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曾國藩千裏獻毒計上)
字數:2804 加入書籤
僧格林沁再次回到營帳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營帳外,夜色如墨,遠處的山巒在黑暗中勾勒出朦朧的輪廓,仿佛也在這緊張的局勢下屏住了呼吸。
一個親衛見親王回來,立馬在他身邊低聲說了幾句。
僧格林沁“哦”了一聲,一臉詫異。那詫異的神情轉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急切,他立馬往營帳走去。
腳步輕快,仿佛剛才還縈繞在心頭的那些不安和不痛快全部都已散去。每一步都帶著一種莫名的期待,仿佛迎接他的是一個能解開當前困局的關鍵。
僧格林沁推開營帳進去,隻見一個男人早已在營帳內等著他。男人背對著他,身姿挺拔,透著一種沉穩而內斂的氣場。男人轉過身來,不是別人,赫然是湘軍主帥曾國藩。
曾國藩向僧格林沁躬身行禮,說道:“僧王爺,久仰大名。曾國藩今日前來,實是有要事相商。”那語氣不疾不徐,帶著一種從容與自信,在這略顯昏暗的營帳中回蕩。
僧格林沁冷哼一聲,說道:“曾大人,如今這局勢下,你我各有各的難處,你不會還想讓我支援你的湘軍吧?此刻我蒙古軍團自身都危在旦夕,實在是有心無力。”
曾國藩搖了搖頭,平靜地說道:“大可不必。王爺,如今大清局勢糜爛,內憂外患。王爺被困河南,而我湘軍雖在湖南,但也麵臨著重重困難。王爺的蒙古軍團一旦覆滅,對大清更是雪上加霜。曾某今日來找王爺商議,是為了共同應對這搖搖欲墜的大清江山。”
僧格林沁看了曾國藩一眼,疑惑地問道:“曾大人,這話怎麽說?如今你的湘軍和我的騎兵,都身陷囹圄,難道你我攜手就能扭轉局勢?這局勢之複雜,又豈是簡單攜手就能改變的。”
曾國藩臉上浮現出了神秘的微笑:“王爺,如今國難當頭,無論是湘軍還是蒙古軍團,都是大清的軍隊,我們的目標都是為了保大清江山社稷。若王爺和我能攜手,我們當然還有扭轉局勢的可能。”說到此處,他微微頓了頓,目光中透露出一種難以捉摸的深意,仿佛在籌劃著什麽宏大的計謀。
僧格林沁嗤笑了一聲,沒有再說話。他坐在椅子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屑與傲慢。那嗤笑的聲音在寂靜的營帳中顯得格外清晰,像是在表達他對曾國藩提議的輕視。
曾國藩也不生氣。仿佛沒有看到僧格林沁的臉色,也沒有聽到他的嗤笑,而是自顧自地在說:“僧王爺,伯涵從湖南而來,千裏迢迢,難道僧王爺不招待一下,就要趕伯涵走了嗎?這自古以來,都是禮賢下士方能得人心呐。”
“大家都在說南曾北僧,都說是我倆現在在支撐這搖搖欲墜的清王朝。”曾國藩微微抬頭,目光望向營帳外那無盡的黑暗,仿佛在感慨著這日益衰敗的王朝。
“可是我伯涵千裏迢迢而來,飯菜沒吃到,吃的是閉門羹啊!”他輕輕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委屈,卻又不失威嚴。
僧格林沁老臉一紅,知道自己禮數不周。
“來人...”僧格林沁大喝一句、
營帳外的親衛立馬走了進來。
“王爺,有何吩咐?”
“你去讓司廚弄幾樣好吃好喝的拿過來,我要和曾大人痛飲三百杯。”
“喳...”親衛迅速單膝跪地,右膝重重著地,膝蓋與地麵撞出一聲悶響,仿佛這代表著忠誠和服從。
然後轉身離去。
“來來來,曾大人,坐坐坐。今日你我二人一醉方休,管他鳥的太平軍,管他鳥的清王朝...”
僧格林沁一把攬住曾國藩的肩膀,往營帳裏的一個小桌子走去,這是僧格林沁平時吃飯的地方。
“唉...僧王爺不要氣餒呀!若您這位大清的柱石都氣餒了,咱大清王朝還怎麽辦?”曾國藩一邊走,一邊調侃著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歎氣一聲,自嘲地笑道:“哪有所謂的國之柱石,不過是那些朝堂上的百官大臣為了讓我等拚命保住大清江山,他們好逍遙地在京城吃喝玩樂罷了...”
“看我等打贏了,就在朝堂上恭賀我們。向兩宮太後說我們是國之柱石。”
“你別看他們現在誇讚咱們南曾北僧,是因為他們覺得我們還有用處。如果一旦咱們戰敗,你看吧!戳咱們脊梁骨,吸咱們骨髓的還是這幫人。”
曾國藩向僧格林沁做了一個佩服的手勢,顯然十分認同僧格林沁的這番話。
“僧王爺,要不然當初我為何會告老還鄉?表麵上說是因為要守孝三年,但其實最主要原因還不是因為京裏的那些王公貴族腐爛到了骨子裏。”
“要我說大清王朝走到現在這個地步,全是這群屍位素餐的王公貴族,當然我說的這些不包括僧王爺。僧王爺為了咱們大清,南征北戰,的確擔得起“國之柱石”的稱號。”
僧格林沁聞言又是一陣歎息,要不是當初鹹豐爺力挺他,他還懶得管大清的破爛事呢!
現在鹹豐爺也走了,兩宮太後又把重擔全壓在他的肩上,他是真的有苦說不出啊!
喜歡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請大家收藏:()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