機場,唐振華疑惑地問道。
“魔都那邊的店鋪也快開業了,我過去看看。”
唐誌國回答道。
“行吧,剛剛說自己不操心了,結果你又去魔都,老爸你這一輩子就是操心的命!”
唐振華無奈地說道。
“我就過去看看而已。”
唐誌國不好意思笑了笑。
唐誌國就是這樣的人,從貧困的農村一步步打拚到現在,正是因為他對每一件事都用心對待,公司才發展到如今的規模。
對於這一點,唐振華也不好多說什麽,隻能囑咐他注意身體,不要過於勞累。
一周後,鵬城桔子科技,馮愛民,胡立國,張科平,劉繼生等幾十個研發人員聚集在一起。
“開始吧!”
“嗯!”
隨著胡立國的一聲令下,所有人開始忙碌著。
光束矯正器、能量控製器、光束整形裝置、遮光器、掩模板、投影物鏡組、曝光台、掩膜台、矽片台、高精度對準工作台、離子注入台等幾十台精密設備開始被小心翼翼地組裝在一起,每一個步驟都需要高度的專注和精確的操作。
“好了,開始吧!”
所有的設備組裝完成,接下來就是調試階段。
&n波長,將掩膜版圖案與晶圓位置對準誤差控製在±1.5nm以內,保持移動速度達1m/s,同時定位精度仍需保持0.5nm...”
胡立國和馮愛民一邊仔細地觀察著設備的運行情況,一邊大聲地喊出調試的要求和參數。
其他工程師們則根據他們的指令,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調整。
“這個不行!”
“再調整一下。”
“好!”
“可以把振幅調下一些。”
“對,就是這樣!”
唐振華在旁邊一邊看著,一邊根據測試的結果提出相對應的建議。
“成功了!”
“啪啪啪!”
時間匆匆,經過一周的調試,桔子科技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華夏第一台光刻機成功研發出來,並且測試成功!
“老師,各位教授,同學,各位辛苦了!”
光刻機的成功研發,極大地提升了桔子科技的實力和競爭力,意味著以後公司能夠研發和生產更多先進的產品。
不僅如此,眼前即將上市的小靈通也可以使用自主研發的芯片,這讓唐振華對半個月後華強北電子市場的開業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