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偏遠之地的音樂攻堅
字數:2444 加入書籤
泰國北部山區的音樂治療試點項目初見成效,葉淩和團隊成員們備受鼓舞,決心將項目推廣至周邊更多偏遠村落。然而,每深入一個新地方,挑戰便如影隨形,遠比想象中棘手。
當他們踏入下一個村莊時,首先麵臨的是語言障礙。這個村莊較為封閉,村民們大多隻會說當地的方言,與外界交流甚少,葉淩團隊成員中鮮有人精通這種方言,溝通變得極為困難。每次教學和與家長溝通,都需要通過一位勉強能說幾句簡單泰語的村民來翻譯,信息傳遞難免出現偏差。
“葉老師,這樣下去不行啊,很多教學指令孩子們都理解不了,效果大打折扣。” 負責基礎音樂教學的小李滿臉無奈,向葉淩訴苦。
葉淩緊皺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語言問題確實是個大麻煩,但我們不能被它難住。從明天起,我們團隊成員分組,跟著村裏的老人和孩子學習方言,盡快掌握日常教學和溝通所需的詞匯與表達。同時,我們在教學中多運用肢體語言、示範動作,盡量讓孩子們直觀地理解我們的意圖。”
與此同時,團隊還發現,這裏的孩子由於長期缺乏係統教育,對音樂基礎知識的接受能力參差不齊。一些孩子連最基本的音符、節拍都難以理解,教學進度緩慢。卡洛斯作為音樂創作與指導的核心成員,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深知,要讓音樂治療在這裏紮根,必須找到一種適合這些孩子的教學方法。
“我想我們得從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將音樂知識融入其中。” 卡洛斯在團隊討論會上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我們可以用村民們日常勞作的節奏,像舂米、砍柴的節奏,來引導孩子們理解節拍;用山林間鳥兒的叫聲、溪水的流淌聲,讓他們感受不同的音符和音色。”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於是,卡洛斯和其他音樂老師一起,帶著孩子們走進山林,聆聽大自然的聲音,用簡單的樂器模仿這些聲音,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在一次戶外教學中,他們來到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邊,卡洛斯拿起一根木棍,在溪邊的石頭上敲擊出與溪水流動相似的節奏,孩子們紛紛效仿,用手中的簡易樂器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節奏旋律,歡聲笑語回蕩在山林間。
然而,更大的挑戰接踵而至。隨著項目的推進,資金短缺問題日益凸顯。偏遠地區交通不便,運輸設備和物資的成本極高,之前籌集的資金漸漸難以支撐項目的持續開展。葉淩和李潔四處奔走,聯係泰國當地的慈善機構、企業,希望能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但大多都石沉大海。
“葉老師,再這樣下去,我們可能無法按時購買新的樂器和教學材料,課程也會受到影響。” 負責財務的小趙焦急地向葉淩匯報。
葉淩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我們不能放棄,再想想辦法。我打算和李潔一起,把孩子們在音樂治療中的進步和變化整理成詳細的報告,附上視頻資料,向一些國際慈善組織申請資助。同時,我們在村裏組織一些小型的音樂表演活動,邀請周邊村落的村民前來觀看,一方麵展示孩子們的成果,另一方麵也借此機會呼籲大家為項目捐款。”
在準備向國際慈善組織申請資助的過程中,葉淩和李潔日夜忙碌,精心撰寫申請報告,挑選最具代表性的孩子的治療案例,剪輯能夠展現音樂治療效果的視頻。而在村裏組織的音樂表演活動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孩子們熱情高漲,積極排練節目。
表演當天,村裏的小廣場上擠滿了來自周邊村落的村民。孩子們穿著色彩鮮豔的傳統服飾,登上臨時搭建的舞台,用稚嫩卻充滿力量的歌聲、靈動的樂器演奏,展示著音樂治療給他們帶來的改變。台下的村民們被孩子們的表演深深打動,不少人當場解囊,為項目捐款。
“這些孩子太了不起了,音樂真的讓他們變得不一樣了。”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含著淚說道,她顫顫巍巍地走上前,將自己積攢的一點錢放進了捐款箱。
盡管這次活動籌集到了一些資金,但對於項目的長遠發展來說,隻是杯水車薪。就在葉淩他們感到焦慮之時,轉機出現了。一位偶然路過村莊的泰國知名企業家被孩子們的表演所吸引,主動找到葉淩了解項目情況。葉淩和李潔抓住機會,詳細地向他介紹了音樂治療項目的理念、成果以及目前麵臨的困境。
這位企業家被葉淩團隊的堅持和孩子們的進步所打動,當即決定以個人名義為項目捐贈一筆可觀的資金,並表示願意利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幫助項目在泰國更廣泛地推廣。
“你們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很榮幸能為這些孩子出一份力。” 企業家真誠地說道。
得到這筆資金和企業家的支持後,葉淩和團隊成員們如釋重負,同時也備受激勵。他們知道,在偏遠地區推廣音樂治療的道路依然漫長且充滿挑戰,但每一次克服困難,都讓他們離目標更近一步。在音樂的引領下,他們將繼續在這片偏遠的土地上耕耘,為更多特殊兒童帶來希望與改變,讓音樂的力量在山區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喜歡特種兵重生回到校園請大家收藏:()特種兵重生回到校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