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音耀星河,傳承之光的曲折探尋

字數:8018   加入書籤

A+A-


    城市的喧囂在夜晚漸漸沉寂,葉淩獨自站在公寓的露台上,手中握著一杯早已冷卻的咖啡,目光凝視著夜空繁星。那些閃爍的光點,仿若音樂長河中的顆顆明珠,每一顆都承載著一段旋律,一段曆史。此刻,他的心中卻被一股複雜的情緒填滿,樂隊在跨界領域取得的成績固然耀眼,可每當他試圖在這繁華背後找尋音樂的真正根脈時,一種深深的憂慮便悄然襲來。
    “我們用流行、搖滾震撼了無數聽眾的耳膜,用跨界合作拓寬了音樂的邊界,可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葉淩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在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裏,古老的音樂文化正逐漸凋零,它們是先輩們留給我們最珍貴的饋贈,絕不能在我們這一代斷了傳承。但要讓這些古老的音符在現代社會重新奏響,談何容易?這不僅是對音樂技藝的挑戰,更是一場與時間、觀念的賽跑。”
    懷著這樣的心思,葉淩第二天一大早就把樂隊成員召集到了會議室。
    眾人陸續入座,阿強一進門就打著哈欠,嘟囔道:“葉淩,這麽早叫我們來,啥急事啊?” 小輝也跟著附和:“就是,我還想著多睡會兒呢。”
    葉淩表情凝重,待大家都坐定後,緩緩開口:“兄弟們,咱們一路拚搏,如今也算闖出了名堂。但我這心裏,一直有個事兒放不下。” 說著,他走到會議桌前,輕輕放下幾本厚厚的古籍,“看看這些,這是我這段時間四處搜羅來的寶貝,裏麵藏著的,是咱們從未觸及過的音樂寶藏 —— 古老的樂譜、失傳的演奏技法,涵蓋了各個民族、各個朝代。我想著,咱們不能光在流行音樂的圈子裏打轉,是時候扛起傳承音樂文化的大旗了,把這些古老的精華挖掘出來,融入咱們的創作,讓音樂的火種永不熄滅。不過,這可不是件輕鬆的活兒,困難多得超乎想象,大家不妨先暢所欲言,談談想法。”
    阿強一聽,眼睛瞪得溜圓,伸手翻了翻古籍,滿臉苦笑:“葉淩,你這心是真大啊!我承認這些東西是挺稀罕,可你看看這上麵的字,跟天書似的,咱們哪懂啊?就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解讀出來,現在的年輕人都追著流行樂跑,誰願意聽這些老古董啊?咱們好不容易積累的人氣,別到時候搞砸了,得不償失啊。”
    小輝也麵露難色,撓撓頭說:“是啊,還有那些古老樂器,上哪找去?找到了怎麽學?就咱們這點功底,能駕馭得了嗎?再說了,外界會不會覺得咱們這是走投無路,才想靠老祖宗的東西博眼球啊?這對咱們樂隊形象影響太大了。”
    葉淩靜靜地聽完大家的擔憂,目光堅定地掃視一圈,語氣沉穩有力:“我理解,大家的顧慮都很現實。但咱們仔細想想,從最初組樂隊,到後來搞小眾音樂融合、跨界合作,哪一次不是困難重重?哪一次我們輕易放棄過?音樂文化傳承,這不僅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更是咱們音樂邁向更高境界的契機。古籍解讀難,咱們可以找最權威的專家學者幫忙;古老樂器不好學,咱們向民間藝人虛心請教,下苦功夫練。至於市場,隻要咱們找到傳統與現代的完美契合點,創作出既有古韻又貼合現代審美的作品,我堅信,一定能開辟出一片新天地。而且,這會讓咱們的音樂更有靈魂,更具底蘊,大家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成員們麵麵相覷,會議室裏一時陷入沉默。片刻後,阿強咬咬牙,站起身來:“行,葉淩,你都說到這份上了,我信你!咱們就拚一把,幹這票大的!”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點頭,表示願意追隨。
    有了決心,行動立刻展開。首要任務便是攻克古籍解讀難關。葉淩帶著阿強和小輝,穿梭於各大高校、研究院之間,四處拜訪音樂史學家、語言學家。每一次拜訪,他們都滿懷希望,卻又常常碰壁而歸。
    這天,他們好不容易約到一位在古代音樂文獻研究領域頗有名望的老教授。在教授的書房裏,葉淩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本記載著古代宮廷雅樂的古籍,滿懷期待地說:“教授,您看看這本,這對我們太重要了,可裏麵的文字和演奏技法實在太難懂,我們實在沒轍了,隻能來向您求助。”
    老教授接過古籍,戴上老花鏡,仔細端詳了許久,眉頭越皺越緊,最後無奈地搖頭歎息:“這文字太過古老,我研究古代音樂大半輩子,也隻能認出一小部分,而且關於演奏技法的記載含糊不清,想要完全還原這首曲子,難度極大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阿強一聽,心急如焚,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脫口而出:“這可怎麽辦啊?咱們費了這麽大勁,好不容易找到的線索,難道就這麽斷了?那咱們之前的努力不都白費了?”
