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賽瓦斯托波爾要塞圍攻戰

字數:3092   加入書籤

A+A-


    在華夏戰場走向大一統的關鍵曆史節點。
    遙遠的克裏米亞半島,一場波瀾壯闊的戰爭同樣正激烈上演。
    俄皇尼古拉一世聽從了蘇王趙苟的神秘之建議,毅然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反擊戰。
    這一戰,俄軍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戰鬥意誌和軍事素養,以勢如破竹之勢大獲全勝。
    他們重新占領了多瑙河流域的大片廣袤土地,其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摩爾多瓦公國和瓦內幾亞公國成功掌控在了俄國的控製之下。
    尼古拉一世很是開心,下令開始屠殺管轄內天主教異教徒。
    然而,俄國的這一強力反擊,猶如點燃了一把熊熊烈火,徹底激怒了奧斯曼帝國和英法兩國。
    麵對俄國的崛起與擴張,英法兩國視若眼中釘、肉中刺,絕不容許俄國在地中海地區和巴爾幹半島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於是,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風暴悄然醞釀。
    短短數日之內,二十餘萬來自英法兩國的精銳大軍,在土耳其順利登陸。
    他們與奧斯曼帝國那訓練有素、士氣高昂的軍隊迅速集結,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再次洶湧澎湃地撲向俄軍陣地,發動了更為猛烈的進攻。
    俄軍被迫再次從多瑙河流域撤退。
    與此同時,奧斯曼帝國內部的局勢也愈發動蕩不安。
    深陷宗教矛盾漩渦的帝國內,同樣開始對異教徒東正教徒展開了喪心病狂的大肆屠殺。
    其實克裏米亞戰爭爆發的根源便是奧斯曼帝國內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宗教矛盾。)
    俄國一直試圖以保護東正教教徒利益為冠冕堂皇的借口,穩步擴大自己在巴爾幹地區的勢力範圍,進而謀取更大戰略利益。而法國出於自身利益考量,堅定地站在天主教一側,與俄國形成了劍拔弩張的對立局麵。)
    不僅如此,英法兩國還懷著對俄國崛起的深深憂慮,擔心俄國在巴爾幹地區和中東地區的不斷擴張,會威脅到它們在該地區的根深蒂固的利益以及無可撼動的海上霸權地位。俄國方麵,同樣懷揣著打破英法海上封鎖的迫切願望,渴望獲得更多出海通商的寶貴機會。)
    在這錯綜複雜的局勢下,克裏米亞戰爭的烽火全麵燃起,戰火迅速蔓延至整個地區。)
    隨著俄軍在多瑙河流域的有序撤退,聯軍和奧軍迅速對俄軍至關重要的海軍基地——賽瓦斯托波爾要塞形成了合圍之勢。
    並對這座要塞展開了狂風暴雨般的圍攻。
    賽瓦斯托波爾要塞,這座俄軍最為重要的海軍基地。
    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黑海之濱,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一旦此地將淪陷敵手,不僅整個戰局將會如多米諾骨牌般迅速崩潰,俄國也將徹底失去在黑海的海上話語權。
    尼古拉一世深知賽瓦斯托波爾要塞的生死存亡關乎俄國的國運,他毫不猶豫地立即增加兵力部署。
    很快,十餘萬久經沙場的俄軍將士嚴陣以待,死守這座關乎國家命運的要塞。
    戰爭異常殘酷,仿佛人間煉獄。
    雙方每日都有數千名英勇的士兵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倒下,鮮血染紅了大地,喊殺聲、槍炮聲交織在一起,儼然演奏出了一曲悲壯的戰爭悲歌。
    然而,幸運之神似乎在這一刻眷顧了俄軍。
    自從有了溫側斯特武器公司販賣的加特林機槍和先進的步槍武器後,俄軍的火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麵對聯軍和奧軍的猛烈攻擊,俄軍憑借著強大的火力網,竟奇跡般地比之前輕鬆了許多。
    英法奧聯軍每日都在屍山血海中艱難推進,不得不承受著巨大的傷亡代價,每天都要丟棄堆積如山的屍體。
    在賽瓦斯托波爾要塞內的一處關鍵關隘上,尼古拉一世神情凝重且自豪地正在此處巡視。
    望著那威力巨大的加特林機槍如死神鐮刀般收割著敵人的生命。
    以及在強大火力下倉皇撤退而去的敵軍,尼古拉一世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欣慰與自豪交織的笑容。
    上一次蘇王讓孫茂才帶給尼古拉一世的私信裏,說出了華夏與英法的仇恨。
    等華夏完成統一後,華夏可以派出軍隊增援俄國,但前提是俄國要奪得海上控製權。
    這樣華夏就可以派兵沿海岸線增援登陸。
    這也是尼古拉一世發動反擊的原因。
    雖然結果看來引起了英法奧的雷霆反擊。
    但他們的反擊曾摧毀了英法幾個港口。
    當英法聯軍艦隊反擊而來的時候,俄軍巧妙地在海域布下了密密麻麻的水雷陣。
    這一舉措讓英法聯軍吃盡了苦頭,不少戰艦紛紛在詭異的水雷陣中損毀沉沒,這也稍稍削弱了英法兩國在海上的勢力。
    但總體來說。
    俄國現在還沒有研發出蒸汽戰艦。
    他們的風帆戰艦在機動性、火力和綜合作戰能力等方麵還是差距英法戰艦一大截。
    海上控製權仍牢牢掌握在英法手中。
    喜歡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請大家收藏:()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