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明朝宦官3
字數:6054 加入書籤
【第四位:馮保】
……
萬曆位麵。
馮保欣喜若狂,望著天幕,他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
“曆史上的宦官多被稱為奸佞小人。”
“但我馮保不同,全力支持張居正改革,史書高低得給我一個改革家的稱呼。”
同位麵的張居正眼中閃過一絲了然,馮保、李太後和他,結成政治聯盟。
能讓馮保榜上有名,多半是因為 “一條鞭法”的緣故。
變法成功了。
萬曆新政成了。
突然,張居正哈哈大笑起來。
“ 一條鞭法!”
“無論多難都要推廣下去。”
……
就在這時,天幕旁白緩緩響起:
【馮保嘉靖年間入宮,明神宗即位後,馮保升為司禮秉筆太監】
【明神宗繼位前,馮保與高拱有一些矛盾】
【隆慶皇帝駕崩之後,高拱作為內閣首輔,多次抑製馮保的權利】
【明神宗繼位後,在馮保和張居正的策劃下,高拱遭到彈劾,被逐出朝廷】
【馮保正式進入權力中心,同時協助張居正當上了內閣首輔】
【此後,馮保與張居正、李太後結成政治同盟】
【主持大明朝政多年】
【推行一條鞭法】
【全力支持張居正改革】
……
“變法?改革?”
曆朝曆代的古人全都震驚了。
明朝的太監,真是一個比一個敢想敢幹。
一想到名留千古的誘惑,突然,一種名為野心的東西,在曆朝曆代的太監心中生根發芽。
他們望著天幕,眼中閃過一抹堅定:
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陰柔、狡詐、狠毒的!
明朝的太監能做的事情,我也能!
明朝太監做不到的事情,我能做的更好!
……
大秦位麵。
嬴政撐著腦袋,越發覺得大明王朝的太監很是有趣。
“鄭和追隨朱棣靖難,七下西洋,揚國威於四海,開萬世之航路。”
“汪直成化犁庭,配合王越北擊蒙古,以一己之力震懾邊境。”
“連臭名昭著的權宦劉瑾,也敢丈量天下田畝。”
“太監馮保全力支持張居正改革,竟成了變法的強力後盾。”
“哪怕是權傾朝野的魏忠賢,雖惡名昭著,卻保邊疆無虞。”
“更有王承恩以身殉國,葬入皇陵。”
“有些朝代的高官,連太監都不如。”
李斯連連點頭,開始正眼審視這群明朝太監。
“明朝的太監倒是有點意思,忠心能力又強,不能留後,但求留名。”
突然,李斯小聲嘟囔起來。
“微臣變法的時候,怎麽沒有內侍相助呢?”
“突然有點羨慕張居正了……”
……
大明位麵。
明熹宗眼中閃過一絲黯然。
“明朝的太監之所以出名,那是因為他們是皇帝手裏的刀。”
“文官做大,武將沒落,隻有扶持太監與之抗衡。”
“太監學文習武,又有鄭和為之榜樣。”
明熹宗突然歎息一聲,語氣越發落寞。
“俠以武犯禁 儒以文亂法。”
“宦官的利益和皇權是一體的,而東林黨不是。”
……
天幕對馮保的介紹還在繼續。
【馮保會同三法司進行全國 “大熱審”】
【平反諸多冤假錯案】
【萬曆十年張居正去世後,馮保遭到清算,被貶南京】
【次年逝世】
……
萬曆位麵。
馮保的笑容僵在臉上。
現在他總算體會到了什麽叫做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轉念一想,馮寶釋懷了。
強如汪直同樣被貶南京,劉瑾之流,更是淩遲處死,他被貶南京,也算是一個好的結局。
……
【第五位:魏忠賢】
【自古帝王自稱為萬歲,而魏忠賢卻有九千歲之稱】
……
崇禎位麵。
魏忠賢自嘲地笑了笑。
“做大明王朝帝王之刀的太監,有幾個得了善終。”
“魏忠賢權勢遮天又如何?君要臣死,臣依舊不得不死。”
魏忠賢顫顫巍巍站了起來,此刻的他,再也沒有了曾經的意氣風發,整個人滄桑得厲害。
“我本街頭無賴,能走進大明王朝的權力中心,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足矣!”
……
【掌握權力的魏忠賢成為唯一可和東林黨相對抗的勢力】
【他設立工商稅、海稅】
【調整稅收結構,收稅注重對老百姓減稅,對富人征稅,充實邊軍軍餉】
【與東林黨人對富人減稅,對農民征稅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他還打擊偷稅漏稅現象,削減農業稅】
【他為了鞏固權力,打擊貪汙腐敗官員,查抄官員家底充盈國庫】
【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明朝的財政危機】
【他在,明軍從未缺過軍餉】
【關內更加沒有農民起義】
【如果沒有魏忠賢,崇禎或許支撐不了17年】
……
崇禎位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崇禎皇帝望著天幕,悠悠歎息一聲,既欣慰,又無奈。
“承恩,下一個盤點應該就是你了。”
王承恩始終侍奉崇禎皇帝左右,聽到崇禎皇帝的話,王承恩的身子彎得更低了。
“奴才不敢。”
“奴才於大明江山毫無建樹。”
“唯有以身殉主、殉國,以報皇上恩情。”
……
【第六位:王承恩】
【縱觀華夏曆史,多有文人殉國,武將死戰,或殉夫的女性】
【但太監死戰,以身殉主、殉國者,唯有王承恩一人】
【闖王攻入北京的時候,文臣武將跪地求降】
【唯有王承恩率領太監拚死抵抗】
【他身為太監,身雖殘而身懷大義】
【大明國破之時,他隨崇禎皇帝一起吊死在煤山上】
【崇禎皇帝朱由檢和王承恩給了大明最後的體麵】
天幕畫麵一轉,伴隨著戰火的紛飛,太監獨特的嗓音響徹曆朝曆代。
“紫禁城還有5500名太監。”
“老夫可以領他們登城殺敵。”
“他奶奶的,是爺們的,上!”
“殺!”
……
滿屏刀光劍影,成功讓大明的文臣低下了頭。
朱棣諷刺一笑。
“一群太監喊著是爺們兒的給我上。”
“一群真爺們的,卻跪地投降。”
“真的好諷刺啊。”
“就憑這一點,王承恩活該千古留名。”
……
【清朝入主中原後,對王承恩忠心殉國大加褒獎】
【將其事跡寫入明史】
【順治皇帝稱王承恩“貞臣為主,捐軀以從。”】
【康熙帝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
彈幕:
“危機時刻才能辯忠奸,王承恩可以算的是名垂千古了。”
“王承恩,唯一一個進皇陵的太監。”
喜歡天幕通古代,給帝王一點震憾!請大家收藏:()天幕通古代,給帝王一點震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