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出征!北境!

字數:8517   加入書籤

A+A-


    霍綱這話一出,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愣了愣,眉頭一緊。
    良久,才一同點了點頭。
    “哎,是啊,咱們這個王爺可不僅僅隻有仁心,可更有手段啊。這一次,若是咱們再選不對,隻怕未來的路,就難走了。”
    張知白默默點頭,心中亦感歎:“是啊,若北境穩固,蕭王爺的地位必定不可撼動。到時候,北境的民心軍心加身,屆時奪嫡風起,昌南王可就不再是那個,沒有封地的昌南王了!”
    “而我們這些人,能與他並肩共事,算是得到了意外的福分。以後我們辦事,怕是也要好好想想了。”
    幾人再次互相對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敬意和豁然。
    曾經,他們或許對蕭寧存有輕視,甚至懷疑他的能力和動機,但今日一見,他們徹底改變了看法。
    這位年輕的王爺,不僅看清了局勢,還能果斷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策。
    最關鍵的是,他有仁心,更有手腕!
    這等存在,不登大位?
    最終,許居正微微一笑,拍了拍身旁同僚的肩膀,感慨道:“走吧。蕭王爺已經決定北上,我們便在京中做好自己的事,別讓他在北境分心。”
    幾人再次整理好情緒,邁步離去,漸漸消失在雪後的晨曦中。
    京城雖寒冷,但他們的內心卻因蕭寧的決策而更加清醒和堅定。
    朝堂上的風波,在蕭寧的果敢抉擇下,似乎正在悄然改變。
    ……
    冬日的清晨,洛陵城茶館內熱氣騰騰,暖意濃厚。
    道一坐在角落中,手指輕輕摩挲著茶杯,目光雖看著窗外的寒冷街道,心中卻始終在回味之前的一係列調查結果。
    他盯著自己那記載了蕭寧有關事跡的紙張,自從那詩會開始,蕭寧在他眼中已不再是那個普通紈絝。
    一切的一切,隱隱讓他察覺到了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然而,這位昌南王到底有多少真正的實力,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道一始終無法完全看透。
    這時,茶館中的說書先生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洪亮的聲音傳入耳中:“話說洛陵城險些淪陷,百姓們皆以為已無希望。然而,昌南王蕭寧卻在最後關頭策劃一計,力挽狂瀾,救下了整個城池!”
    道一微微皺眉,轉頭望向說書台,雖然他早已知曉此事,但從說書人口中再聽一次,仍讓他感到不可思議。
    “蕭寧……他一個紈絝,竟然真的救下了洛陵城。”他心中喃喃,內心至今仍覺得不可思議。
    說書人繼續講述,話鋒一轉:“不僅如此,這重頭戲,還在後麵!”
    “當下時局大亂,北境戰事危急!就在這關鍵之際,又是那昌南王,挺身而出,決意放棄洛陵城的安逸,親自率軍北上,前往北境與大疆國決一死戰!”
    這句話宛如重錘敲在道一心上,他猛然一震,險些打翻手中的茶杯。
    因為,近日蕭寧沒有出門,他也就一直沒有外出。
    這個消息,他還真沒有聽過。
    按理說。
    就目前大堯的局麵,道一也覺得,蕭寧應該會趁著自己在洛陵城剛剛立功,名聲大噪,而趁機鞏固勢力,等待坐收漁利。
    可他,竟然要親自北上,直接放棄這大好局麵?
    “什麽?他竟然要親自前往北境?”
    道一心中掀起滔天波瀾,難以置信地盯著那位說書先生。
    蕭寧可是剛剛救了洛陵城,讓竟然要放棄這大好的局麵,親赴北境?
    他明明可以憑借救下洛陵城的功績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可以在朝中借此東風更進一步,可他竟然主動選擇離開?去往那充滿危險的北境?
    說實話,這等事,哪怕是自己,若是代入一下,都很難做到啊!
    盡管,自己是大同學宮的弟子!
    這可很有可能是,他距離那至高之位,最近的機會了啊。
    “為了北境,他竟然真的就這樣,放棄了這等機會?”
    道一心中,那如同洪水般的欽佩之感,已然襲遍全身!
    這種抉擇,絕不是尋常紈絝所能做出的。
    莫說是紈絝,哪怕是一些真君子,在這等事上,怕是都很難走到這一步。
    蕭寧所展現出的決斷力和大義格局,已經遠遠超出了他最初的預料。
    道一的內心劇烈波動。
    他一直以為自己能看透所有人,然而現在,昌南王蕭寧的決定讓他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判斷。
    “不簡單,果然不簡單……怪不得,你會是甲子新歲!”
