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地下實驗室(3)
字數:3856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幾天,林暮秋繼續日常研究,同時暗中與蘇雨晴和龍辰保持聯係。他了解到,一個由可靠人員組成的秘密行動小組正在組建,將前往南太平洋阻止收割者的行動。
然而,第十八天的事態發展打破了原有計劃。當林暮秋進入實驗室時,發現氣氛異常緊張。李教授將他拉到一邊,低聲說:“陳總工程師昨晚審閱了我們的所有報告,發現了一些不一致之處。他要求你立即去他辦公室。”
林暮秋心跳加速,但盡力保持鎮定:“明白了,我這就去。”
在前往陳總工程師辦公室的路上,他迅速通過特殊頻道通知了蘇雨晴:“可能暴露。正前往見陳總工程師。”
陳總工程師的辦公室位於總部最高層,窗外可以俯瞰整個燕上京。當林暮秋進入時,發現不隻陳總工程師一人,還有幾位他不認識的高級官員,以及——令他意外的是——龍辰。
“林暮秋,”陳總工程師的語氣平和但眼神銳利,“感謝你在晶體研究中的傑出貢獻。但我必須問:你是否有意隱瞞了某些信息,特別是關於中樞位置的關鍵數據?”
林暮秋看了龍辰一眼,後者給了他一個幾乎不可察覺的點頭。這給了他某種信心。
“是的,總工程師,”他坦誠回答,“我確實隱瞞了部分信息。這是因為蘇雨晴警告我,天機局內部可能有收割者的滲透,某些研究信息已經泄露。”
辦公室內一片寂靜,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
陳總工程師的表情變得更為嚴肅:“繼續。”
林暮秋詳細解釋了蘇雨晴的發現和警告,收割者獲取的信息,以及他們為何決定采取非常規行動。說完後,他準備接受可能的責罰,但出乎意料的是,陳總工程師看起來並不憤怒,反而鬆了口氣。
“你做得對,”陳總工程師最終說道,“實際上,內部泄密的調查一直在進行。我們有意傳播了一些誤導信息,以驗證誰可能是泄密源。現在,我們幾乎可以確定是誰了。”
他轉向其他官員:“這也證實了我們的另一個懷疑——收割者確實已經鎖定了中樞位置,並正在準備行動。”
龍辰此時開口:“林暮秋的謹慎和蘇雨晴的警覺為我們贏得了寶貴時間。但現在,我們必須迅速行動。”
陳總工程師點頭同意:“行動計劃已經製定。我們將派出一支精銳團隊前往南太平洋,目標是在收割者之前抵達中樞,確保其安全。考慮到你與古代設施的特殊連接能力,林暮秋,我們希望你作為團隊核心成員參與這次行動。”
林暮秋沒有猶豫:“我願意參加。但蘇雨晴呢?她應該知道真相。”
“蘇雨晴已經收到通知,”陳總工程師回答,“實際上,她將領導這次行動的戰術執行。你們將在24小時內啟程。”
離開辦公室後,龍辰陪伴林暮秋走向準備區域。在確保無人能聽到的情況下,老人解釋道:“總工程師一直知道你們的秘密行動。事實上,這部分是他的策略——讓你們以為是獨立行動,以便測試內部泄密的嚴重程度。”
林暮秋感到既釋然又有些被操縱的不適:“那麽所有這些。。。都是計劃的一部分?”
龍辰搖頭:“不是全部。泄密是真實的,收割者的威脅也是。但總工程師需要確定誰可以信任,同時不打草驚蛇。你和蘇雨晴的行動恰好符合這一需要。”
他拍拍林暮秋的肩膀:“不要感到被利用。在這個領域,信息和信任都是複雜的。重要的是,你們做了正確的事,現在我們可以團結一致應對真正的威脅。”
24小時後,一支由十二人組成的精銳團隊在秘密機場集合,準備前往南太平洋。團隊包括林暮秋、蘇雨晴、兩名資深源士、三名海洋科學家、四名特種作戰人員和兩名技術專家。
龍辰沒有加入行動團隊,但在出發前給予了重要指導:“中樞不同於你之前遇到的任何設施。它是整個網絡的核心,防禦係統會更加複雜和強大。最重要的是,不要嚐試完全激活它——那可能引發全球性的能量波動。目標應該是獲取信息並確保安全,而非控製。”
蘇雨晴,作為行動領導,進行了最後的簡報:“根據最新情報,收割者團隊已經開始行動,預計比我們早12到24小時到達目標區域。我們的任務是:一,阻止他們接觸或激活中樞;二,獲取關鍵信息,特別是關於龍脈網絡完整結構和安全協議的數據;三,確保中樞繼續安全休眠。”
她強調安全和謹慎的重要性:“這不是一場軍事行動,而是一場保護任務。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但準備應對可能的敵對行動。”
團隊乘坐一架改裝的長程運輸機,飛往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那裏,一艘偽裝成科研船的特殊船隻已經等待,將帶他們前往最終目的地。
飛行途中,林暮秋和蘇雨晴有機會私下交談,消除之前的一些誤會。
“我一直以為我們是在背著局裏行動,”林暮秋說,“沒想到這也是計劃的一部分。”
蘇雨晴的表情介於無奈和理解之間:“這就是情報工作的本質。有時你不知道自己是棋手還是棋子。但重要的是目標一致——保護那些應該被保護的知識和力量。”
她看向窗外無盡的雲海:“我們即將麵對的挑戰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危險的。中樞不僅是一個設施,它是整個古代文明知識庫的核心。它的力量可能遠超我們的想象。”
林暮秋點頭,感受到責任的重量:“我會盡全力確保它不落入錯誤的手中。”
三天後,科研船抵達了目標海域——南太平洋的一片看似普通的深海區域。表麵上風平浪靜,但深處隱藏著可能改變世界的古代秘密。
團隊立即部署了先進的海底探測設備,同時派出兩架無人潛航器進行初步側麵。蘇雨晴和海洋科學家們緊盯數據,尋找任何異常跡象。
“有發現!”一名科學家突然喊道,指向屏幕上的異常讀數,“海床下2300米處有大規模人造結構,直徑約5公裏,形狀為同心環。能量讀數異常高,但模式穩定,似乎是休眠狀態。”
“收割者呢?”蘇雨晴立刻問道。
技術專家調整雷達和其他探測設備:“檢測到另一艘船,位於我們東北方向約20海裏。他們已經部署了潛水器,正在下潛。”
蘇雨晴做出迅速決斷:“我們沒有時間了。立即準備下潛,第一小組——林暮秋、我、兩名源士和一名海洋科學家。其餘人員留守船上,保持警戒和支援準備。”
團隊迅速穿戴特製的深海潛水裝備。這些裝備融合了現代科技和源力技術,能夠抵抗極端水壓,同時提供長時間的氧氣供應和通訊功能。
“記住,”蘇雨晴在下潛前對所有人說,“我們的主要目標是阻止收割者,獲取信息,然後安全撤離。不要嚐試完全激活或控製中樞,那可能引發無法預測的後果。”
林暮秋感到一陣緊張和興奮。他曾在高山之巔、地下洞穴中探索古代遺跡,但從未嚐試過深海探險。這將是一次全新的體驗,麵對的可能是最重要、最強大的古代設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