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鹹豐駕崩,三王篡權

字數:3887   加入書籤

A+A-


    這一夜的紫禁城內,同樣風雲變幻。
    養心殿外。
    更是屍山血海。
    宿衛鹹豐皇帝的侍衛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
    其中還有不少太監的屍體夾雜在其中。
    愛新覺羅.載垣和愛新覺羅.肅順踏著滿地的屍體邁著堅定的步伐向鹹豐塌臥的房間緩緩走去。
    步兵營和護軍營的士兵跟在後麵,將整個養心殿包圍了起來。
    怡親王載垣一把推開大門。
    印入他眼簾的赫然正是鹹豐端坐在臥榻之上。
    一臉恨意地盯著他們,其中仿佛還帶有一絲譏誚。
    “何時開始?”
    鹹豐此時的話語冷靜得可怕,一點也不像性命受到了威脅。
    反正已經到了這個時刻,載垣再也不怕暴露他的狼子野心。
    載垣昂首而立,目光漠然地看著鹹豐。
    “孝德皇後去世那一日。”
    “那年陛下還未滿十九歲。”
    鹹豐見載垣提起了他的嫡福晉現已被鹹豐追封為孝德皇後),立刻皺起了眉頭。
    孝德皇後是他最愛的女人,可惜還沒有等到他登基就香消玉殞。
    孝德皇後可以說是鹹豐一生之痛。
    見鹹豐皺起了眉頭,載垣突然歇斯底裏地笑了起來,讓一旁的肅順也皺起了眉頭。
    “陛下,你可知道我與薩克達氏孝德皇後)早已情定終身。”
    “是陛下你將她從我的身邊奪走。”
    “是陛下你害得她一直鬱鬱寡歡。”
    “是陛下你害得她身體衰弱不堪,僅僅一個小小的風寒就奪去了她本應璀璨奪目的一生。”
    “從薩克達氏去世的那一刻開始,你在我心中不再是儲君,而是徹頭徹尾的敵人。”
    “我恨不得將你碎屍萬段。”
    “她的葬禮那天,我從來不敢抬起自己的頭,我怕人們發現我仇恨的目光。”
    “我為了複仇,從那時起,就不得不隱忍下去。”
    “我曆任過正藍旗漢軍都統、正紅旗漢軍都統、鑲藍旗蒙古都統、鑲白旗漢軍都統、鑲紅旗滿洲都統、禦前大臣、閱兵大臣、十五善射大臣和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
    “還擔任過正藍旗總族長、宗人府右宗正、宗人府宗令、玉牒館總裁,管理過鑲藍旗覺羅學,太廟袷祭和近支婚嫁,鑾輿衛、虎槍營、禦槍營、善撲營和崇文門正監督。”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積攢我自己的勢力。”
    “而陛下你也早就中了我為你種下的蠱毒。”
    “陛下現在是不是一直不能行房事?”
    “哈哈哈!!!”
    “這一切都是我做的,我要讓你受盡折磨,我要讓你為薩克達氏贖罪。”
    “你後麵尋盡方子重振雄風,卻發現越來越惡劣,這也是我一直搗的鬼。”
    “陛下你現在年僅二十多,本該是孔武有力,風華正茂的壯年。可現在的身體卻早已虛弱不堪,滿頭白發,你可曾想過原因?”
    “固然有朝事讓你殫精竭慮,但更多是因為我給你投的毒。”
    “本來慢慢發作,你能再多活幾年的。”
    “可你太著急了,你竟想讓那兩個女人淩駕在我的頭上,那兩個女人也不得好死,她們憑什麽奪去皇後的名號,皇後的名號隻有孝德皇後配擁有,其他女人都不配。”
    “你放心,這兩個女人今晚過後,就會成為世人眼中的淫蕩女人,因為我讓宮女給她們點燃了媚魂香,中此迷情藥之人,極盡放蕩,必須與男人苟合才能解開此藥。”
    看著鹹豐逐漸猙獰的麵目,載垣放肆地咆哮道
    “陛下是不是很難過?很心痛?”
    “我要讓陛下嚐試一下我當年的痛苦。”
    “不過陛下也痛苦不了多久了,因為今日陛下必死。”
    “放心,陛下今日慢慢走去,大清的江山由朕來為你守。”
    “陛下在位這幾年,大清的局勢糜爛不堪,不過這不怪你。”
    “接下來就由朕幫咱們大清重振雄風。”
    鹹豐氣極反笑,一個賊子居然敢自稱朕,由於怒火攻心,一股鮮血幾欲噴出,被他活生生咽了回去。
    鮮血沾在牙齒上,配著他的桀桀一笑,看上去甚是陰鷙嚇人。
    “以為你這就贏了嗎?”
    “真是天大的笑話。”
    “桀桀桀。。。”
    隨著鹹豐的陰笑,鮮血再一次從喉嚨衝了出來,這一次他還想咽回去,卻勢頭太大,他的嘴再也堵不住,一大口鮮血突然噴了出來。
    噴在他麵前載垣和肅順的臉上以及官袍上。
    鹹豐最後臨死之前都帶著一絲陰鷙的笑容。
    這一絲笑容包含了太多的東西。
    有對祖宗的愧疚,有對麵前小人的不屑,有對自己悲慘一生的哀歎。
    更有對大清江山的深深擔憂。
    這一世的鹹豐死在了1854年,比曆史上的鹹豐提前了七年的時間。
    曆史上的鹹豐也是英年早逝,病危而死,具體什麽原因,不得而知。
    反正鹹豐死後不久,顧命八大臣就開始逼宮兩宮皇太後。
    對慈禧和慈安極為不尊重。
    權欲心極重的慈禧看在眼裏,恨在心裏。
    在顧命八大臣護送先皇靈柩回京期間,慈禧聯合恭親王弈訴和僧王,文祥等大臣,發動了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辛酉政變。
    從此除去了顧命八大臣,也讓慈禧掌握大清最高權力四十七年之久。
    曆史上的政變稱為“辛酉政變”。
    而這一世的政變,由於是三王發起的,所以被這一後世稱之為“三王篡權”。
    喜歡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請大家收藏:()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