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大清已亡,華夏一統二)全華夏蓄發篇

字數:3688   加入書籤

A+A-


    隨著那如驚雷般的消息以燎原之勢迅速傳播開來。
    整個華夏大地刹那間沸騰!
    在廣袤的華夏沃土上,百姓們奔走相告。
    那壓抑在心頭許久的華夏子民。懸在頭上的陰霾在這一刻終於消失,重現光明。
    新軍,就如同這破曉的曙光,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長驅直入。
    一路上,那整齊劃一的步伐踏在土地上,發出的聲響似乎是在向這腐朽的舊時代宣戰。
    令趙苟詫異且驚喜的是,沿途的百姓紛紛湧上街頭,夾道歡迎。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激動的神情。
    “蘇王,蘇王,蘇王。”
    那一聲聲歡呼,打破了華夏之前幾百年的束縛。
    慈禧望著這一切,久久不語。
    這一刻,她終於知道大清亡在了民心已失。
    趙苟要是知道她所想的。
    肯定會反駁她。
    大清何曾有過民心?
    靠的全是殺戮與鎮壓。
    “嘉定三日”“揚州十屠”“殺空四川”
    哪一個華夏大地沒有遭受滿族的鎮壓。
    他如今沒有對滿清實行種族滅絕。
    那是他覺得。
    華夏向來都有包容之心。
    滿清若是願意融入華夏,成為華夏的一族,華夏也會敞開懷抱。
    ......
    在那金碧輝煌的紫禁城。
    卻是另一種氛圍。
    明明酷夏已至。
    氣氛卻如寒冬般壓抑。
    文武大臣們圍聚在朝堂之上,神色各異,卻無不透著深深的人心惶惶。
    “李鴻章率大軍投降了,那可是咱大清最後的主力啊!這往後大清可怎麽辦?”一個文官大臣麵色如土。
    “那都是之前的軍情了,現在咱們隻有看保定能不能堅持住,駙馬爺在那裏組建了一支軍隊。”
    這也是一個文臣,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慌亂。那原本挺直的脊背此刻也被壓彎,貌似他承載著整個王朝的衰敗。
    “勝保被斬,聽聞此番乃是因為他斬殺了西宮太後的貼身總管安德海。”
    這一個文官臉上的擔憂中竟還夾雜著些許八卦之色。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西宮太後居然與太平天國蘇王一起發布了檄文,西宮太後她怎麽能背叛祖宗。”
    一名滿族武將怒目而睜,額頭上青筋暴起,那憤慨之情無以言表。
    他的聲音如洪鍾大呂,在這寂靜的朝堂上回蕩,敲打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
    “大清難道就這樣亡了?”
    慈安太後現在心力交瘁。
    她坐在那曾經象征著無上權力的大殿寶座,眼神卻空洞而迷茫。
    大清建國兩百餘年。
    亡在了她的頭上。
    她胸中滿是喪國之痛。
    望著朝堂之上這些昏庸無能隻知道吵吵嚷嚷的大臣。
    一聲嘶啞怒吼的“退朝”道盡了她此刻無盡的悲涼。
    與此同時,數萬新軍雄赳赳氣昂昂地從山東踏入直隸。
    他們一路勢如破竹,直到保定府,才遇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抵抗。
    一些清廷餘孽匆匆組建了一支不過數千的土雞瓦犬。
    在新軍的大炮轟擊下。
    不到半日。
    就潰散離去。
    也有少數誓死不休的頑固分子。
    針對這些人。
    趙苟從不留情。
    統統殺光。
    “怎麽,不忍心?”
    趙苟輕輕瞥了一眼緊蹙眉頭的葉赫那拉氏,目光之中盡是冷冽之色。
    慈禧抿緊嘴唇,一言不發。
    她想要為景壽求情。
    但是麵對男人的冷言相對,她還能怎麽辦?
    她的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各種滋味湧上心頭。
    對如今的局麵,她雖有萬般無奈,但也不得不承認。
    大清終究是亡了。
    保定的堅守,成了清廷最後的掙紮與頑抗。
    從保定府到順天府,再到京師城下,清軍仿佛人間蒸發一般,沒有一支隊伍上前,哪怕有一絲阻攔。
    當新軍的隊伍緩緩駛入京師時,那場麵如同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徐徐展開。
    永定門內,人山人海,百姓們如潮水般湧來,將這曾經象征著皇權的京城圍得水泄不通。
    老百姓看著太平天國的蘇王騎著高頭大馬走在最前麵。
    葉赫那拉氏同樣騎著馬,隻不過前麵有趙苟的親衛給她的馬匹牽著。
    再身後是威風凜凜邁著整齊步伐的新軍。
    趙苟看著百姓都留著那長長的辮子。
    “割辮!”
    趙苟的聲音如洪鍾般在人群中響起,那聲音穿透人心,這是要向這腐朽的曆史徹底告別。
    “從今日起,全華夏子民,蓄發!”
    喜歡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請大家收藏:()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