    道一心中喃喃,眼神中不由得多了幾分複雜。
    此刻,他對蕭寧的看法已徹底改變,從最初的輕視,到現在的驚訝和隱隱的欽佩。
    動筆!
    道一再也無法抑製心中的欽佩,打開了字卷,將此事記錄了下來。
    一邊書寫,道一一邊低頭整理自己的思緒,心中愈發篤定,那天機山的評價,絕非偶然。
    也許,蕭寧真的有某些,自己依舊未曾察覺的過人之處!
    從茶館出來,回到院落,道一依舊心緒不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茶館中的傳聞仍在腦海中回蕩,蕭寧的表現一次次出乎他的預料,特別是蕭寧放棄洛陵城的一切,決意前往北境這一點,讓他徹底顛覆了對蕭寧的固有印象。
    他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準備再繼續總結一番,蕭寧的情況下,忽然門外傳來一聲輕響。
    打開門,仆人恭敬地遞上一封信。
    看到信上的字跡,道一心中微微一顫——是師父秦玉京的信。
    他急忙拆開信件,眼神迅速掃過信中的幾行字。
    “蕭寧此行北境,非同尋常。北境軍中有一奸細,速查。與那甲子新歲相比,較眼光、判斷之能。”
    短短幾句話,卻像石頭一般投進道一心湖,掀起了層層波瀾。
    師父居然讓他親自跟隨蕭寧前往北境?
    而且,還讓自己,與那蕭寧比,看誰能先發現潛藏在軍中的奸細?
    “奸細?奸細……”道一眉頭緊鎖,心中隱隱感到了一絲興奮。
    畢竟。
    在這次聽聞蕭寧要親赴北境後,道一對蕭寧的看法,已然改觀。
    此時的他,對蕭寧正滿心的好奇。
    此番前往北境,正合他意。
    至於,師傅所提,與蕭寧比眼光、判斷之事。
    道一這點自信還是有的。
    從洛陵城近日的事情看,蕭寧或許有幾分兵謀,有幾分文采,且心胸豁達,格局高絕。
    但要說比眼界和判斷,以及對一個人的洞察,他可不覺得蕭寧能有何勝算。
    “北境,蕭寧……”
    道一握緊信箋,腦海中浮現出蕭寧的麵容。
    他將信收好,站起身,走到院中。
    寒風拂過,帶來一股肅殺的冷意,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道一看向遠方,喃喃道:“蕭寧……希望你不會讓我失望。”
    與此同時,正在遊曆他國的秦玉京,獨坐在客棧內,手中撚著一枚棋子,神情淡然如水。
    燭光映照著他的臉龐,顯得神秘而深沉。
    他輕輕轉動著手中的棋子,目光投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千裏之外的北境。
    “不愧是天機山給出的甲子新歲啊,這麽看,還是有幾分依據的。北境之行,這小家夥的決斷,的確出人預料。”
    秦玉京輕聲自語,語氣中帶著一絲冷靜的欣賞。
    “這等抉擇,隻怕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出來的啊。放棄洛陵城的大好局麵,選擇親赴北境。這倒是讓我,對你的未來有幾分期待了。”
    秦玉京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轉念,秦玉京又想到了自己的徒弟,當今大同學宮最為出色的弟子。
    “道一啊道一,你的眼界和判斷,為師速來信得過。這次,我倒是要看看,你跟著甲子新歲,到底誰更勝一籌啊。”
    秦玉京輕歎一聲,目光深邃。
    “你能看穿多少,你又能學到多少,一切都看你的悟性了。至於那蕭寧,也不知,這北境之局,他能看透幾分啊。”
    燭光搖曳,秦玉京的身影在書房內顯得愈加神秘。
    他心中早已知曉北境的複雜局勢,也知曉蕭寧與大局的關聯,這一切,仿佛都是一場精心安排的考驗。
    “這場北境之戰,即是機遇,亦是危機。究竟是福是禍,就看你的了,甲子新歲。”秦玉京目光如炬,仿佛在靜候風暴來臨的那一刻。
    ……
    三日後。
    清晨的洛陵城籠罩在薄霧之中,整個城池被一種莊嚴而肅穆的氛圍包圍。
    蕭寧在醉夢軒喝完送行酒後,自天上街而出,朝城外踏步疾行。
    街道兩旁,擠滿了前來送行的百姓,男女老少無不懷著崇敬和期盼的心情,目送昌南王蕭寧即將出征北境的身影。
    人群中,一片靜默,隻有遠處隱隱傳來的馬蹄聲和沉悶的戰鼓聲,昭示著這場征途的非凡意義。
    在城門前,文武百官已列隊等候。
    文官們一身官袍整齊劃一,武將們則身著戎裝,神情肅穆。
    最前方的兩位朝中大臣許居正與霍綱,正仔細觀察著眼前的場景,眼中閃爍著難以捉摸的光芒。
    最近一段時間,蕭寧的行事逐漸讓他們看不透。
    不遠處,荀直和秦戰也站在一側,他們今日前來,主要對蕭寧之前所說的十五萬兵馬存疑。
    一個沒有軍權的昌南王,哪來的如此雄厚的兵力?
