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尼日利亞的節奏主權之爭

字數:2961   加入書籤

A+A-


    拉各斯的雨季來得鋪天蓋地,葉淩站在穆裏塔拉?穆罕默德國際機場,望著玻璃幕牆外如注的暴雨,想起班蘭村的稻田 —— 此刻的泰國,應該是旱季的尾聲了吧。行李箱裏裝著老村長送的竹筒鼓,鼓身還纏著幾片曬幹的棕櫚葉,在西非濕熱的空氣中散發著遙遠的稻香。
    “葉先生,抱歉讓您久等!” 西蒙的助理艾哈邁德匆匆趕來,襯衫後背洇著汗漬,“長老會臨時改變了見麵地點,我們得立刻去伊博村。”
    越野車在泥濘的紅土路上顛簸,窗外掠過成片的棕櫚樹林,偶有穿著傳統艾德萊斯蠟染服飾的婦女頭頂水罐走過。艾哈邁德指著遠處隱約可見的泥屋群:“那裏是奧貢長老的部落,他們掌握著西非最古老的古語係統,卻認為我們的‘根係計劃’是數字殖民。”
    祠堂裏的氣氛比暴雨前的烏雲更壓抑。奧貢長老坐在雕花木椅上,腰間的銅鈴隨著呼吸輕響,他身後站著幾位手持伊博豎琴的青年,琴弦上串著象征祖先的貝殼。“你們說要記錄我們的鼓語,” 長老的聲音像曬幹的椰棗般粗糲,“但白人的筆,從來隻寫自己的故事。”
    葉淩站起身,解開襯衫最上麵的紐扣,露出鎖骨下方淡淡的曬痕 —— 那是在班蘭村稻田裏留下的印記。“長老,我們帶來了另一種筆。” 他示意阿泰打開行李箱,取出裹著蠟染布的竹筒鼓,“這是泰國班蘭村的泥土做的鼓,每道紋路都刻著收割的節奏。”
    阿泰輕輕敲擊鼓麵,節奏先是急促如泰國暴雨,繼而轉為西非鼓語的頓挫。一位青年突然用豎琴應和,琴弦震顫間,貝殼發出清脆的響。葉淩注意到長老的腳尖微微點地,那是對節奏的無意識認同。
    “我們用區塊鏈技術確保每個節奏的主權歸屬,” 西蒙推了推眼鏡,難得沒有穿西裝,而是套了件當地的安卡拉印花襯衫,“就像這樣 ——” 他展示手機上的分布式賬本,每個非洲鼓點都對應著獨一無二的數字指紋,所有權歸屬於部落。
    長老伸手觸碰屏幕,銅鈴在寂靜中輕響:“如果我們不同意,你們會刪除這些數據嗎?” 西蒙與葉淩對視一眼,同時點頭:“根係計劃的根,必須紮在願意生長的土地上。”
    當晚,團隊留在部落裏參加月圓儀式。篝火照亮長老臉上的圖騰紋身,青年們跳起阿紮拉舞,腳踝上的鈴鐺與阿泰的竹筒鼓共振。卡洛斯不知從哪裏弄來一把當地的科拉琴,琴弦撥動間,竟與泰國的棕櫚葉琴奏出奇異的和聲。
    “看,” 阿泰指著篝火映照下的感應墊,西非鼓點的光影與泰國農耕節奏交織,形成流動的幾何圖案,“它們在對話。” 奧貢長老突然站起身,從腰間解下祖傳的銅鈴,放在感應墊上。鈴鐺晃動的頻率轉化為光軌,與其他節奏纏繞,宛如 dna 雙螺旋。
    “這是我們的創世歌謠,” 長老的聲音柔和下來,“每代人隻在月圓時奏響。” 西蒙掏出筆記本,卻被長老按住手:“不需要記錄,年輕人。你隻需要聽。”
    次日清晨,長老帶領葉淩來到部落的聖林。潮濕的霧氣中,古老的猴麵包樹垂下無數氣根,地麵散落著曆代鼓手留下的鼓槌。“這些樹會記住所有節奏,” 長老撫摸著樹皮上的刻痕,“你們的數據庫能做到嗎?”
    葉淩望著陽光穿透霧靄,在氣根間織出金色的簾幕:“我們可以做一麵‘聲音的鏡子’,讓每個節奏既能看見自己,也能看見世界。” 他打開感應墊,錄製下森林裏的風聲、蟲鳴、樹皮摩擦聲,轉化為可分享卻不可篡改的數字檔案。
    三天後的部落會議上,奧貢長老將刻有部落圖騰的木牌按在感應墊上,完成了區塊鏈上的主權認證。當係統提示 “伊博鼓語節奏集 所有權確認” 時,青年們突然爆發出歡呼,有人開始用棕櫚酒在地上畫新的節奏圖譜。
    “我們同意加入根係計劃,” 長老遞給葉淩一個雕刻著雙蛇纏繞的木杯,裏麵盛著棕櫚酒,“但有個條件 —— 你們要教我們用智能設備記錄祖先的夢境。”
    西蒙愣住:“夢境?” 長老點點頭,指了指自己的太陽穴:“我們的鼓手打鼓時,能聽見祖先在夢裏的節奏。你們的設備能捕捉到嗎?”
    阿泰突然想起在波士頓做的那個夢 —— 他夢見自己的竹筒鼓長出根係,紮進班蘭村的稻田,又延伸到非洲的紅土地。“也許不需要捕捉,” 他輕聲說,“隻要給夢境一個共振的空間。”
    離開尼日利亞時,西蒙的行李箱裏多了三根猴麵包樹的氣根,葉淩的手機裏存著長老送的夢境節奏錄音。飛機穿越雲層時,阿泰望著舷窗外的陽光,突然抓住西蒙的手腕:“你聽,雲層的聲音像不像伊博鼓的低頻震動?”
    西蒙屏息凝神,良久後笑了:“還真有點像。看來我們的根係計劃,需要更多這樣的耳朵。”
    回程的航班上,葉淩收到李潔的消息:“未來旋律總部要求刪除非洲部落的‘非商業性節奏’,西蒙正在會議室據理力爭。” 他望著舷窗外的雲海,想起森林裏斑駁的陽光,突然明白 —— 真正的文化守護,從來不是將節奏鎖在數據庫裏,而是讓它們像種子一樣,在不同的土壤裏自由生長,開出屬於自己的花。
    當飛機降落在曼穀素萬那普機場,葉淩摸出奧貢長老送的木杯,杯底隱約刻著新的節奏符號 —— 那是他在尼日利亞最後一夜,與長老一起即興創作的旋律。此刻,這個節奏正在區塊鏈上流行,從西非的紅土地到東南亞的稻田,成為連接人類共同心跳的密碼。
    而在遙遠的伊博村,聖林裏的猴麵包樹正隨著季風輕晃,氣根上新掛的感應墊,正在記錄著一場關於夢與節奏的對話。那是科技與傳統共同寫下的新詩,用泥土的平仄,和代碼的韻腳
    喜歡特種兵重生回到校園請大家收藏:()特種兵重生回到校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