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絕令半璧山
字數:2828 加入書籤
曾國藩在韋俊一部加入之後,士氣更盛。
正所謂此消彼長。
在湖北的太平軍逐漸勢弱,清軍卻愈加強大。
曾國藩率軍勢如破竹連破數城,直接打到了太平軍扼守的田家鎮。
太平軍依靠要隘半壁山,誓死抵抗。
為什麽太平軍要在這裏誓死抵抗呢?
為何不退回安慶與曾天養和胡以晃的部隊會合呢?
這裏就不得不說說田家鎮的地勢。
田家鎮位於江北,而旁邊的半壁山高大險峻,矗立於江之南岸,因此滾滾江流至此緊縮。
半壁山更是地勢險要,乃長江中遊戰守要地。
在之前攻下田家鎮後,太平軍就已經在此修築防禦工事了。
南岸半壁山本就是天險,太平軍覺得不夠,於是環掘山溝,內設炮台,在外圍又密密麻麻的釘上了竹簽,削尖的木樁,配合大量太平軍,進行由內而外,內外兼顧,四麵輔助的全方位縱深式防禦。
而且還在北岸增築堅固厚實的土牆,加設了許多的炮台,可以對南北兩岸隨時進行炮火支援。
而且在此之外,江南和江北之間的江流中安裝了攔江鐵鏈,鐵鏈橫江,嚴防水麵船隻經過。
此外,江中還用竹船並排紮列在一起,每節之間用鉤鏈連接,建造了一個木簰水城。
田家鎮的下遊與對岸的天險半壁山因此互為犄角。
而江上係的是鐵索和竹船。
在絕對的天險和堅固的防禦麵前,太平軍相信曾國藩是絕對打不下這座要隘。
因此他們不可能將這座天險拱手相讓,從而放棄整個湖北。
曾國藩攜大軍數萬水陸齊頭並進,到達田家鎮之後,望著太平軍這堅如堡壘的防守,不由也倒吸一口涼氣。
隻見那半壁山孤峰絕壁,俯瞰大江,氣勢實在駭人。
特別是太平軍在這裏修築的密密麻麻的防禦工事,更是讓他膽戰心驚。
湘軍望著這一切,也不由望而生畏漸而望而生卻。
不過曾國藩心中也堅定的認為,太平天國現在正是內亂時,也是他打進江南省核心地盤的絕佳時機。
然而想打進江南的核心,必須先取重鎮九江,而先取重鎮九江,必須先取田家鎮。
所以說曾國藩橫下了一條心,就算此戰再艱難,也必須要攻克田家鎮。
於是曾國藩冷峻地下了一道絕死令。
“先攻田家鎮對岸之半壁山,不計死亡,必要奪其要隘。”
“然後斬斷一岸之鐵索,一岸無根,鐵索陣自破之。”
“然後水師全軍出擊。給我拿下田家鎮。”
既然曾國藩下了死命令,湘軍自然隻能硬著頭皮去破陣,並組建了一支敢死營。
命令發出的是日。
曾國藩旗下大將羅澤南率敢死營進軍天險半壁山,大將塔齊步率軍進攻富池口。
太平軍依靠天險和牢不可破的防禦工事,槍炮齊鳴,頓時打得湘軍死傷慘重,慘不忍睹。
但湘軍就好像貼了不死符一樣,發了瘋地一樣繼續往前衝,前麵一個死了,後麵一個緊緊跟上。
接連不斷地發起自殺式攻擊。
隨著戰爭的進行,湘軍死的人越來越多,但戰鬥的欲望卻好像越打越盛。
這其中的緣由就不得不來自曾國藩的招兵策略。
他不招城裏麵的混混,也不找城裏麵的幫工,而是專找山農村夫。
然後選士人為將,對這些山農村夫進行道德素質教育,後世俗稱“洗腦”。
而且這群湘軍裏麵很多都是同村的人,同家族的人或者親戚朋友。
因此往往湘軍死傷慘重不能打垮他的意誌,反而激發出了這群湘軍的血腥。
因此這也是防守田家鎮的太平軍,看著對麵湘軍越來越瘋狂的原因。
漸漸地防守的太平軍開始心慌了。
心一慌,士兵們心中就會有逃跑的想法。
至此,一邊越戰越勇,一邊越戰越怯。
半壁山之戰,太平軍縱有天險與堅固的防守工事,已然無濟於事。
顯然,半壁山之戰,太平軍的敗局已定。
喜歡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請大家收藏:()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