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大唐倒下之前,滅了三個強國

字數:5963   加入書籤

A+A-


    大唐位麵。
    群臣望著安西軍全都淚目了。
    他們都是守護大唐的英雄。
    李世民背對群臣一言不發,過了許久,他感歎道:“西北有故忠!”
    ……
    天幕上零星的彈幕再次出現。
    “我住在龜茲,現在的庫車。今天才知道,安西軍守護的居然是我住了20多年的庫車。”
    “龜茲失守808年,再見漢軍已是千年之後。”
    “如果李世民還在,他該有多傷心啊?都是大唐好男兒,保衛國家,寸土不讓。”
    ……
    看到最後一條彈幕,李世民心頭一酸。
    “固守孤城四十載。”
    “諸位,回家了。”
    ……
    安西軍給了他們太多的震撼與感動。
    看完安西軍的視頻後,曆朝曆代古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複。
    這一刻,所有的大唐人麵朝龜茲方向,深深彎下了腰。
    “感謝安西軍為大唐做的一切。”
    “感謝你們守護大唐的邊疆。”
    ……
    天幕再次緩緩滑動了起來。
    【大唐倒下之前,究竟有沒有留下什麽遺憾】
    新的標題出現,讓李世民的心情再次變得沉重起來。
    他苦澀一笑,笑容裏包含了太多的無奈、遺憾。
    “大唐的遺憾嗎?”
    “強如大唐,也逃不過封建王朝300年的魔咒。”
    ……
    晚唐位麵。
    唐哀帝李柷撫摸著身下的龍椅,眼中滿是無奈與哀傷。
    “大唐的輝煌已逝,曾經的盛世不再。”
    “人們懷念的是盛世大唐。”
    “而不是這個風雨飄渺的大唐。”
    “遺憾嗎?或許有,或許沒有。”
    ……
    李柷的呢喃隨風而逝,視頻開始了。
    【事實上,大唐滅亡之前,並沒有什麽遺憾了】
    【亡國前夕,也要用盡餘力滅掉三個強國】
    【晚唐藩鎮割據混亂】
    【吐蕃趁安史之亂侵占河西走廊】
    【張議潮率歸義軍浴血奮戰】
    【成功收複十一州】
    【回鶻背信棄義,劫掠唐朝馬場】
    【李德裕揮師北伐,將回鶻主力,全殲於漠北草原】
    【南詔國兩次重創唐軍,高駢率5000精銳直搗都城,迫使南詔國送子為質】
    ……
    大漢位麵。
    劉徹想起唐玄宗李隆基做的一係列騷操作,一臉懵逼。
    “唐玄宗是不是被人魂穿了?”
    “怎麽前後差距如此之大?”
    “他腦子進水了嗎?給地方節度使那麽大的權力。”
    “這是一個帝王該有的政治覺悟?”
    劉徹撇了撇嘴,隻覺得李隆基飄了。
    “難怪後世網友盼著他早點死。”
    突然,劉徹的臉色變得奇怪了起來。
    “喜歡他的和不喜歡他的,都盼著他早死。”
    “當皇帝當到這個份上,也是頭一份了。”
    ……
    天幕視頻還在繼續。
    【它倒下之前,成功滅掉了回鶻】
    【滅掉了南詔,熬死了吐蕃】
    【幾乎送走了所有的老對手,這才倒下】
    ……
    大宋位麵。
    趙匡胤看著強唐走向末路,他說不上來是什麽感覺。
    “大唐滅亡是因為藩鎮割據。”
    “中原王朝失去了對藩鎮的管控。”
    突然趙匡胤一頓,想到了大宋的結局。
    “宋朝重文抑武。”
    “也沒能改變滅亡的結局。”
    “難道真的沒有千秋萬載的王朝嗎?”
    ……
    【唐朝是一個即使在走向衰落】
    【仍然不斷湧現雄主,為國家續命的朝代】
    【其他朝代中興,更多的是靠輔政大臣】
    【例如漢朝的霍光、大明的張居正】
    【但唐朝出了唐代宗、唐憲宗、唐武宗、唐宣宗】
    【他們的出現為大唐不斷續命】
    看到這裏,李世民突然有了少許欣慰。
    但,欣慰之後,心中湧現無盡的悲涼。
    他想起了後世的評價:能打敗唐軍的,隻有另外一半唐軍。
    “安史之亂,藩鎮割據!”
    他的目光看向了評論區,卻驚訝地發現後世網友對晚唐讚賞居多。
    “國都六陷,聽起來是不是很窩囊?但其他朝代,一次淪陷就起不來了。”
    “國都六陷,光複了5次,天子九逃,回來了8次,這生命力不是一點頑強。”
    “更有秦王破陣樂,硬生生給大唐續命30年。”
    ……
    【經曆安史之亂後,大唐還能存在144年】
    【汴京僅淪陷一次,北宋就滅亡了】
    【而大唐,國都6次淪陷,說明奪回來了5次】
    【天子九逃說明遷回來了8次】
    【晚唐更是滅掉了吐蕃、回鶻、南詔】
    【盛唐雖逝,餘暉猶烈】
    零星彈幕再次飄了起來。
    “唐朝聖旨:大唐皇帝令,後邊朝代:奉天承運。”
    “玄武門繼承製可以選出各種各樣的帝王,誰贏誰做天子。”
    “香積寺之戰,誰輸誰叛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惜了香積寺一戰,大唐精銳盡失。”
    ……
    曆朝曆代的古人沉浸在晚唐悲歌的氛圍中時,新的視頻悄然播放。
    【這上麵不是墨,而是顏家滿門忠烈的血】
    天幕之上,一張潦草的行書出現在畫麵中,上麵塗塗改改,淩亂不已,看得李世民一臉懵。
    “這是什麽?”
    “為什麽說這不是墨,而是顏家滿門忠烈的血?”
    ……
    大秦位麵。
    嬴政看著天幕上的行書,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通篇都是修改和停頓的痕跡,他竟然從字裏行間,看到了撲麵而來的血腥之氣和難以忍受的悲痛。
    “寡人看到了字字泣血!”
    ……
    就在這時,密密麻麻的彈幕開始刷屏。
    “天下第一楷書,寫出了天下第二行書。”
    “祭侄文稿,後麵字越寫越亂,改的也越來越多,可見顏真卿內心多麽憤怒與悲傷。”
    “蘭亭序真跡一日不出,祭侄文稿便是天下第一。”
    “知道為什麽叫祭侄文稿嗎?因為正文已經被他燒給了他的侄兒了。”
    “顏真卿看著自己侄子的頭顱寫下的祭侄文稿,當時他內心該有多絕望啊。”
    最後滿屏彈幕匯總成了一句:
    “顏家不降!”
    “顏家不降!”
    “顏家不降!”
    ……
    【顏真卿祭侄文稿的背景是安史之亂】
    【其兄長顏杲卿任職常山太守】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發動叛亂】
    【顏杲卿率領常山軍民奮起抵抗,堅守城池多日】
    【終因寡不敵眾,常山郡城破】
    此時,天幕上再次飄滿了“顏氏一族滿門忠烈,李隆基真該死啊!”的彈幕。
    喜歡天幕通古代,給帝王一點震憾!請大家收藏:()天幕通古代,給帝王一點震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