    葉淩心裏也沉甸甸的,但他還是強作鎮定,拍了拍阿強的肩膀,安慰道:“阿強,別急,這隻是開始。咱們多找幾位專家,從不同角度研究,再結合曆史資料、繪畫作品,總能慢慢拚湊出全貌的。隻要咱們不放棄,辦法總比困難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回到樂隊基地後,眾人立刻分工。阿強負責聯係更多的專家學者,他每天守在電話旁,不停地撥打電話,向對方詳細介紹古籍的情況,言辭懇切,隻為求得一線希望;小輝則紮進圖書館,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埋頭翻找,試圖從曆史文獻、民俗記載裏找到與古籍相關的隻言片語,為解讀工作提供輔助;葉淩則作為協調人,不斷奔走於各方之間,整合信息,安撫團隊成員的情緒。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古籍解讀工作總算有了些許眉目,幾首古老樂曲的大致輪廓漸漸在他們眼前清晰起來。
    然而,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尋找和學習古老樂器的難題又接踵而至。為了找到一把傳說中的古老民族弦樂器 ——“鳳首箜篌”,葉淩和小輝踏上了遠赴偏遠山區的征程。他們聽聞在一處深山之中,有位隱居的民間藝人還保留著這門古老樂器的製作與演奏技藝。
    山路崎嶇難行,兩人背著沉重的行囊,徒步跋涉了數日,終於在一個靜謐的山坳裏找到了那位藝人的住所。一人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眼神中透著歲月沉澱下來的深邃。當他得知兩人的來意後,微微一笑,轉身從屋內取出一把造型古樸、精美的鳳首箜篌。
    老人輕輕撥動琴弦,空靈悠揚的音色瞬間在山穀間回蕩,如同一股清泉流淌進葉淩和小輝的心田。小輝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歎:“這聲音…… 簡直太絕了!可這指法……” 說著,他迫不及待地湊上前,想要試著彈奏,卻發現手指根本不聽使喚,怎麽按都按不對,發出的聲音雜亂無章。
    小輝苦著臉,看向葉淩,一臉沮喪:“葉淩,這也太難學了吧?和咱們平時用的樂器完全不一樣,這指法我練了好久都沒掌握,照這速度,什麽時候才能用它演奏啊?感覺比登天還難。”
    葉淩看著小輝受挫的模樣,心中滿是心疼,但眼神依然堅定,他鼓勵道:“小輝,別灰心。這是寶貝,越難才越說明它珍貴。咱們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這位老藝人傳承這門技藝不容易,咱們多向他請教,多花時間練習,我相信,隻要咱們有恒心,肯定能學會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小輝每天天不亮就起身,跟著老藝人學習指法,從最基礎的按弦、撥弦開始,一點點摸索。手指磨破了,纏上創可貼繼續練;胳膊酸得抬不起來,咬咬牙堅持。阿強在城裏也沒閑著,通過網絡搜集一切關於鳳首箜篌的資料,整理成冊,寄給小輝供他學習參考。
    就這樣,經過漫長而艱苦的學習過程,樂隊成員們總算對幾種古老樂器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開始嚐試將古老音樂元素融入新的創作。然而,新的矛盾和衝突卻在此時如暴風雨般襲來。
    在一次創作討論會上,氣氛異常緊張。成員們圍坐在一起,為如何將一首古代民間樂曲與現代搖滾風格融合爭得麵紅耳赤。
    一位成員漲紅了臉,用力拍著桌子說:“我覺得得用搖滾節奏打底,把古代樂曲的旋律片段作為點綴就行。畢竟搖滾是咱們的根基,受眾廣,這麽做能保證作品的市場接受度,不然咱們費這麽大勁做出來沒人聽,那不白搭了?”
