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圍點打援三)
字數:5136 加入書籤
七月最後一日的夜晚。
月色如鏡,映照出了大地的輪廓,繁星如燈,照亮了前行的路程。
高橋鎮裏的不少清兵這時已經開始歇息了。
巡邏的清兵,沿著防線不停地漫步著。
一處臨時構建的垛堞之上,這裏麵有清兵的一小隊駐防在上麵。
一共有七個人,不對,有八個。
因為有一個清兵正趴在角落,偷偷摸摸小憩了起來。
還有三個清兵聚在一起抽起了旱煙。
吞雲吐霧的樣子,很是銷魂。
另外有三個清兵聚在一起,好像趁著月色在玩一個賭博的遊戲,不知道是什麽牌戲。
唯有一個老頭與其他人格格不入。
他在望著天上的月亮,看他的神情,應該正在思念他的家鄉,思念他的妻兒。
這個清兵叫鄧煥莊,本世代專營茶葉生意,曾經在廣州,天津,上海,香港和秦皇島等地都開設祥發源茶莊。
鄧煥莊親眼目睹了西方列強軍艦在中國海區橫行,立誌獻身保衛海疆,於是棄商從戎。
還把他不滿四歲的孩子改名為鄧世昌,希望國家日益昌盛。
他之前一直在上海駐守海防。
這次為了剿滅常州的發匪,知府喬鬆年動用了他可動用的一切軍事力量,其中就有鄧煥莊所在的那支海防駐守部隊。
鄧煥莊是有骨氣的,他自然不屑於與他這些有劣根性的戰友同流合汙。
他深深歎了一口氣,這一刻,他不知道中國的出路到底在哪裏?
他本是雄心壯誌的棄商從戎,可現實卻磨滅了他的意誌,他現在不想待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被包圍著,他想念他的妻兒了。
他現在68歲了,在這個時代是一個非常高齡的存在,他本應在這個時候安享晚年的,而不是在這個地方打仗,但他為了那一腔熱血,來到了此地。
64歲的他才生下鄧世昌,他現在特想回去抱抱他的昌兒。
鄧煥莊歎氣一聲,低頭看向了遠處的敵軍陣地。
突然他的眼神流出了驚恐之色。
因為從發匪挖掘的塹壕裏麵,在月光的照耀下,無數的人影從裏麵爬了出來,正向他們悄悄摸了過來。
“敵襲。”
鄧煥莊用盡全身力氣吼道,由於太過用力,不停地咳嗽了起來。
“怎麽可能。”
鄧煥莊的戰友譏笑地說了一聲,然後漫不經心地起身前來觀看。
“砰。”
一顆子彈射中了他的喉嚨,鮮血頓時從喉嚨溢了出來,他想要捂住,卻怎麽也捂不住,沒一會兒,睜著眼睛倒在了地上。
正在進攻的太平軍中,狙擊手老韓看了看被他擊倒的清妖,他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繼續抬槍準備瞄準下一個。
老韓的槍聲,仿佛就是這場戰爭的信號彈。
頓時無數槍聲響起。
東征軍將那些清軍留在祝塘來不及帶走的清軍大炮也派上了用場。
對著高橋鎮裏麵那些清軍駐紮的軍營,一陣狂轟濫炸。
一時間,火光衝天。
夏夜共長天一色。
在月色和星光共同的照耀下,黑夜宛若白晝。
沒錯,這是趙苟的東征軍開始進攻了。
這一次,趙苟一改打攻城戰不宜夜間作戰的慣常戰法。
趙苟這次發動攻城戰選擇夜晚的原因有幾個。
一是月色不錯。
二是星星挺多。
三是高橋牆不高,城不厚,都是臨時組建的垛堞,而且許多還是他們東征軍自己修建的,非常的熟悉。
四是他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五是夜戰能夠讓和春的情報以及支援容易出現誤判。
還有一個最主要原因的是,趁著夜色的掩護,獨立團能夠更好迅速又及時地移形換影。
戰爭爆發得很快。
清兵防不勝防。
數千支洋槍的威力,讓駐守高橋的清兵苦不堪言。
高橋鎮的外圍很快就淪陷了。
包括剛剛鄧莊煥所在的那處垛堞。
鄧莊煥幸好及時往鎮裏撤去了,否則他已成了一具屍體。
高橋鎮外的一處小樹林裏,一個老百姓趴在樹上望著高橋鎮太平軍瘋狂的進攻,大吃一驚。
密密麻麻的槍聲和轟隆隆的大炮聲猶如音符一般傳入了他的耳朵,從他的視野看去,高橋鎮成了一個火鎮。
他趕緊爬下了樹,騎上樹下的駿馬,飛快地向顧山方向疾馳而去。
同樣的情形在高橋鎮外不同的地方幾乎同時發生。
這說明和春在高橋周圍安排了相當數量的斥候觀察著這裏的局勢。
不過趙苟也在重要的路口,安排了東征軍的斥候。
東征軍的斥候見不一會兒就有數騎往顧山方向疾馳而去。
立馬回去稟告給了趙苟。
就在和春的斥候離去沒有多久,數百獨立團的兄弟在趙苟的命令下開始有序地從戰場上撤離了出來,跟騎兵旅的兄弟一起駕馬向陽山疾馳而去。
其中這批獨立團的兄弟,在路上還遇到一個正要騎馬回顧山的清軍斥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然獨立團的兄弟們不可能放過他,這個清軍斥候立馬成了道鋪邊的一具野屍。
沒過多久,獨立團的兄弟們陸陸續續從戰場之中撤離了出來。
向著陽山方向急行軍而去。
獨立團雖然撤走了,但是高橋的槍聲仍然不斷。
密密麻麻地響個不停。
因為之前的戰爭中那些長槍旅的槍支還有繳獲的洋槍隊的槍支全部裝配給了新軍裏之前沒有槍支的士兵。
這一裝備下來,又可以弄出一個長槍旅和小半個獨立團。
高橋鎮裏。
當得知發匪趁著月色發動了夜襲,聽槍聲有幾千支長槍的時候。
蘇州兼上海知府喬鬆年一下子癱在了涼椅上。
他之前是多麽傲氣,現在就有多麽恐懼。
喬鬆年現在恨透了和春,恨死了他的見死不救。
他連續幾日派兵突圍出去前去求援,都沒有求來和春的影子。
不過喬鬆年恐懼歸恐懼,他是不會向發匪屈服的。
一向對發匪嫉惡如仇的他,不顧親衛的阻攔,親自披甲執銳站到了戰場的最前線。
喬鬆年的到來,極大地鼓舞了清軍的士氣。
原本一邊倒的局勢,被喬鬆年硬生生給扳了回來。
清軍的武器比不上東征軍。
但好在他是防守一方,可以等東征軍衝上來後,與之肉搏。
但趙苟也不是傻的,老子有槍械優勢,還傻乎乎跟你肉搏?
那不是白白犧牲東征軍的性命嗎?
從這裏開始,狙擊手就開始在戰場上展現出了它獨特的優勢。
在占領外圍的垛堞之後,狙擊手們很快就爬了上去,占領高處位置,趁著月光看著鎮中的防守。
不時地打一下冷槍。
那些冒出頭來探望的清兵,有不少成了他們的槍下亡魂。
趙苟還特意在戰前教了東征軍在打這種巷戰時要學到的一個東西。
那就是“清點”。
一處接一處地慢慢掃蕩過去,不要給對方任何偷襲當老陰比的機會。
喜歡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請大家收藏:()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