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藏西之行(2)

字數:2857   加入書籤

A+A-


    離開寺廟後,龍辰立即通過安全頻道聯係天機局總部,報告了最新發現和緊急情況。陳總工程師迅速作出反應,批準了緊急行動計劃:一支精銳特遣隊將與他們在指定地點會合,共同前往“天觀”所在地。同時,外交渠道將嚐試獲取更多官方支持,但考慮到區域敏感性和時間緊迫,他們必須做好獨立行動的準備。
    “我們需要小心行事,”龍辰對林暮秋說,“這既是一場與收割者的競賽,也是一次極其敏感的考古行動。天觀如果確實如你所見,可能是目前發現的最複雜、最強大的古代源力設施之一。”
    當晚,二人住在一個偏遠村落的簡陋旅店。龍辰利用這段時間,教導林暮秋更多關於藏西龍脈特點和古代高原文明的知識。
    “這裏的龍脈與其他地區有明顯不同,”他解釋道,在羊皮紙上繪製示意圖,“海拔高度和特殊的地質構造使能量流動更加集中和純淨。古人稱這裏為世界屋脊,不僅指地理高度,也暗示它是連接地球和宇宙能量的重要通道。”
    他指向地圖上的某個區域:“根據你的描述和曆史記錄,天觀應該位於這片區域——一個被三座主要雪山環繞的盆地。古籍稱之為三峰圍天,被認為是天地能量交匯的特殊地點。”
    林暮秋研究著地圖和龍辰的筆記,思考著:“如果收割者真想激活天觀,他們需要什麽條件?會有什麽後果?”
    龍辰沉思片刻:“從曆史記錄看,像天觀這樣的主要設施通常需要特定的能量模式或鑰匙才能完全激活。收割者可能正尋找這樣的關鍵元素。至於後果。。。”他眼中閃過憂慮,“取決於他們的目的和操作方式。最好的情況是,他們隻能部分激活,獲取有限信息;最壞的情況。。。”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林暮秋理解其嚴重性。古代警告清楚表明,不當操作源力網絡可能導致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能量失衡,引發各種災難。
    第二天清晨,他們按照地圖指引,離開村莊,沿著一條幾乎被荒草覆蓋的古道前行。路途異常艱辛,穿越險峻山穀,攀爬陡峭山坡,有時甚至需要用繩索輔助通過危險地段。
    龍辰雖年逾古稀,但體力驚人,從容應對各種地形挑戰。他告訴林暮秋,多年的源力修行不僅增強了感知能力,也強化了身體素質。
    “源力並非隻是外在的力量,”他在一次休息時解釋,“它也能內化,滋養身體各個係統。古代源士不僅精通外部能量操控,也深諳內部修養之道,這就是為何他們往往長壽且體魄強健。”
    旅途中,林暮秋的源力感知能力得到了極大鍛煉。高原環境的特殊能量場使他能更清晰地感受龍脈流動,甚至開始識別不同類型的能量波動。他發現,有些能量流動穩定平和,適合滋養生命;有些則急促激烈,具有破壞性;還有一些微妙而複雜,似乎攜帶著某種信息。
    “你正在發展出辨別能量質量的能力,”龍辰讚許道,“這是高級源士的重要技能。就像音樂家能分辨不同音符,熟練的源士能識別能量的音色和旋律。”
    三天艱苦跋涉後,他們終於到達了與特遣隊約定的會合點——一個隱蔽在山穀中的臨時營地。特遣隊由五名天機局精英組成,都是經驗豐富的實地行動專家,其中包括兩名源士、一名地質學家、一名古文字專家和一名醫療兼安全專家。
    “情況更緊急了,”特遣隊長王錚簡潔地通報,“衛星監測顯示,收割者在目標區域的活動增加,包括設備運輸和人員調動。更令人擔憂的是,我們檢測到微弱但明確的能量波動,暗示他們可能已經開始初步激活程序。”
    團隊迅速製定了行動計劃:連夜前進,爭取在黎明前到達“天觀”外圍區域,然後利用晨霧掩護接近主要地點。每個人都配備了專門的源力防護裝備和通訊設備,以應對可能的危險。
    龍辰給林暮秋額外準備了一套特製的源力聚焦器——一對精巧的腕帶,能幫助更精確地引導和控製源力。
    “這是為應對可能的對抗準備的,”他解釋道,“但記住,我們的首要目標是阻止收割者激活裝置,而非直接衝突。源力應當用於保護和平衡,而非攻擊。”
    當夜,在星光和便攜源力燈的微弱照明下,小隊沿著羊皮地圖指示的路線前進。這條路更為隱蔽,但也更加危險,常常沿著懸崖邊緣或穿過不穩定的冰川。
    途中,林暮秋的源力感知捕捉到了遠處的異常波動。能量模式不規律,帶有明顯的人為幹擾特征,與自然龍脈流動形成鮮明對比。
    “那是收割者的活動痕跡,”龍辰確認,“他們正在嚐試用現代設備引導古代能量,這是危險的組合。”
    隨著接近目標,地形開始符合林暮秋在“天文球”中看到的景象:三座巍峨雪山環繞著一個相對平坦的盆地,形成自然屏障。盆地中央有一個小型湖泊,湖水在月光下閃爍著不尋常的藍色光芒。
    “這就是入口區域,”林暮秋低聲說,“天觀就在湖底或湖邊的地下。”
    隊伍在距離湖泊約一公裏的山坡上設立了觀察點。通過高倍夜視設備,他們看到湖邊已經建立了一個臨時營地,約有十五到二十名人員在活動,架設了各種設備和探測儀器。最引人注目的是湖邊一個巨大的金屬結構,看起來像是某種鑽探或抽水係統。
    “他們在嚐試抽幹湖水或鑽探湖底,”王錚分析道,“可能已經確定了入口位置。”
    龍辰通過特殊儀器測量了區域的能量波動:“能量擾動正在加劇,但還未達到危險水平。我們還有時間。”
    團隊決定分兩組行動:一組負責幹擾收割者的設備和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另一組則尋找真正的入口並確保古代設施安全。林暮秋、龍辰和古文字專家組成第二組,其餘人員負責幹擾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