    另一位成員也不甘示弱,霍地站起身來,大聲反駁:“不行!絕對不能這麽搞,咱們要做就做純粹的文化碰撞,得以古代樂曲的豪邁意境為核心,大膽革新搖滾框架,哪怕一開始聽眾接受不了,但這才能展現出音樂的深度與探索精神,要是一味迎合市場,還有什麽意義?”
    雙方僵持不下,互不相讓,會議室裏的氣氛劍拔弩張。阿強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急得直撓頭:“哎呀,你們別吵了,都有道理,可到底咋整啊?這事兒不能就這麽僵著吧。”
    葉淩一直沉默地聽著大家的爭論,此時見局麵失控,趕忙站起身來,雙手向下壓了壓,大聲說:“大家都冷靜一下!咱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好作品。兩種思路各有優劣,咱們能不能別這麽極端?試著取其精華,將古代音樂的韻味活力與搖滾的激情力量深度融合,既保留傳統又大膽創新,讓聽眾既能感受到熟悉的熱血,又能領略到古韻的風情,這樣不是更好嗎?”
    在葉淩的耐心勸導下,成員們漸漸平複情緒,重新投入創作。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日夜奮戰在排練室,反複嚐試不同的編曲、演奏方式,不斷修改完善。終於,第一首融合古老音樂元素的作品誕生了。
    懷著忐忑的心情,他們邀請了一些資深樂迷和業內人士前來試聽。然而,反饋卻如同一盆冷水,澆得大家透心涼。
    一位資深樂迷皺著眉頭,直言不諱地說:“這啥呀?感覺太生硬了,兩種風格像是硬生生拚湊在一起的,沒有達到渾然一體的境界,聽著別扭,完全沒有讓人想聽第二遍的欲望。”
    業內人士也搖頭歎息,給出建議:“你們的探索精神值得肯定,但融合不是簡單相加,要從文化根源、情感表達等多方麵深入挖掘,找到兩者的契合點,讓音樂自然流淌,而不是這麽生搬硬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完這些評價,阿強像泄了氣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垂頭喪氣地說:“咱們是不是真的高估自己了?這一路走來,困難一個接一個,結果作品還不被認可,是不是壓根就不該走這條傳承之路?我看咱們還是趁早回頭吧,別浪費時間了。”
    葉淩緊鎖眉頭,靜靜地坐在那裏,沉思良久。片刻後,他抬起頭來,目光中依然閃爍著堅定:“兄弟們,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這次的反饋雖然不盡如人意,但讓我們清楚看到了問題所在。咱們不能半途而廢,隻要繼續鑽研,改進方法,我相信終有一天能讓大家認可我們的作品。咱們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
    在葉淩的激勵下,成員們調整心態,再次全身心投入創作。他們開始更加深入地研究每種古老音樂背後的故事、承載的情感,查閱大量的曆史資料,走訪相關的民俗村落,力求將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創作之中,讓音樂不僅有動聽的旋律,更有打動人心的內涵。
    與此同時,宣傳推廣的難題也如泰山壓頂般迫在眉睫。正如之前所擔憂的,古老音樂文化的受眾相對狹窄,如何讓大眾知曉並願意嚐試聆聽他們的融合之作,成了一大棘手挑戰。
    樂隊首先嚐試在社交媒體上發力,小輝負責運營樂隊的官方賬號,他每天精心製作圖文並茂的內容,發布創作幕後故事、音樂小樣,還舉辦小型線上分享會,熱情洋溢地向樂迷介紹古老音樂的魅力與融合思路,滿心期待能吸引更多關注。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沉重一擊,初期的播放量、互動量寥寥無幾,評論區也多是質疑之聲,甚至還有嘲諷的言論。
    小輝看著慘不忍睹的數據,無奈地歎口氣,對葉淩說:“看來光靠線上宣傳不行啊,得想想別的辦法。要不我們聯係一些傳統文化機構、民俗博物館,看看能不能合作,從線下打開突破口?線上這條路,感覺太難走通了。”
    葉淩點頭表示讚同:“小輝說得對,咱們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線下渠道雖然小眾,但受眾精準,說不定能慢慢積累人氣。咱們得兩條腿走路,不能放棄任何一線希望。”
    說幹就幹,葉淩和阿強立刻分工,四處聯絡。經過多方奔走、反複溝通,樂隊終於與幾家有影響力的傳統文化機構、民俗博物館達成合作意向。他們在博物館舉辦音樂會,將古老樂器的演奏與文物展覽相結合,由葉淩親自擔任講解,向觀眾講述音樂背後的曆史故事;在傳統文化機構開展講座,分享音樂創作過程中的感悟與收獲,與聽眾互動交流,解答他們的疑問。
    起初,活動現場的觀眾並不多,但隨著一場場活動的深入開展,口口相傳的力量逐漸顯現出來,越來越多的人被吸引而來。觀眾們被樂隊的誠意所打動,被古老音樂與現代創作融合的魅力所折服,每場活動結束後,掌聲雷動,好評如潮。逐漸地,樂隊吸引了一批忠實聽眾,口碑也慢慢在文化圈裏傳開。
    正當音樂文化傳承事業初見成效之時,樂隊內部卻因長期高強度工作,壓力累積,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在一次排練間隙,阿強因連續熬夜編曲,精神疲憊到了極點,眼睛裏布滿血絲。當他聽到小輝在演奏一段新學的古老樂器旋律時出現失誤,頓時火冒三丈,大聲吼道:“小輝,你怎麽回事啊?這麽簡單的地方都能出錯,咱們都這麽拚了,你可別拖後腿!”