    這個問題自打出征的消息傳出,就一直縈繞在他們心頭。
    “昌南王殿下,此次北境征戰,事關大堯國運,願殿下旗開得勝,早日凱旋!”
    洛陵內城,城門前!
    幾天前,蕭寧才在這城門之前,立下了赫赫戰功。
    許居正率先上前一步,語氣鄭重而有力,雙手抱拳躬身行禮。
    “願昌南王馬到成功,保我大堯國泰民安!”
    霍綱緊隨其後,聲音中充滿敬意。文武百官齊聲附和,響聲震徹城門,氣勢磅礴。
    蕭寧環視眾人,微微一笑:“多謝諸位厚愛,蕭寧必將竭盡全力,不負國之重托。”
    說話間。
    他抬頭望向北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境,一直都是自己想要建立勢力的地界,隻是一直沒有機會。
    此番出征,天時地利啊。
    到時候,南有瓊州,北有北境。
    大堯,將徹底握在自己手中!
    就在百官紛紛送行之際。
    城門前,又有百姓們自發地走上前來。
    他們手中捧著鮮花、錦帕,還有一些老人帶來了家中的糧食和釀好的酒。
    人群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將顫顫巍巍地走到隊伍前,他是蕭寧父親曾經的舊部,曾在沙場上立下赫赫戰功。
    “王爺,這是當年老王爺所賜之旗。四個月前,您以紈絝之名初到京城,老臣眼拙,沒有看透王爺,因此,一直未曾前來拜見王爺,還請王爺恕罪!”
    “今日老臣將此旗贈予您,願您如老王爺一般,所向披靡,凱旋歸來!”
    老將顫抖著雙手,將戰旗遞向蕭寧,眼中盡是對往昔的追憶與對未來的期許。
    這老將話一出口,許多當年見過蕭洛英姿的老臣,目光再次聚集在蕭寧的身上。
    是啊。
    四個月前!
    蕭寧入京,所有人都將其當成所謂大堯第一紈絝,避之不及。
    這蕭寧沒有一點當年蕭洛的樣子,更是成了大堯公認的笑話。
    可如今呢?
    在蕭寧身上,他們徹底看到了那年那位老王爺的影子!
    蕭寧下馬,雙手接過戰旗,眼神堅毅:“多謝老將軍厚愛,這麵戰旗,本王一定會讓它在北境高高飄揚!”
    “殿下必勝,殿下必勝!”
    百姓們齊聲高呼,聲音在洛陵城中回蕩,震撼人心。
    在人群的後方,郭芷、長孫川、郭儀等幾人,同樣在靜靜地注視著即將出征的蕭寧。
    郭芷站在最前麵,神情肅穆,心中感慨萬千。
    曾經,那個被自己視為麻煩的弟弟,如今,竟然成長到了這般模樣。
    長孫川立於其身旁,一身素衣,目光始終未離開蕭寧的身影。
    她平日裏素來淡然的麵龐,此刻竟多了幾分不舍和擔憂。
    “蕭寧可一定要平安回來啊。”長孫川輕聲道,語氣中難得帶上了些許的惆悵。
    “他一定能。”郭芷篤定地點點頭,“我這弟弟,可不是普通人,他所展現的謀略與魄力,絕非尋常。他這次出征,必然有周全的計劃,我們應當對他有信心。”
    “你啊,就安安心心的,照顧著李記的生意,然後等著當二房吧。”
    喜歡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請大家收藏:()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