    小輝本來就因為連日來學習新樂器受挫,心情極度低落,此刻聽到阿強的斥責,一股委屈湧上心頭,也不甘示弱地回懟道:“你厲害,你了不起啊!你怎麽不看看你編的曲,複雜得要命,誰能一下子就彈好?我每天累得要死,還不是為了樂隊,你憑什麽這麽說我?”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氣氛瞬間緊張得如同戰場。其他成員紛紛放下手中的樂器,上前勸解,可兩人正在氣頭上,根本聽不進去。
    葉淩正在隔壁房間商討下一步的創作計劃,聽到爭吵聲,急忙趕來。他看著爭吵得麵紅耳赤的兩人,心中滿是無奈與心疼。
    葉淩大聲嗬斥道:“大家都冷靜冷靜!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壓力大我理解,但咱們是一個團隊,不能窩裏鬥。有問題一起解決,互相包容、互相支持,咱們才能繼續往前走。現在大家都先休息一下,調整調整情緒,咱們一會兒再談。”
    在葉淩的調解下,阿強和小輝都漸漸冷靜下來,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衝動。過了一會兒,兩人走到一起,互相道歉,握手言和,團隊重歸和睦。
    在探索音樂文化傳承的過程中,葉淩也在努力平衡音樂事業與個人生活。由於全身心投入傳承工作與創作推廣,他陪伴蘇瑤的時間愈發稀少,兩人之間漸漸產生了一些隔閡。
    一天晚上,葉淩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回到家,已經是深夜十二點多了。客廳裏還亮著一盞昏黃的燈,蘇瑤坐在沙發上,眼神落寞,麵前的電視屏幕閃著微弱的光,卻沒有聲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葉淩心中一緊,輕輕走到蘇瑤身邊坐下,握住她的手說:“蘇瑤,對不起,我今天又回來這麽晚。這段時間樂隊事情太多,我一心想把這音樂文化傳承搞出點名堂,卻忘了家裏還有你在等我。你別生氣了,好不好?”
    蘇瑤微微轉過頭,看著葉淩疲憊的麵容,眼中閃過一絲心疼,但還是輕聲說:“葉淩,我知道你為樂隊忙,我也一直支持你的音樂事業。可我也是個人啊,我需要你的陪伴,我們已經好久沒一起吃頓飯,沒一起出去逛逛街了。我有時候晚上一個人在家,真的覺得特別孤單。”
    葉淩聽著蘇瑤的話,滿心愧疚,他把蘇瑤緊緊擁入懷中,說:“蘇瑤,你說得對,是我忽略了你。你是我最愛的人,也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我以後一定多抽時間陪你,你放心。”
    蘇瑤在葉淩懷裏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經過無數次的打磨、嚐試,樂隊的古老音樂融合作品終於逐漸成熟。他們精心推出了一張全新的專輯,主打音樂文化傳承概念。專輯發行之初,市場反應平淡,銷量寥寥無幾,這讓大家心裏都有些失落。但樂隊成員們並沒有氣餒,他們堅信好的音樂總會被人發現。
    果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樂迷之間的口碑傳播開始發揮作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並喜歡上這些獨特的音樂。專輯中的一首作品更是被一部曆史文化紀錄片選中作為配樂,隨著紀錄片的熱映,歌曲聲名遠揚,登上各大音樂平台的熱門榜單。
    這突如其來的成功讓樂隊成員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證明了他們之前所有的努力沒有白費。
    在一次樂隊慶功宴上,葉淩高高舉起酒杯,眼中閃爍著激動與欣慰的淚光
    喜歡特種兵重生回到校園請大家收藏:()特種兵重生回到校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